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載自教友生活周刊 2006-04-23 單國璽樞機主教 高雄教區樞機主教 [前言] 今天是聖週六復活節前夕。 按照教會古老的傳統,慕道者在經過長期的信仰培育及實習,經過培訓者及教友團體 認為合格之後,就在今晚,全體教友守夜等候慶祝主耶穌基督從死者中復活之奧蹟的 禮儀中接受洗禮。 洗禮在教會中一向被認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聖事」,又稱為「入門聖事」,也是 參與主耶穌基督之苦難聖死與復活逾越奧蹟的「重生聖事」。 今簡略分述如下: 一、洗禮是一件「聖事」 信仰告訴我:耶穌建立了七件聖事,洗禮是七件聖事之一,並且是七件聖事之首。 《天主教教理》告訴我們:「聖事是從基督一直活著及賦予生命的身體上『湧流出的 力量』,也是聖神在基督奧體|教會內的行動;聖事確是天主在新而永久的盟約中的 傑作。」(《天主教教理》1116)聖事有外在的儀式和它象徵之內在的恩寵。 洗禮是主耶穌基督親自建立的一件聖事,在升天之前祂吩咐宗徒們說:「你們要去使 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 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瑪:廿八,19-20) 耶穌的這幾句話指出了洗禮的兩個要件,以及施予洗禮罪赦及救贖恩寵者是主耶穌基督 自己。 第一個要件是「信德」。 耶穌在行奇蹟、治癒疾病、赦免人罪時屢次要求「信德」(參閱瑪:十七,14-21; 谷:九,14-29;路:八,40-55。) 「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這句話蘊含著給人傳報福音、培育人接受福音、信仰 福音、按照福音度生、成為名副其實之基督徒的使命。 為這個緣故,成年人的慕道者,在傳道人員的輔導之下,應該學習並了解基督福音 的精神與要旨,並努力以信望愛三德去實踐。 幼兒受洗後,父母以及代父母要注意從小培育他們的信仰生活,使他們能夠接受適當 的宗教信仰知識,漸漸成為成熟的基督徒,並實踐基督向宗徒們所吩咐的一切。 第二個要件是洗禮的儀式: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 教會自宗徒時代就用水給人授洗(參閱宗:八,26-40),同時念授洗經文:「某某, 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你授洗。」 用水給人授洗的同時誦念上述經文是洗禮聖事的外在儀式,同時也表示藉著信德、 懺悔和洗禮使人獲得內在的罪赦重生的恩寵。 洗禮的赦罪恩寵及重生效果是來自主耶穌基督自己,因為一切「恩寵和真理卻是由 耶穌基督而來的。」(若:一,17) 並且祂也訴說:「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 教會及施洗者只是天主廣施救恩的工具而已,洗禮的實質效果和這些工具本身的 品德無關。 施洗者,甚至連非基督徒,只要遵照教會及受洗者意願和教會所規定的禮儀給人 施洗,都有洗禮聖事的實效;使受洗者獲得原本諸罪的赦免而新生,正式加入天主 的大家庭-教會,成為天主的子女,參與基督之苦難、聖死、復活的逾越奧蹟,獲 得分享天主永恆生命的權利。 二、洗禮是一件「入門聖事」 洗禮稱為「入門聖事」,因為它是「整個基督徒生命的基礎,進入在聖神內生活之門, 以及通往其他聖事的大門。」(《天主教教理》1213) 「入門聖事」的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可長可短,「但常應該包括下述要素:聖言的宣講 與接受福音,從而皈依,宣認信仰,接受洗禮,領受聖神的傾注和領聖體。」 (《天主教教理》1229) 「入門聖事」實際包括領洗、堅振與聖體三件聖事。 在本文中我們只談洗禮聖事的過程及禮儀。 領受洗禮的過程隨著時代的需要,在教會史中有相當大的發展。 在天主教會中現在通行的幾個重要過程如下: (一)畫十字聖號: 施洗者在受洗者的額上畫十字聖號,象徵洗禮聖事給受洗者的靈魂上蓋上了神印, 是基督用十字架上的死亡所救贖的,是歸屬基督名下的人。 (二)宣讀天主聖言: 洗禮也稱為「信德的聖事」。 信德是受天主聖神的光照,而接受天主聖言啟示的德行。為這個緣故,受洗的成年人 應該先研讀聖經,學習重要當信的教理。 (三)驅魔禮: 洗禮象徵使人從罪惡及魔鬼的奴役之下解救出來,因此候洗者接受驅魔禮。 (四)宣認教會的信仰: 候洗者接受基督的信仰之後,在受洗之前,應當眾宣認教會基本的信仰。 (五)洗禮儀式: 若用浸水禮,需要三次浸入水中,施洗者同時念:「某某,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給你授洗。」 在拉丁教會通常是在受洗者額上傾注三次水,同時念上述經文。 (六)傅聖化聖油: 也稱傅領洗聖油,這聖油由主教所祝聖,「象徵賦予新受洗者天恩聖神。新受洗者 已成為基督徒,就是說是受聖神傅油的,與基督結成一體,受傅成為司祭、先知和 君王。」(《天主教教理》1241) (七)授白衣禮: 象徵受洗者已獲得原本諸罪的赦免,靈魂潔白。 同時也象徵受洗者已「穿上基督」(迦:三,27),與基督一起復活了,度一個新 的生命,如同聖保祿所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 (迦:二,20) (八)授燭光禮: 授予的蠟燭是由復活蠟燭上引燃的,象徵受洗者接受了基督的照世真光,應成為光明 之子,並以自己的善言、善行、善表成為「世界的光」(瑪:五,14)。 三、洗禮是參與主耶穌基督逾越奧蹟的「重生聖事」 在羅馬拉特朗大殿的後方還保存著君士坦丁大帝當年受洗的水池。在教會初期,受洗 者大都是成年人,通常都用浸水禮受洗。 受洗者下到水池中,施洗者三次按著他的頭浸入水中,同時念洗禮經文:「某某,我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你授洗。」 三次浸入水中,表示受洗者已把原本諸罪的自我和救主耶穌基督一起釘在十字架上死了, 埋葬了三天之後,從墳墓中復活了。 為這個緣故,受洗者從水中出來之後,要穿上一件白袍,象徵他的罪過已被洗淨, 靈魂潔白猶如純潔的初生嬰兒。 同時也象徵受洗者已「穿上了基督」(迦:三,27),不但成為基督徒,而且和基督 結合為一,成為基督妙身的肢體,並藉著基督在聖神內與所有受洗者都結合在一起, 成為天父的子女,祂大家庭 / 教會的一分子,有承受天國及永生的權利。 聖保祿宗徒給羅馬人解釋洗禮的奧蹟時,特別強調它是一件參與主耶穌基督之苦難、 聖死,及復活之逾越奧蹟的「重生聖事」 他說:「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們受過洗禮歸於基督耶穌的人,就是受洗歸於他的 死亡嗎?我們藉著洗禮已歸於死亡與他同葬了,為的是耶穌怎樣藉著父的光榮, 從死者中復活了,我們也怎樣在新生活中度生。…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舊人已 同他釘在十字架上了,使那屬於罪惡的自我消逝,好叫我們不再作罪惡的奴隸。… 所以,如果我們與基督同死,我們相信也要與祂同生。」(羅:六,3-8) 聖保祿說藉洗禮「我們的舊人已同他(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了,使那屬於罪惡的自我 消逝,好叫我們不再作罪惡的奴隸。」 這幾句話說明了: 洗禮不但是外在的一個儀式,而且應該帶來內在的變化,使受洗者真正悔改革新 「改頭換面,脫胎換骨」,「使那屬於罪惡的自我消逝」,而成為一個「重生」 的新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參閱瑪:五,13-16)以驅散世界上的黑暗, 改革社會的惡風敗俗。 藉洗禮我們既然與主耶穌基督共生死,受洗之後,「我們也(應該)怎樣在新生活 中度生」,就是按照天主的旨意及福音的精神度生活,如同聖保祿一樣:「所以, 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二,20) 結論 洗禮聖事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奧義,在此短文中不便一一敘述。 如能了解它是基督徒的「入門聖事」,以及參與主耶穌基督之苦難聖死和復活之 逾越奧蹟的「重生聖事」,也就可了解基督徒之新生活的意義、目標及方向。 洗禮確實是天主的大恩,不是我們有什麼功德賺來的,而是天主的慈愛,白白賜給 我們的,使我們賴以得救。 我們不可獨享此恩,也應該將此恩分施給別人,因為「天主願意普世人類都得救」 (參閱弟前:二,4),也願意藉著我們將此救恩分施給別人。 為這個緣故,耶穌在升天之前吩咐宗徒們以及後代之基督徒說:「你們要往普天下 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 (谷:十六,15-16)。 阿們! -- 發覺、尊重、善用上天賦予每個人內在生命中的真善美聖及其所含的力量 --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關懷社會公開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