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篇資料引自cn河北佳播天使青年團 主曆2007 http://yghcc.spaces.live.com/Blog/cns!52B4CED4DD6F4B71!596.entry ==================================================================== 丙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回應天主的慈悲 智11:22-12:2得後1:11-2:2路19:1-10默想:   本星期福音讀經敘述了耶穌入耶路撒冷受難前的一段小插曲;事件發生於 耶里哥城,是入耶京前最後一站。事件令我們看到耶穌面對苦難,仍將沉重的 思緒擱下,與群眾接觸,並恩待了一位迷失了方向的人。   這位迷途人是一位稅吏,一位公認是罪人、賣國賊的人。路加的記敘非常 生動幽默。首先,這人名叫匝凱,希伯來文有「潔淨」之意,罪人竟然叫「潔 淨」,而他最後真的得到潔淨!那些自以為自已潔淨,埋怨耶穌上匝凱家的人 ,反未得到。路加說匝凱是「稅吏長」,有人指出這個稱呼從未見於任何希伯 來文獻,故可能是路加的幽默,暗指匝凱是最會刮財的稅吏。路加形容當時的 情景說:「由於人多,不能看見,因為他又身材短小」,場面似乎有點滑稽。 一般來說,人群都樂意讓身材較短的人站於前面,因為他不會遮住別人的視線 ;但這次匝凱卻要爬上野桑樹去,有人猜測是群眾不喜歡他,故意不讓他,也 可能是匝凱害怕面對群眾。無論如何,路加說匝凱的目的是「要看看耶穌是甚 麼人」。為甚麼要看耶穌?是因為好奇,欲睹耶穌的風采?是因為這個有罪的 行業令他不安,而傳聞耶穌是罪人的朋友,內心的催迫使他想接近耶穌?總之 ,「看看耶穌」的意願,便成為恩寵的機緣。   耶穌終於走過,抬頭看到匝凱便說:「匝凱,快下來,我今天要住在你家 中。」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充份勾劃了天主的慈悲。首先,天主注意到每一個 人,無論那人多麼受人討厭鄙視,天主仍然會主動接近他,就像耶穌直呼匝凱 之名一樣;在猶太人風俗裡,只有對朋友才會直呼其名,這亦暗示耶穌願意他 潔淨。不要忘記,匝凱並沒有高呼「耶穌,可憐我」,也沒有捶著胸膛稱自已 是罪人,表示悔改,但耶穌卻看準他的需要,表示願意親近他。天主的恩寵使 匝凱看到自己可憐的狀況,他馬上回應這份恩賜,承認自己的虧欠,並願意對 人慷慨地作出賠補:「我把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 四倍賠償。」匝凱的承諾遠超猶太法律的要求,天主的恩寵促使他承認自己是 罪人,並樂意賠補罪過帶來的創傷。這是救恩帶來的喜樂,而這份救恩亦惠及 他的家人,因為耶穌說:「今天救恩臨到了這一家。」   十一月是煉靈月,提醒我們要多為煉靈祈禱。煉獄不是個很好的名稱,其 中的「獄」字,常使人覺得這是一個可怕、折磨人的地方,這種說法可能誇大 了煉獄的悲苦。有些誇張的故事,言之鑿鑿地說明煉靈如何返回人間,留下可 佈的烙印,令聽者不寒而慄。煉獄應視為一個淨化人的過程,一如匝凱一樣, 在接納耶穌之前,他只看到自已,對天主不開放,但天主仍然慈悲地看待他。 匝凱感受到天主的恩寵,才醒覺到自已是罪人、需要為自已的罪作賠補,因而 慷慨地、喜樂地回應天主的召叫。所以,這是心悅誠服的、充滿喜樂的煉淨, 為使自己能對天主完全開放。我們為煉靈祈禱,也就是求天主開恩,使他們更 快地開放自已、煉淨自己。   有神修家指出:痛苦的地獄和煉獄思想長期充斥著天主教會,使基督徒常 以地獄的恐佈去懾服人,但強調地獄煉獄之苦只是突出天主的公義,把天主看 成復仇的天主。強調天主的公義並不是福音,亦不需要耶穌到世上來,舊約早 己充滿天主的公義。公義只會使人恐懼,慈悲才會令人以愛還愛;在天主的國 度裡,慈悲總是置於公義之上。願耶穌對匝凱的恩慈,令我們更深地體會天主 慈悲的面貌,更肯定慈悲而非公義,才是真正的福音喜訊。對充滿仇恨、要求 報復公義的世界,匝凱的故事是使人耳目一新的福音。 反省與實踐: 1. 細看這篇福音中,耶穌、匝凱與眾人的互動。在心裡默默地 演練這一幕幕場景,是否能從中得到一些心得? 2. 遇到一般公認的罪人,我們的態度是什麼?我們可以區分「人」與「行為」 之間的不同嗎?耶穌的反應帶給我們什麼啟發? 3. 當我們認識自己的罪過時,會不會立即承認,並做賠補? 信友禱文: 1. 請為在煉獄中的人祈禱。祈求仁慈的天主早日滌除他們的愆尤,洗淨他們的 罪過,得以早日升天,安享主懷。 2. 請為街上流浪的孩童祈禱。世上有許多孩童因家庭破碎,不溫暖,或是貧窮 暴力等原因離家出走,流浪街頭。祈求仁慈的天主保守他們,找到安身的地方, 好好唸書,對未來懷抱希望,做個有用的人。 -- 發覺、尊重、善用上天賦予每個人內在生命中的真善美聖及其所含的力量 --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關懷社會公開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9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