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遺憾楊牧師沒能接觸依納爵靈修,如果她知道天主教耶穌會被教宗下令解散40 年後,仍然可以重振旗鼓,並且繼續維持當初創始的領導原則不變;如果她知道耶穌 會士舉著一隻腳過日子,並且意氣風發,將全世界視作是他們的殿堂,在一切事(包 括毫不起眼的小事)上發現天主,把握一切可以領導的機會進行領導;如果她知道成 為牧者的意義,包括隨天主任意取用,包括自己有可能被派往全世界任何一個需要的 角落去傳揚天主的愛和服務,而且必須窮盡一切想像力和創造力,務必追求更多,越 困難的地方,越需要忍受孤寂和痛苦的時刻,便愈顯主榮....... 我相信她不會那麼輕易放棄,沒有理由在台灣的長老教會內受挫後,輕易放棄在 其他任何國家和地方,在任何新教教會內和外,任何可以陪伴關懷人(可能主要是同 志)的明顯機會。尤其是包括把握能展現她的領導影響力,遠見,堅忍不拔,鼓舞, 創新和教育的全部機會來服務他人,牧放天主的羊群。 在長老教會中,楊牧師的牧師身份沒有被拔掉,但是天主教的耶穌會士,在被強 制解散的過程中,許多會士遭到革職和解除聖職身份,大批逮捕下獄或甚至流放和殉 道,但是他們多數沒有放棄他們的生活方式,沒有放棄他們自聖依納爵神操的深刻體 會,以及對信仰的充分堅持,他們當中有部份逃往俄國,受凱撒琳大帝的保護,直到 四十多年後獲得後任教宗的同意重建,苦苦盼望等待終獲得浴火重生。 眾所周知,不消十幾年,耶穌會輕易超過被鎮壓之前的規模!!一直到今天,仍是 天主教會中勇猛頑強,非常有活力的修會。 對新教徒而言,耶穌會士的經驗或許能說是一個絕對順服的經驗。但對天主教徒 來說,這可以稱為:『聽主而行』——我們所願意所選擇的只是那更能引我們達到受 造的目的的事物。 我遺憾楊牧師的理想沒有堅持走下去,畢竟想帶來變革的領導人,必須如同耶穌 會士那樣堅忍。 聖依納爵以天主的眼光來愛人,也就包括絕不坐視一個人空擲虛耗,浪費天賦潛 能,包括不放棄找尋任何可能促成改變的方法和機會。把在教會內受苦,當成是光榮 天主的機會,這是真正的改革作為。 對聖依納爵和耶穌會士來說,結束自己的生命,往往也等於徹底浪費天主所給的 天賦能力! -- 發覺、尊重、善用上天賦予每個人內在生命中的真善美聖及其所含的力量 --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關懷社會公開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9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