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Ivangelion (對禰殿宇的熱誠把我耗盡)》之銘言: : 借用一下 T 大光啟社的生活團分享題目....XD : 大家一起來做生活團式的分享吧~ : --------- : 聖奧斯定:「思念上主的時間應該要比呼吸的次數還要多」 : 祈禱的主要動機是愛, : 起初是天主對我們的愛, : 然後我們升起對天主的愛。 : 有本書提到:祈禱是意識到自己和天主之間的關係, : 換句話說,在祈禱中我們和祈求的對象的相通應比祈求了什麼更為重要, : 回顧自己的祈禱經驗裡,是不是有些時候我們化身成天主的指導者而不自覺? : 一不小心就用內在的聲音壓過天主輕柔的呼喊。 : 「你呢?你是在尋求自己,還是尋求天主?」 我喜歡聖女大德蘭她自己對祈禱的定義: 『與那我們深知愛我們的天主,親密談心』 對象:天主。怎樣的天主?我們知道深愛我們的天主。 做什麼:親密談心。 常常在想兩個詞的差別:祈禱 & 禱告 不從定義上來看,從在天主教團體的"祈禱"經驗與在基督教的"禱告"經驗中來看 禱告似乎感謝、請求的部份比較多,特別是求恩的部份。 祈禱,則不只感恩、請求,更是深入內心與神的交流。 不是說禱告不足,我甚至覺得我們要向基督教朋友學習禱告的精神, 懷著感恩讚美感謝、懷著信德求恩, 但不只如此,更要划向深處去............. : 讓我們分享彼此祈禱的經驗,彼此和天主交往的種種經歷… : @ 印象中誰教過你祈禱?還記得你第一次祈禱的經驗嗎? 最深的印象是,剛參加同學會活動,參加淡江天使社在淡水本篤修女院的避靜, 神師是朱恩榮神父。 我想那是我的祈禱啟蒙吧! 那次神父準備了一些福音,然後跟我們說:耶穌對門徒或民眾說的,就是對你說的。 那時,看了很多遍的福音跟我產生了聯繫,不再只是"故事"or"歷史事件"。 : @ 回想並檢視一下,你通常何時會祈禱?在哪裡祈禱?習慣在團體中還是一個 : 人祈禱?祈禱的方式如何? 通常:喜歡一個人祈禱, 地點:教堂、臥室、上下班的路上、吃飯、看的到美麗的風景的地方 內容:心裡快樂、高興、受傷、不爽....都有耶!    有時候說到沒話說,那就想像自己望著耶穌深峻的眼矇~~~~    如果無法想像祂的面容,我就會想像耶穌被埋葬在墓裡時我靜靜的陪伴著祂 但是,我也很喜歡團體祈禱,特別是很美的泰澤。 我也喜歡跟團體或家庭一起祈禱,在祈禱中我發現與大家更加合而為一, 也更發現他們的需要與渴求是什麼。 由於很喜歡祈禱,所以都會特別注意大家的祈禱方式, 或許以後在帶團體的時候可以用到。 : @ 曾在祈禱中遇上挫折和不容易嗎?你如何面對或克服呢? 挫折喔~~~~~~ 哈!就,"耶穌,阿你有沒有在聽阿~~~~" 或所謂祈禱乾枯的時候..... 怎麼做? 對於某些痛苦來的時候,感覺好像求而不得、天主沒有在聽的時候, 會嘗試要自己先"存而不論"、給天主時間去醞釀事情的發生, 然後再看事情的發展(磨我的耐心啊!我的耐心好像也是這樣磨出來的)。 祈禱乾枯的話,就會如上面講的,想像陪伴耶穌在墓裡; 或者用其他的方式:如閱讀、靜默當奉獻等等方式。 : @ 分享一個印象最深刻的祈禱經驗吧!或是一個能敘述你和天主關係的經驗。 N年前在工地當監工,由於是新人菜鳥,老是被某位老鳥欺負,而這位老鳥是基督徒。 我那時候很痛苦,每天晚上的祈禱就是吐苦水, 甚至都是抱著十字苦像哭著入眠。 那時候我祈禱中常問的問題是:為什麼欺負我的是個基督徒呢? 如果不是基督徒,或許我還可能比較容易原諒他 可是一個滿嘴講愛的基督徒竟然只做這些損人利己的是呢? 我想哭了一個星期之後,某次祈禱中,似乎有種感受:對他要更好。 好吧!就把這當成"克苦"好了~~~ 於是,每次被欺負的時候,就祈禱求天主給我力量, 然後把事情做的更好、對他也更好。 後來他似乎發現我的改變,然後他似乎也跟著改變。 後來在祈禱中看這件事情, 我的問題「為什麼欺負我的是一個基督徒」有了答案, 因為祂要"畢其功於一役",同時改變兩個基督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11.18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