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raymid (Low Key)》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Christianity 看板] : 作者: ezio (三十而立中) 看板: Christianity : 標題: [祈禱]為過世的楊雅惠牧師祈禱 : 我們為她的靈魂能早日升天得享主的光輝聖容一同祈禱 我以為這個標題下,應該只有:『我們同聲祈禱』的回應。 一個天主教徒,為一個人的靈魂祈禱的意義是很豐富的。 (如果有仔細閱讀天主教教理中的祈禱的各項意義) (如果有仔細閱讀輔神錢玲珠老師的「歸根--天主教的生死觀與殯葬禮」一文) * * * * 求恩祈禱的經文,表明我們對我們與天主關係的意識。在天主面前,我們 是受造之物。我們不是自己生命的根源,不是我們所遇到的順逆處境的主宰, 更不是我們生活的最終目的﹔況且,我們又是罪人,我們信仰基督的人,知道 使我們遠離了天父。向天主求恩,就是歸向天主,去與天主接近。 求恩祈禱中的第一步是求天主寬恕。「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吧!」聖路 加福音所記載的那個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著自己的胸 膛而說出的這句話,是一個誠實純潔的祈禱的前奏。正如聖若望宗徒所說的, 在天主面前謙遜和對天主的信托,使我們「同天主和他的聖子耶穌基督相通」, 也使「我們彼此之間相通」。這樣,「我們無論求什麼,天主必會賞賜給我們」。 但我們個人的求恩祈禱,教會的祈禱,譬如聖祭,也是要以求天主的寬恕而開始的。 基督信友的祈禱更要達到寬恕仇人的地步﹔使門徒肖似老師。寬恕是祈禱 的頂峰。只有一顆與天主的仁慈相調和、相協合的心,才能接受祈禱的恩寵。 寬恕也是一種見証,它告訴我們,即使在今日世界上,「愛」仍比「罪」更有 力量,昨天和今天的殉道者都在重演耶穌的這項見証。正如當今教宗若望保祿 二世所說的,寬恕是天主的兒女與他們的父親和彼此間修和的基本條件。 寬恕使人肖似天主。寬恕的範圍是無限的。有時我們覺得受了觸犯,好像 別人欠了我們什麼似的,其實我們每人都欠人什麼,欠的就是「彼此相愛」。 天主聖三的共融也是人際關係真諦的根源與準則。我們要在祈禱中,特別在聖 體聖事中,體會其奧秘。 聖西彼廉說︰天主不接納挑撥離間、制造分裂者的祈禱。他告訴他們不要 接近祭壇,先去與他們的弟兄修和,然後再回來祭獻。天主愿意我們以出於和 平的心的祈禱來與他修和。他所喜悅的是我們間的和平與和睦,以及全體信友 在天主聖父、聖子、聖神內的團結共融。 * * * * 還好,身為一個天主教徒,我可以平安地為他人的靈魂祈禱。這樣的祈禱, 意味著我們求天主的寬恕,求天主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 我們也能夠按照我們所信仰的真道,為別人祈求天主的寬恕,寬恕一切的過犯。 耶穌的祈禱:「父啊!寬赦他們罷!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 這祈禱展現耶穌所教導我們的「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 天主教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遭暗殺行刺事件後,救護車在趕赴醫院途中, 教宗對基維齊主教表示他原諒了暗殺他的人。之後就進入昏迷。經過一連串搶 救,心跳停止,又緊急輸血......他甦醒後又說:「我寬恕開槍擊中我的兄弟。」 事實上,當教宗倒下的時候,教宗在空中劃了赦罪的十字。雖然他教無法 接受司鐸可以赦罪,然而我認為這是因為沒有發現自己有寬恕他人的權柄和能 力,天主教信友固然不能夠代表教會,但是仍然可以代表自己行使這個從耶穌 基督來的能力,活出耶穌的教導: 「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瑪五44) 撇開同光教會的爭議與長老教會按立女牧師的背景不論,我們單單為一個 罪人的靈魂,為她祈求天主的寬恕和憐憫,誰約不宜? 當我聽說她飽受憂鬱症之苦,不禁也想起幾個也受同樣苦的弟兄和姊妹。 基於命運預定論的教義角度,我明白新教徒大概無法接受為過世的人禱告,那 麼還有誰肯為過世的楊牧師祈禱呢? 天主教友能為她的靈魂祈禱,也同時為我們自己祈禱。或者也可在彌撒中 奉獻我們的祈禱意向,所以我轉錄文章過來。 至於想討論同性戀、自殺、新教女牧師相關的神學倫理或制度問題的網友, 建議到旁邊另立標題討論,已發表的也勞煩修改標題,好能尊重這篇ezio所發起 的[祈禱]文,尊重願意以天主教的方式來[同聲祈禱]的板友。與[祈禱]意向無關 的推文,先聲明會刪除。 -- 發覺、尊重、善用上天賦予每個人內在生命中的真善美聖及其所含的力量 --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關懷社會公開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97.235 與[祈禱]意向無關推文,已閱讀恕刪 ※ 編輯: praymid 來自: 220.131.96.161 (06/07 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