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寫在前] 在講述里脇樞機的故事之前,我想得先從聖方濟.薩威(沙勿略)說起。1541年 ,這位耶穌會的共同創辦人,決心接受派遣,隻身一人遠離他最愛的信仰夥伴們, 來到亞洲,宣講天主的福音。在他外派亞洲的第九年,在朋友彌次郎的引介之下, 他踏上了日本南部九州的鹿兒島,也是第一位踏上日本國的天主教宣教士。 該年年底,鹿兒島已經有一百五十人,附近地區有四百五十人領洗入教。沙勿略 登陸日本後,馬上發現日本的情況和印度的大異其趣,日本人的生活習慣,思想文 化原來比印度的複雜多了。他意識到不能把在印度使用的傳教方法搬到日本,在這 裡首先必須學習日本語言,認識日本文化,哲學思想,並採用日本人的風俗習慣, 而且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足以使一個人皈依基督。(註一) 他1551年離開日本,前往中國,最後死在廣東外海上川島。這時日本有教友一千 。在日本鹿兒島現今還樹立著沙勿略的紀念碑。(同註一) 1563年,葡籍耶穌會士路易斯.弗洛伊斯 Luis Frois 來到長崎,他的傳教故事 和他見證和撰寫的「日本二十六聖人殉教紀錄」,讓我們得知當時日本天主教徒最 多的地方正是長崎。(註二) 二次大戰末尾,長崎這個地方,和耶穌會前總會長雅魯伯神父二次大戰末尾所在 的廣島,同為遭原子彈重創之地。 而里脇淺次郎樞機,便是在這兒出生。 [本文] 年代:1904 - 1996 日本長崎縣人。出生於長崎縣西彼杵郡外海的出津,此地是二、三百年來隱居於地 下的天主教徒的聚集地。世代皆為天主教徒,中學畢業後進入長崎的天主教修院。 1928年畢業於長崎公教神學校哲學科,1932年晉鐸。1934年羅馬宗座傳信大學博士 課程結業,同年接掌長崎大浦教會,1941年受命擔任臺灣教區監牧。戰後返回日本 接任長崎大神學校校長,1946至1955年任長崎教區總代理。其間曾前往美國天主教 大學留學(1949~1951)。1955年任鹿兒島首任主教,1969至1990年任長崎教區監牧。 1979年教宗任命其為樞機主教(日本第三位樞機主教),1996年病逝長崎。遺作為 《カトリックの終末論》(日本:聖母の騎士社,1993)。1970年里脇曾重遊高雄, 1994年發行的《高雄主教座堂開教135週年紀念特刊》中,曾以日本發動戰爭向臺灣 傳教士及教友致歉。對於自己到臺任職的理由則謂:「保護臺灣的神父、教友以及 教會的權利和自由,並為自己在臺灣5年間,誓言『絕對沒有做過一件對不起人的事 』」。 -- 台灣歷史辭典 里脇淺次郎 陳梅卿、楊嘉欽 撰 任明源編,《高雄主教座堂開教135週年紀念特刊》,1994 http://myurl.com.tw/rs80 台大歷史系古偉瀛教授(同時也是台大光啟社指導老師)的研究:台灣天主教史 http://www.eastasia.ntu.edu.tw/member/Ku/Personal/6.asp <從修會到教會--里脇淺次郎與台灣天主教 修訂版> <台灣天主教史上的里脇淺次郎與涂敏正 修訂版> 請自行下載 [感想] 里脇樞機以日本發動戰爭向臺灣傳教士及教友致歉,這是他作為日本教會領導人 的氣度和高度。而日本這廿六位殉道聖人,台灣天主教禮儀年曆也一樣用紅色標示, 紀念日就在每年二月六日。 註一: http://myurl.com.tw/3u3g 註二: http://gvoeast.blogspot.com/2008/09/historia-de-iapam.html 聖保祿‧三木修士及同伴殉道 紀念 (02月 06日) http://www.amdgchinese.org/big5/sections.php?cat_id=1&s_id=2&story_id=3 共有廿六位殉道,包括三位耶穌會士及六位方濟會士,在日本長崎於 1597年2 月 5日被釘在十字架上,大部分是日本籍而且多數是教友,還有些是青年,其中有 一位華僑青年聖鄭安道,殉道時僅十三歲,他們是新生教會的首批殉道者;保祿‧ 三木(St. Paul Miki),1566 年生於日本,出身貴族家庭,殉道時年方三十五歲 ,是耶穌會讀書修士,與他同時殉道的,有讀書修士草庵(St. John Soan) 及輔 理修士喜齋(St. James Kisai) ,他與多人一起被捕,遭受慘痛的苦刑,最後被 帶到長崎,聲明寬恕劊子手後,死在十字架上。三木是卓越的宣講者,激勵受嚴重 迫害及孤立但仍滿懷信德的本地教會,為後世追念。 -- 發覺、尊重、善用上天賦予每個人內在生命中的真善美聖及其所含的力量 --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關懷社會公開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97.193 ※ 編輯: praymid 來自: 220.131.97.193 (11/25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