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lothYen (樹懶)》之銘言: : 20090408(聖周星期三) 瑪廿六14-25 : 隨後,那十二人中之一,名叫猶達斯依斯加略的,去見司祭長,說: : 「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什麼?」 : 他們約定給他三十塊銀錢。從此他便尋找機會,要把耶穌交出。 : 無酵節的第一天,門徒前來對耶穌說: : 「你願意我們在那裏,給你預備吃逾越節晚餐?」 : 耶穌說: : 「你們進城去見某人,對他說:師傅說:我的時候近了,我要與我的門徒在你 : 那裏舉行逾越節。 」 : 門徒就照耶穌吩咐他們的作了,預備了逾越節晚餐。  : 到了晚上,耶穌與十二門徒坐席。他們正吃晚餐的時候,耶穌說: : 「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 」 : 他們非常憂悶,開始各自對衪說:「主,難道是我嗎?」 : 耶穌回答說: : 「那同我一起把手蘸在盤子裏的人要出賣我。人子固然要按照指著他所記載的 : 而去,但是出賣人子的那人卻是有禍的,那人若是沒有生,為他更好。」 : 那要出賣衪的猶達斯也開口問耶穌說: : 「辣彼,難道是我嗎?」 : 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 : -------------------------------------------------------------------- : [心得] : 這段與聖周二的若望福音,描寫同一場景。瑪竇福音少了伯多祿熱血的說大話 : 場面:(伯多祿:「主!為什麼現在我不能跟你去?我要為你捨掉我的性命!! : 」),但多了耶穌與猶達斯最後的悄悄話。 : 我直接引用我記憶中的,一位我尊敬的神父,講解的這一段: : ....出賣耶穌的,是耶穌的門徒。而且是很親近的門徒,「一起把手蘸在盤子 : 裏的人要出賣我」,也就是一起吃飯的門徒。耶穌這樣說了之後,門徒們都對 : 耶穌問說,是我嗎?是我嗎?耶穌也講了「出賣人子的那人卻是有禍的,那人 : 若是沒有生,為他更好。」,這是很重的話。 : 因為大家都問,不出聲很奇怪,猶達斯也問了:「是我嗎?」耶穌對他說,只 : 對他一個人說,沒對別人說:「你說的是。」 : 所以,猶達斯,是知道的。猶達斯為什麼要這樣做?(神父沉默) 他沒有感 : 情,他對耶穌沒有感情。(我插嘴:「可是他最後自殺耶!」 神父沒回答我 : )他如果對耶穌沒有感情,他一開始又為什麼要當門徒,跟隨耶穌? : 讀福音,用感情去看。猶達斯對耶穌沒有感情,耶穌卻對猶達斯有感情。 : 一位教友說,耶穌沒有苦勸或計誘猶達斯不要出賣自己,而是偷偷告訴猶達斯 : 他其實知道,但還是讓猶達斯做最後的決定,這一點令他印象深刻。 : 我也為此印象深刻。 瑪竇26:16 從此他便尋找機會,要把耶穌交出。 若望13:2 正吃晚餐的時候──魔鬼已使依斯加略人西滿的兒子猶達斯決意出賣耶穌 若望13:27 隨著那片餅,撒殫進入了他的心,於是耶穌對他說:「你所要做的,你快去做罷!」 And after the morsel, Satan entered into him. And Jesus said to him: That which thou dost, do quickly. 我認為是他在那之前早已做出了決定,主知道再說甚麼也無用了,所以任憑了他去 這時候只剩的給他的是 最後的"警告" 耶穌告訴他 他知道他要做甚麼 而且告訴他 這麼做會是有禍的.. 瑪竇26:24 耶穌回答說:「那同我一起把手蘸在盤子裡的人,要出賣我。人子固然要按照指著他 所記載的而去,但出賣人子的那人卻是有禍的!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 這就像是在動念犯罪之意的初期,內心會充滿了拉扯與掙扎,這時動之以情相勸還會有用 可是如果經過拉扯後心裡已偏向了另外一邊,決定差不多做出來後,再多溫情都是無用的... 最後神只能來明白告訴你這麼做會有甚麼後果,警告你再來會怎樣怎樣..用點威嚇效果 可是就算如此 油蒙了心後,常常還是硬著心甚麼都不顧的..... 這時候就只能任憑了.... 猶達斯在跟隨耶穌這麼久的時間,在錢財跟耶穌兩者擇一的選擇間,應該是一直都在拉扯期 跟隨期間他見證了耶穌多少事 多少言行 神蹟 與教導.... 可是最後他還是做下了決定 把主給賣了換取眼前的金錢利益..主賣了就是會被釘十字架 表示在他心裡做決定時是"已經把耶穌棄絕了".且這麼做是犯了賣了無辜人之血的罪 做了之後又後悔了,但這後悔是後悔自己 "賣無辜人之血的大罪" 不是因為賣的是耶穌 而是犯罪之後的深深罪咎感壓著 知道自己做錯 但懊悔已經來不及了 一切無可挽回 絕望 心裡無法原諒自己就會想死 但因為他已經把耶穌棄絕了,想把錢還回給祭司贖罪祭司群也不受~ 罪惡感得不到出路 心裡清楚知道自己犯罪了 而且是明知故犯的罪 自己也知道自己責無旁貸 後悔自己犯罪 主又賣了 卻尋不到赦免 深深的罪咎感重壓下就出去吊死了...... 對照伯多祿的例子 耶穌也同時事先告訴了伯多祿, 可是因為猶達斯心裡早已經不認主了 而且是早計畫好又明知故犯的 流人血的罪 跟伯多祿不一樣(伯多祿最後想起了耶穌(的話)) 無法再回到神面前蒙赦免. 所以最後只剩他自己審判了自己... 也讓人想到年輕財主的故事 .. 但一個是放不下憂憂愁愁的走了 一個卻是主動把主賣了 ㄜ 這篇應該不會太嚴肅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alisajd 來自: 118.168.41.61 (04/10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