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天主教教理 卷一 信仰的宣認 第二部分 第三章 第十二條 「我信永恆的生命」 提及[煉淨]的觀念,也就是說檢視天主教中對於煉淨或煉獄的教導,須注意這是教會 宣認信仰時對於「我信永恆的生命」此一信理中的次要描述。 以下列出天主教教理提及[煉淨]時的描述︰ 每個人從死亡一刻開始,就在其不朽的靈魂上,將其一生呈報基督的私審判, 領受永遠的報應:或者經歷一個煉淨期, 或者直接地進入天堂的榮福,或者直接 自我判罪、墮入永罰。 那些在天主恩寵和友誼中過世的,而尚未完全煉淨的人,雖然他們永遠的得救 已確定,在死後要經過煉淨,為能獲得必需的聖德,進入天主的榮耀。 教會稱被選者最後的煉淨為煉獄,那絕不可與被判入地獄者的處罰相比。教會 特別在翡冷翠和特倫多大公會議中欽定有關煉獄的信條。教會的聖傳參照聖經某些 章節談到煉淨之火: 『有關一些輕微的罪過,我們必須相信,在公審判前是有煉淨之火的。那自稱 為「真理」的一位曾肯定過,假如有人口裡褻瀆聖神,不論今世或在來世,都不會 被赦免的 (瑪12:31)。由此引申有某些罪過可在今世得以赦免,另一些則在來世得 以淨化。』 這煉獄的訓導是依據為亡者祈禱的做法,對此聖經早已說過:「為此,他 (猶大瑪加伯) 為亡者獻贖罪祭,是為叫他們獲得罪赦」(加下12:46)。教會自始便 紀念亡者,為他們奉獻祈禱,尤其是感恩祭,為使他們得到煉淨,進入天主的榮福 直觀中。教會也鼓勵人為亡者行施捨、得大赦和做補贖: 『讓我們援助和懷念他們。假如約伯的兒子能因父親的犧牲而得到淨化,那麼 為何我們懷疑為亡者的奉獻不會帶給他們安慰呢?我們無須猶疑去幫助亡者,為他 們獻上祈禱。』 ●對於天主教的道理,任意自行解釋的人很多,按照自己所想像的天主教來批判的 更多。   誠懇地開放地注意天主教會中那些神學院的教授老師,和神學工作者等學者所 分享的信仰觀點,是比較正確的探究做法。除了我們能依照天主教教理和主教團的 勸諭來正確理解天主教的觀念和立場外,片面聽信未深入理解天主教神學的網路文 章,或者未經主教核可發行的屬靈書籍或福音單張是非常不妥當的。那些代表個人 觀點的言論,並不能代表天主教會的教導。現今天主教神學院和天主教大學中的教 授神哲學的老師,往往也是現今天主教會新培育的神父修女們的老師,這點請大家 理解。 賴效忠神父--宗座傳信大學信理神學博士在天主教見證月刊上發表的有關 「煉獄」的釋疑,我想足以作為一個例子︰ http://www.catholic.org.tw/witness/html6/09/17.htm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不難發現天主教教理的引用,不難發現聖經章節的引用和該章 節透過天主教的釋經學方法而得到的信仰觀點和屬靈意義。 另外一位在輔大神學院長年教授信理神學的張春申神父,同時也曾擔任輔 大神學院院長,去年十一月時曾寫<煉靈月的啟示>一文,我這邊全部提出如下 http://www.cathlife.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6918 &Itemid=49 (不縮址, 直接往下看吧) 神學課程中有個稱為末世論,其中包括煉獄問題,煉獄與罪有關。人犯罪,得罪天主,處 身與天主隔離的情況中,破壞了和諧的關係,應當受到處罰。罰分為兩種,即暫罰與永罰 ;有關天主救恩的永遠生命。先之者,永遠與天主分離,即入地獄;得之者與天主同在, 享受永生,即升天堂。然而教會信仰中也肯定煉獄的道理,即為那些死者,他們生時與天 主並不分離,斷絕生命之連繫;然而尚有阻礙,帶有罪過產生的遺果。於是尚需煉淨,此 即煉獄信理的意義。同時,鋻於諸聖相通的道理,天上地下的信徒,仍與煉靈通功,有助 煉靈之淨化過程,進入光榮之永生。至於教會訂在十一月,俗稱煉靈月,特別基於這個信 德道理,提籲教友為之通功。見禮地在十一月二日, 追思已亡,允許舉行三台感恩祭。這幾乎與中國傳統的清明節相似,西方公教國家在追思 己佳節,大多保持紛紛掃墓的傳統,所謂慎終追遠誠是人性的基本向度。 教會歷史在這方面也有變更,時至今日梵二大公會議四十年後,一般而論,對於煉獄以不 為亡者的通功誠有消弱的趨勢,對此我們不擬多予討論,不過教會禮儀仍有追思已往的日 子,諸望相通的信理不會改變;另一方面,為我們信仰生活的完整,煉獄月亦是深入自己 靈修的真理。 它啟示信友生活之要求徹底與完整,始能與天主聖三結合,於是淨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面。 煉靈月是教會為尚未完全淨化的聖徒特加關注而訂,啟發信者共融與相通。同時也教導我 們靈修生活中的煉、明、合的境界。所謂煉,即是操練,信仰生活需要操煉,消除了罪過 與壞的習慣,始能走上跟隨基督的光明大道。 十一月是禮儀年的最後階段,結束在基督君王大慶節上,暗示我們經過靈修之操練,與基 督一起為主。 以上是天主教神學家的闡釋,以下則輔以天主教哲學家的觀點︰ 陸達誠神父--法國巴黎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政治大學哲學系及輔仁大學哲學 系任教、輔大宗教系創系系主任,西洋當代哲學、宗教哲學、西洋哲學史、宗教交 談、生死學或是基督宗教思想,都是他擅長的領域。他在天主教教友生活週刊發表 的有關「煉靈月談煉靈」一文,同時也是該期的社論,也是相當精確的介紹。     http://www.catholic.org.tw/cathlife/2002/2481/16.htm 張振東神父--加拿大魁北克拉瓦爾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台灣天主教總修道 院哲學部的教授與主任,曾任輔大哲學系專任副教授和教授,哲學系系主任與文學 院院長,哲學研究所所長和輔大副校長,教授士林哲學與拉丁文,在教友生活週刊 也發表了關於「煉靈月-拯救煉靈」一文︰        http://www.cathlife.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 &id=5848&Itemid=20 縮址後的網址 http://myurl.com.tw/jr2d   諸位可以看到我引用的三個連結都是catholic.org.tw或cathlife.org.tw, 板上的朋友可能不是很清楚在台灣天主教會中教友生活週刊和見證月刊都是教會最 重要的刊物,文章的發表者往往都是教會中的神哲學家,他們的見解都是經過長期 的研究,嚴謹的程度與代表性自不在話下。然而優先次序仍以教會的<<天主教教理>> http://www.cathlinks.org/ccc.htm 為解釋教會觀念和立場時的第一優先。其次是 神學院中教授天主教信理神學的神學家,再其次教會內的其他神哲學工作者和神長。 當然這些解釋也都必須尊重教會領導團--教宗及世界主教團的見解,教廷和地方教會 的牧函。遇到有信理上爭議的時候,大公會議便是一個解決問題和爭議的務實方式。            -- 發覺、尊重、善用上天賦予每個人內在生命中的真善美聖及其所含的力量 --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關懷社會公開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01.155 ※ 編輯: praymid 來自: 220.131.101.155 (05/27 16:19) ※ 編輯: praymid 來自: 220.131.101.155 (05/27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