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分享] 思考與反省(二):天主是愛 在許多新聞事件和旁人故事中,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天主是愛』如何影響我的世界觀? 從聖保祿的書信以及依納爵靈修中,也從的一些人身上和一些具體的事上, 我得到一些靈感。 ◎愛永存不朽,而先知之恩,終必消失;語言之恩,終必停止;知識之恩,總必消逝。 現今存在的,有信、望、愛這三樣,但其中最大的是愛。(格前十三8,13) ◎愛應該主要以實際作為, 而不是以言詞自我顯現。這句簡單的原則,不只 是要人瞭解自己與世上所有受造物都是天主愛傾注的成果,因而怡然自得而已。 (儘管這種令人興奮的感覺並沒有錯)。 事實上,『獲得愛情的默觀』(依納爵神操中的集大成)主要側重的是:因認清 天主的愛而以實際作為而做出的信仰回應。 ◎一旦人知道自己被愛,是擁有獨特的尊嚴和潛能的人,生活方式必定受到影響, 一種善用天賦的欲望油然而生,為避免浪擲這些天賦,從此不會懶惰、自我糟蹋、 缺乏自信或漫無目標地生活。這項原則也同樣影響到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默觀 使人深信,別人與自己一樣,也有著尊嚴與潛能。身為個人的他們值得寄予崇高 敬意...... 對教師、父母、管理人、教練、師長與朋友而言,以實際作為, 而不是以言詞 表現愛心,意味協助他人充分發揮他們的天賦潛力。 ◎愛成為觀察周遭世界的透鏡。以愛為動力的領導就是 --能看清每個人的才幹、潛能與尊嚴的眼光 --發掘那種潛能的勇氣、熱情與承諾 --從而導致使團隊奮發團結的忠誠與相互支援 ◎愛的領導,不會不考慮他人的渴望、福祉或個人需求,不會一味只知道要求他人前進。 愛的領導,也不是那種好好先生的經理,坐視部屬表現不力而不採取任何行動。 子女、學生、運動員或員工甚麼時候最能發揮全部的潛力? 只有在能夠讓他們產生信任、能夠提供他們支持與鼓勵、能夠發掘他們潛能、 並為他們訂立高標的父母、老師、教練或主管的帶領下,才能達到。這也就是 『愛心勝於恐懼』的環境。 (以上摘自《栽培領袖:耶穌會的人才學》一書) ◎ (1). 愛應該主要以實際作為,而不是以言詞自我顯現。 (2). 愛存在於兩人之間的相互溝通,也就是說,愛人的人將他或她有的, 無條件地給予被愛的人。(聖依納爵神操) (3). 上述積極而愛的世界觀,使人從感謝的心境出發,在祈禱中與天主結合:     深深感恩天主賜給我存在、賜給我生命、賜給我感覺和賜給我智慧,     在生活中反省和體會天主的仁慈,找到寬恕的力量。     也就是在所有生活裡的大小事件中,發現天主給的愛的機會與挑戰。     把自己放在天主面前,發現天主各種恩惠和賜與的臨在,因而在祂愛     的光照下生活。以此日新又新更新自己與天主、自己、他人、萬物的關係。     這過程教會稱為與回歸天父之道,也稱為和好2000, 這思維也展現在我簽名檔中所引述的話語。 * * * * * * * * * * * * * * * * * 可見天主給人真正的救贖和愛,不是知識語言或代言天主的能力,當然也不是 靈恩醫治禱告中那些暫時的神恩靈恩體驗。最大的恩賜與奇蹟是因認清天主的愛, 而所做出的信仰回應和改變,讓天主的愛傾注在我們心中。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把自己放在天主面前,發現天主各種恩惠和賜與的臨在, 因而在祂愛的光照下生活,也就是讓天主來豐富我們的世界觀。 現代人的憂鬱症,不僅來自人生中所遭遇的一切困頓和認識不清,更來自內心 對於痛苦、失敗、死亡的無邊恐懼。 ◎在聖依納爵的神操中提到,對一切事物,應當保持平心和中庸的態度:即, 並不重視健康勝於疾病,不重視財富勝於貧窮,不重視尊榮勝於屈辱,不重視 長壽勝於短命……。總而言之,我們所願意所選擇的只是那更能引我們達到 受造的目的的事物。 ( http://www.amdgchinese.org/big5/sections.php?cat_id=4 ) 如果我們珍視我們之所是,持續不斷地了解自己要什麼,開始排除不健康的 牽掛,透過陳述自己的價值更認識自己和天主,我們不難發現:真正的認識會 帶來改變! 我們會祈求更深地認識天主,而這樣的祈禱會使得我們不會懶惰、自我糟蹋、 不再缺乏自信或漫無目標地生活。我們能夠以生活的方向,道出我在我所見 的真實的光照下如何體會到真實:肯定我們自己深深被天主所愛,願意讓天主 住在我們的心中,讓天主參與我們一切歡喜、痛苦、光榮和幸福。 這也是真正的幸福和喜樂所在。 -- 發覺、尊重、善用上天賦予每個人內在生命中的真善美聖及其所含的力量 --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關懷社會公開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96.161 ※ 編輯: praymid 來自: 220.131.96.161 (06/08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