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再次檢視聖依納爵神操集大成之處: ◎愛應該主要以實際作為, 而不是以言詞自我顯現。這句簡單的原則, 不只是要人瞭解自己與世上所有受造物都是天主愛傾注的成果,因而怡然自得 而已。(儘管這種令人興奮的感覺並沒有錯)。 事實上,『獲得愛情的默觀』(依納爵神操中的集大成)主要側重的是: 因認清天主的愛而以實際作為而做出的信仰回應。 對依納爵來說,受苦忍耐也是達到人受造目的的途徑,因為這就是 『以實際作為而做出的信仰回應,回應無限永恆的天主對我們的愛。』 我們天主教信仰一向強調救恩史的高峰:耶穌基督。 因此我很喜歡一首聖歌:祂吸引著我,方濟會高征財神父作詞,連監堯老師作曲: (1)雨水不能自我顧惜,如果它將使綠葉萌芽, 太陽不能自我隱藏,如果它願意照耀大地, 種子不能自我保留,如果它期待喜悅豐收, 母親不能自我愛惜,如果她願意養育子女, 軍人不能自我保全,如果他渴望保衛國家, 生命不能自我保存,如果它願意豐富生命。 祂吸引著我,祂用愛詮釋生命。 *祂吸引著我,祂不顧惜自己生命,如果基督不被高高舉起,他怎麼能夠吸引我。 (2)我們不能自尋苦架,祂已在苦難獲得了它, 並以十字成為光榮,更成為基督徒的標記, 我們悲傷親友失離,祂早已心碎在聖心中, 他雖身懸苦架忍痛,仍賜給人們他的母親, 我們不能倦於服務,祂已為萬善流浪各處, 終被釘在十字架上,因祂顯示了美妙仁慈。 *祂吸引著我,祂不顧惜自己生命,如果基督不被高高舉起,他怎麼能夠吸引我。 我特別喜歡{如果基督不被高高舉起,他怎麼能夠吸引我。}這句, 因這是引用若望福音十二章32節,這傑明顯提醒我們注意這句話在信仰和精神上 的意義,以及在天主的救恩史中的意義,此意義明顯與十字架相連。 聖保祿宗徒在格林多前書一17~25提及十字架時: 原來基督派遣我,不是為施洗,而是為宣傳福音,且不用巧妙的言辭,免得 基督十字架失去效力。 原來十字架的道理,為喪亡的人是愚妄,為我們得救的人,卻是天主的德能, 因為經上記載:『我要摧毀智者的智慧,廢除賢者的聰明。』 智者在哪裡?經師在那裡?這世代的詭辯者又在那裡? 天主豈不是使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妄嗎﹖ 因為世人沒有憑自己的智慧,認識天主,天主遂以自己的智慧,決意以愚妄 的道理來拯救那些相信的人。 的確,猶太人要求的是神蹟,希臘人尋求的智慧, 而我們所宣講的卻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這為猶太人固然是絆腳石, 為外邦人是愚妄, 但為那些蒙召的,不拘是猶太人或希臘人,基督卻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 因為天主的愚妄總比人門智,天主的懦弱也總比人強。 所以,依納爵靈修中的『聽主而行』,可說是以行動中的默觀,來宣講 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 ◎ 相關延伸閱讀: 「愈顯主榮」 http://www.amdgchinese.org/big5/sections.php?cat_id=2 耶穌會簡介 http://www.savs.hcc.edu.tw/main/SocietyOfJesus.htm 《栽培領袖—耶穌會的人才學》 http://www.cite.com.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8813 《依納爵這個人》 http://www.kcg.org.tw/pub/20758.htm 《熾熱的心-感恩祭的生活默想》 With Burning Hearts: A Meditation on the Eucharistic Life 盧雲 (Henri J. M. Nouwen) 著,張令(喜心) 譯 http://www.kcg.org.tw/pub/205242.htm 〔準備自己成為忠信的門徒 潘家駿神父〕福音證道 http://www.catholic.org.tw/shipai/journal/20070909.pdf ) -- 發覺、尊重、善用上天賦予每個人內在生命中的真善美聖及其所含的力量 --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關懷社會公開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9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