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今年是保祿年。每個人可能都有他喜歡的保祿的故事。我也有。我喜歡的是保祿去耶路撒 冷跟宗徒辯論的故事。 保祿在大馬士革,見到耶穌後。隔了一陣子,開始傳教。他去給外邦人傳教。外邦人相信 了以後,非常開心。有些也變成了很熱心的教友。 後來有些猶太人,看到了以後,有點眼紅,忌妒外邦人的基督徒。他們覺得:"本來救恩 是給我們猶太人的。怎麼現在,外邦人也可以了。" (還記得9月21日的福音嗎?耶督給第三時辰,第五時辰,第七時辰的工人,一樣多的工資 。有的人是說:就是瑪竇團體覺得,救恩不只在猶太人。雖然猶太人一開始就在葡萄園理 工作,但是救恩是給所有人的。) 這些人裏,可能有宗徒。或是跟宗徒很親近的猶太人基督徒。就開始說:"外邦人要做基 督徒。可以。可是要先割損。"保祿聽了很生氣,覺得:"怎麼可以這樣?哪裡有這種道理 ?" 就上耶路撒冷,跟宗徒們辯論。這就是我們第一次的大公會議。那時耶路撒冷的主教是雅 各伯。有人說:是雅各伯主張"外邦人要守猶太人的法律"。也有人說:"是他旁邊的猶太 基督徒說的。然後,假裝是雅各伯說的。" 不管是誰說的,當時,基督徒的主流,大概都是以猶太文化為主。覺得:" 救恩就是天主 許給猶太民族的。" 不太喜歡外邦人也可以成為基督徒的想法。 保祿願意跳離猶太文化的想法,告訴他的同胞,天主可能想的跟他們想的不一樣。基督的 宗教,才開始在猶太民族以外,開始傳開來。 其實,這個故事離我們並沒有很遠。梵二的時候,我們天主教體會到:"救恩並不一定在 天主教會內。天主對教會外的朋友,也有他的計畫。" 有些天主教徒,聽到這些話,也有些不開心,也會忌妒。 覺得:"那我們為什麼還要信天 主教?" 現在過了六十年,"匿名的基督徒"的想法,也慢慢在天主教裏被接受了。 其實,想想保祿那時候面對的處境,跟梵二那時候,主張"匿名的基督徒"的處境, 是有 些相似的。 而保祿那種對天主,對真理,對人的熱情。這些,對我們基督徒,常常在生活裡尋找天主 的人,可能可以幫助我們,對生活有更多啟發,更多熱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55.53.1.254
volkyrie :很有啟發性.. 09/30 18:31
steelfinger :保祿好喝!! 09/30 20:01
panzerleader:大推!!! 09/30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