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EONISS (Duke L.B.)》之銘言: : ※ 引述《praymid (Low Key)》之銘言: : : 我認為你有必要解釋一下這個必要的邏輯性。 : 是是 : 我的想法是 : 我本來不想主動在版上提這件事 : 因為我覺得之前在版上同志議題好像沒什麼討論空間 : 後來覺得有必要講 一來是因為剛好有人提了 : 而且我覺得既然今天有牧者因為這個緣故自殺 : 我是基於希望她的死可以讓大家想一想的概念說的 : 所以我才會說有必要 這邊的必要是我自己的必要 : 倒不是大家都有必要知道的那個有必要 : : 有何明顯的證據,楊牧師確實在『新教教會中長期受到排擠』? : 噢 因為所謂的那位弟兄 他雖然是東門教會的 : 可是他認識楊牧師(可能沒有熟到什麼程度 但是有認識) : 然後當場的另一位弟兄是另一個教會的 也知道這件事 : 然後我認識之前在同光的另一位牧師 : 他也跟我談過類似的問題 : 我當然不能百分之一千確定 楊牧師一定是如何如何 : 所以我一開始就說了來源是誰 : 而這是轉自我自己自省的文章 我覺得去做到如何的考證不是太大的重點 : 因為我沒有要指責誰的意思 我這邊需要自省的受詞一直是自己and自己的教會 : 所以我覺得這樣就足夠構成一個思考的前提 好吧,那我就破例斗膽在天主教板正式地討論: 從天主教的信仰與靈修看一位女牧師之死 如果板主覺得不合適,或是此篇又引發無幫助的戰文,本人文章任憑板主作適當處置。 我所取得的最完整資訊來源如下: http://blog.roodo.com/karlatheo/archives/6093243.html 重點摘錄如下: 『 她一直與原生家庭的種種苦況掙扎著,經濟的困窘與身體的疾病 一直像鐵布衫一樣地罩著她。 然而她一直卯足勁在掙扎、飛昇。她到美國去見識繽紛的神學風景, 回到台灣,投入同志團契與教會的工作。加入同志運動讓她得到一些 肯定,但也讓許多教會有理由拒絕她。 在一個越來越缺乏容忍的機制的教會團體裡,她過去所付出的一切, 成了她的絆腳石。 她曾得到靈恩的澆灌, 經驗到被醫治的喜悅,但是,後來求職的困頓 中,靈恩的標籤,竟也成了求取服事的工場的阻力之一。這是怎樣的 悲劇人生啊! 她不願放下一直固執守住的夢:她要當一個地方教會的牧師,她切望 在一個堂會中發揮她的各樣專長。她不願妥協,也不願改換一個服事 的職場。 單身的中年女性,滿有才華與見識,卻沒有一個讓她可以安身立命之處。 一位想拉她一把的老師,才剛想要把一筆錢寄給她讓她應急,聽到她的 死訊,很錯愕也很自責,埋怨自己沒有盡力為她爭取一個研究生的位子。 』 對我而言,我注意到當中提及許多訊息,包括原生家庭苦況,經濟,身體 疾病,同志運動和靈恩運動的投入,放不下固執守住的夢,缺乏容忍機制 的教會,感覺受逼害,懷才不遇,求職碰壁,害怕精神科的病史影響就業, 她批判力很強,所以也不易為她找到一個支持的團體....... 這當中每一個訊息,都可能是天主對我們說話,聽主而行的省察態度, 就是在這些訊息中發現天主對我們每個人愛的召喚。 我不會特別強調某一個原因和背景,但是對我來說,要優先自省的是自己, 不是自己教會中的其他人。 上述這些人格特徵和遭遇,也出現在許多周圍的朋友和教會裡的弟兄姊妹, 天主藉由這件事提醒每一個人注意這個悔改的訊息,除了開始關懷人, 更得謹慎地幫助他人面對這些遭遇和人格特質。 (to be continued) 下一篇我將用依納爵靈修的思維角度,比較完整地提出我個人的信仰反省。 -- 發覺、尊重、善用上天賦予每個人內在生命中的真善美聖及其所含的力量 --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關懷社會公開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98.145
Geigemachen:弟後1:18 願主到那一日,賜她獲得主的仁慈!亞孟! 06/12 12:12
ChrisL:還好不是 塔里塔古木.... ( 我承認在找笑點......:P ) 06/12 13:56
Geigemachen:請問那是什麼語言,什麼意思啊?麻煩你指教 06/12 14:03
ChrisL:大利大古米 這比較好笑...:P Mark 5:41.... 06/12 14:12
Geigemachen:「女孩子,我命妳起來!」 那女孩子就立刻起來行走 06/12 14:37
Geigemachen:宗9:40伯多祿..向遺體說:"塔彼達,起來!"她便睜開眼 06/12 14:44
Geigemachen:"古米"好笑,不知道過期沒;亞蘭文"Thalitha, kum!" 06/12 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