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book 看板] 作者: catiggy (塔羅貓) 看板: book 標題: [心得] 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 時間: Tue Jul 21 04:40:06 2009 部落格圖文彩色版: http://www.wretch.cc/blog/catiggy/26117306 『若我有一天成為聖人,我定會是「黑暗」的聖人,我將長 時間不在天堂,而在地上為活在黑暗中的人亮起他們的光。』 -------------德蘭修女 Mother Teresa 對這本書,其實我抱著很矛盾的感情,一方面生氣為什麼出版社要出這本書來證明 德蕾莎(德蘭)修女沒有外在那麼光亮的內在,另一方面,我深深感謝這本書的誕生 ,我知道,德蕾莎修女應該一如往常不希望自己成了焦點,模糊了天主的作工,但 也因為這本書,讓我知道一個人是怎樣的可以只是依憑信念與愛而活著。 我,深深的感謝這一本書的出版,更感謝德蕾莎修女的誠實坦白。 書名『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是出自修女在 1946 年,祈禱中獲得的耶穌的訊息: 『來來,把我帶到窮人的洞穴中。來,作我的光。』耶穌請她作他的光,滿足耶穌對 人靈對愛的渴望。 而,因為修女曾發過一個私底下的願望:『不管耶穌要什麼,我都不拒絕祂,我要讓 他對我為所欲為』雖然她非常不想要接受這個要求,她像耶穌祈禱,祈禱聖母可以幫 助她不用去當印度人的修女,他也不想要離開舒服的教會,她曾說:『我生性敏感, 喜愛美好的事物、舒適的生活,愛與被愛。我知道去印度的生活都與這些大相逕庭。』 在猶豫不決與虔誠的祈禱中,她發現耶穌仍然向他請求:『來作我的光』基於不想對 天主說出任何拒絕的話語,她開始籌備、計畫並請求天主教廷的允許,她著手起草仁愛 修女會的所有規章,包括必須要徹底貧窮,以便瞭解窮人,必須要穿著打扮都跟當地人 一樣,以便融入人群等等許多的全心全意以窮人為考量的規章。經歷兩年的請求與考驗 ,主教終於認可他的訊息與大願是來自於愛,縱然心疼她即將要付出的代價,但仍然允 許並開始幫助她。 於是在1948年8月17日,一個堅毅的修女,穿著不像修女服的『沙麗』印度服裝,身上 只帶著五盧比,這就是她全部的財富。但她的真正財富在她心中,對天主的愛與信念。 修女會在她的努力與堅持下成長茁壯,不只是外面世界的艱辛,連同樣信仰的人也打擊 她,於是她說:『我相信有人在說,在最低下的人當中工作有什麼用處,有權勢有學問 有錢財的人,都準備要接受天主了,最好把精神花在他們身上。沒錯,就讓大家都這麼 做吧,天國的喜訊必須傳報給每一個人,如果富人可以得到這麼多修女與神父的服務與 奉獻,那麼赤貧與最低下的人,當然也應能得到我們這幾個人的愛和專注。他們稱我為 『貧民窟的修女』,為了主愛與榮耀,我很高興能只當個貧民窟的修女。』 她的堅持與絕對,讓人看到神的愛從她的身上顯現,照耀所有貧民窟的窮人。 但,她所不被人知的是,散布了這麼多的光與愛,唯一感受不到光與愛的,就是她。 在仁愛修女會開始展開之際,修女向主教透露了自己內在的黑暗,這黑暗不是邪惡的黑 暗,而是一種空虛寂寞、沒有神、沒有光的黑暗。 在書的第一章,大致上解釋了一下這種信仰中的黑暗。以下取自書中: 在天主教神秘學靈修傳統中,『內在黑暗』是很普遍的狀態,這個名詞適切的形容與天 主結合之前所經歷的痛苦靜煉。靜煉分為兩個階段:『感官的黑夜』『屬靈的黑夜』在 第一階段的黑夜,人從感官上的滿足掙脫開來,引進默觀祈禱,雖然天主傳達光明的愛 ,但靈魂陰部完美而接收不到,所以感受為黑暗、痛苦、枯澀與空虛。然而,只要這人 不因此意志消沈,只顧自己或情緒不安,雖然感受不到神,但對天主的切望更顯著,於 是愛、謙遜、忍耐的德行會增強。 但進入屬靈的黑夜,從根源深處將缺陷淨化,靜煉的過程使人覺得極度枯澀,覺得自己 遭到天主拒絕與拋棄,這種感覺如此強烈,彷彿就要走向死亡,渴望天主,卻無法確認 自己多麼愛祂,信望愛三德都將受到嚴峻考驗。禱告變得困難甚至近乎不可能,靈修輔 導全無用處,外在磨練有增無減。經歷過這般痛苦的靜煉,門徒得以完全脫離受造物的 羈絆與基督達到高度的結合。 上面這一段簡單的說,就是當你的信德越來越高時,考驗與磨練越來越多,一開始是外 在的,接下來是內在的,讓有信仰的人完全感受不到所信仰的神的光與愛。德蕾莎修女 曾形容這樣的際遇是一種地獄的折磨,要讓人在最深的黑暗中,仍然相信光,渴望光, 並願意為光做一切的犧牲與奉獻。渴望光,是一種人性,但在看不到光的地方,仍得相 信光的存在與陪伴的繼續向前行走,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慢慢磨光人性的試煉。 神父幫修女分析她的黑暗:因為修女非常熱切的想要與窮人感同身受,所以她讓自己也 去接受黑暗,去認同黑暗,好讓自己更瞭解窮人所面臨到的痛苦。她在這痛苦裡面掙扎 、難受,但她從來沒有祈求過她的天主將這個黑暗取走,她總說:如果這黑暗是我必須 經歷的,請讓我經歷,如果經歷這黑暗,會幫助我帶領更多窮人來到光的面前,請讓我 經歷。如果沒有這樣的內在黑暗,這樣對愛的切望與感受沒有愛的痛苦,他就很難對窮 人徹底的認同,很難願意為窮人盡心盡力,她真真切切的與窮人站在同樣一個洞窟中, 一起感受沒有愛的匱乏,所以才能一次又一次努力的將大家帶領走向光,才能贏得窮人 的信任與尊敬。 內在的黑暗與匱乏,諷刺的變成她帶領窮人最棒的工具,但為了窮苦的人們,她從來不 願意卸下這工具,甚至連神父等要讓她多點時間休息避靜,重新找回神的感動與安慰, 她都拒絕:『這黑暗或許就是祂要確定我心中沒有一點滴的自我,如果我就是需要這樣 的黑暗,才能帶領窮人們走向主,我願意,他可以什麼時候想拿掉就拿掉,祂給了我很 多,就是不把祂自己給我,但我仍願意且樂意聽任祂的安排,讓祂取去一切,甚至是祂 的臨在。我要對天主親切的說『好的』,對所有人開心微笑,這是唯一支撐著我的動力』 可是難道她不痛苦嗎?她說:『今天最大的疾病不是痲瘋病和結核病,最大的疾病是不 被需要』『世界最大的飢渴,不是麵包而是不被愛和不被欣賞』『我們以為貧窮就是飢 餓,衣不蔽體和沒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貧窮卻是不被需要,沒有愛與不被關心』對修女 而言,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被神需要,不被神接受,在她做了這麼多這麼多為神所做的事 情時,反而更感覺不到神,就像被神遺棄的孤兒,只好更賣力的做目前唯一能做的,唯 一確定是神所渴望的事情『幫助窮苦的人』,但內心的難受痛苦絕望,從這些話深深的 反映出來。 書中提到,當她看到那些窮苦的人遭受到的痛苦與無助黑暗時,她的不忍心與難過從來 沒停過,她總說:『這些人是怎樣才能忍受這麼大的痛苦呢?』但親愛的德蕾莎修女, 我也很想問問妳,是怎樣的信念怎樣的愛,怎樣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與愛護,讓您能堅 持您的工作崗位長達數十年呢? 從面臨黑暗,痛苦於黑暗,開始瞭解黑暗是什麼,一直一直到擁抱黑暗,修女走過好長 好長的一段路,這段路,簡直就等同於她的歲月,一直到臨終前幾個月的大病,她仍偶 有抱怨:『耶穌要的未免也太多了一點』但每次難過後,她又再一次更堅定這是她要作 的也是她欣喜作的事情,無怨無悔。 在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感動與難過一直一直隨著斗大的淚水流出,但是我一直都搞不懂 ,為什麼,一個人要為了別人做到這樣,這樣的堅持,是對的嗎?搞到自己內在貧乏黑 暗難受,是對的道路嗎?現在新時代告訴我們,受苦的修行已經過去了,而修女這般的 路途,難道只是一句,這種修行方法已經過時了,就能把她的這種修行方式丟到腦後了 嗎?我沒辦法,所以,我一直在想著,這片黑暗到底是什麼,而,到底這樣的道路是對 的嗎?還是她只是一個過度運用心輪,擴展心輪而不顧自己的一個苦行者? 現代我們都講究要先顧好自己再來顧別人,那修女這樣不是反其道而行嗎?在看這本書 的時候,這樣的問題一直一直在我腦中出現。 在一個修女要前往成為仁愛修女會的修女時,必須先實施內觀一年,這一年要維持孤獨 寂靜的生活,並且之後每六年再過一年這樣的生活,這樣避靜跟內觀,才能保持住自己 與神的連結,但德蕾莎修女一直都沒有時間去參加這樣的內省,因為他沒有一年的時間 可以休息,而她也不允許自己在沒有天主允許的時候去休息,對她而言,只要一直有事 情來,他就會甘心的一直作下去。 在這樣沒有時間回到神之前感受神,卻可以僅憑信念與神連結,絲毫不動搖對神的遵從 ,從來沒有拒絕過來自於神或天主教庭的每一件要求,修女的穩定與信仰真的很堅定踏 實,雖然他一直自以為自己渺小到無可附加,所以神才會派給這樣渺小的他這個艱鉅的 任務,因為,這樣渺小無力的她如果也能完成這艱鉅的任務,就可以看到神的力量有多 大。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信仰給她的力量啊。不過,如果把信仰換成信念呢?對我個人 而言,我沒有特別想追從誰的這類的信仰,但是我知道,我們都有想要回家的信念,想 要覺醒的信念,這種信念,不也是我們的信仰嗎?但,為了覺醒,為了回那個平靜的家 ,我們願意付出什麼呢?我做得到這樣的大愛,不顧自己個人的修行與否,而只是專心 的陪伴人們去嚮往光、走入光,而新時代的自我修身養性,自我修行的時候,是否有想 過,能不能將自我修行與將光照耀出去作一個結合?縱然仁愛修女會看起來不可能,卻 由一個小小的修女,憑著偉大堅強的信念達成了。千萬別說天主教有給他很多的資源哦 ,看完本書知道,其實她的資源一開始缺乏到連天主教庭都不能提供她任何幫助的。 而雖然德蕾莎修女一直都沒有辦法將重心放在自己的成長上,她沒時間避靜,沒時間內 觀,她說:『我專注在禱文的華麗甜美,卻感受不到信任與愛』她沒有時間去把跟神的 連結找回來,但,在她的身上,我們全世界都看到美麗的光。 那不就是新時代的信念要擁有的光嗎?那不就是天使所說:『我們療癒他人、為人類和 地球攜帶光的任務已經結束了,現在我們只需由喜悅、豐盛與愛的位置照耀出我們的光 ,並讓其他人去發現它。』的那種光嗎?縱然這道光的內在,這麼的黑暗痛苦,但卻深 知這股痛苦終將過去,為了信念而繼續綻放。這光的強烈,讓世界許多的窮人都知道, 原來自己可以是被愛的,是被在乎的,是不貧窮不可恥的。 達賴喇嘛說:『人們並不知道他們所追求的生活會帶來無止盡的痛苦、失敗、挫折、年 老和死亡。有見識的人不再「執著」於快樂的慾望,而是不斷追求他們認為對的事。既 不是他們為了「什麼」而生活,也不是生活「本身」的事實,而是關心「如何」生活。 在意志的指引下改變,自然導致涅盤,從一切痛苦煩惱中解脫。』 看完這段文章後,我突然懂了,為什麼達賴與修女一樣,對於人們如何生活比對於他們 是什麼來的更為在意與迫切,修女總對窮人說:請讓我為你打掃房子、撲床、洗衣,容 許我讓你好一點。達賴喇嘛在影片中總說,我們要專注的應該是在於如何幫助更多連活 下去都有困難的人,他們不只在意自己如何生活,克己的生活,也開始在乎他人如何生 活,這樣的在乎,不是直接給予金錢後置之不理的在乎。 但在幫助別人、在想要帶領大家走向光之前,所需要的基本功夫,內心的穩定,對於世 俗的判定,對於自己小我的掌控,都是非常重要的,然後就會開始瞭解,快樂,只是一 種情緒,而真正的快樂,卻只有在自己內心平靜時才能看見,於是不再追求快樂的情緒 ,而是瞭解快樂本來就我們該有當有的。 然後清明的智慧會讓人瞭解,什麼事情是為了向前走而應當作的,這些事情可能完全不 能支持生活,但之前累積的平靜穩定,卻可以幫助人在黑暗中仍信任光,於是當這樣的 人做著當做而做的事情時,縱然內心黑暗著,縱然身體受苦著,卻會更清楚這是一條對 的路,覺醒的路不只是一條找回平安快樂的路,還應該是一條堅持信念、為信念而紀律 自己的路。 然後,才開始發光,開始改變,開始能去影響到這個世界。 覺醒本來就不一定要受苦,但覺醒的路,也從來沒有前輩跟我們保證這條路一路順遂光 明美麗,在光引領的時候,我們開心感動的往前走,在黑暗降臨時,願你我也能信任內 在那盞強烈的光的指引繼續前進。 最後,我希望跟『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這本書一樣,以修女的小故事作結尾。 修女說: 我永不會忘記我第一次去探望修女姊妹們,我們來到一個原住民保留區,他們都住在鐵 皮跟紙板之類搭成的小屋裡,我走近其中一個小房間,事實上這裡的小屋都只是小房間 ,放了所有家當。我對住在那房間裡的男子說:『請允許我為你撲床、洗衣、打掃。』 他一直說:『我很好、我很好』我說:『如果你允許我做這些事情,你會更好。』他終 於讓步。最後他接納我,從口袋拿出一個又一個舊信封,裡面都是他保留的照片,我祝 福了那些照片,遞還給他。 幫他打掃完房間後,我發現角落有一盞大大的燈布滿灰塵,我說:『你不把燈點亮嗎? 這盞燈這麼漂亮,你不把它點亮嗎?』他回答說:『為誰呢?好久都沒人來找我了,我 要為誰點燈呢?』我說:『如果修女們來看你,你會點燈嗎?』他說:『會。』 於是仁愛修女會的修女天天去看他,每次都幫他把燈點亮,後來,他自己也習慣把燈點 亮。慢慢的,慢慢的,修女不再去看他,我已經完全忘掉了這件事,兩年以後,他請人 轉告我--- 『我的朋友,告訴媽媽,她在我生命中亮起的光依然閃耀。』 願我能盡力的為信念、為彼此、為世界發光.. 。。。。。。。。。。。 後記: 我知道會有些人質疑修女與天主教會等這宗教的一些事情,但這不在我的討論範圍內。 寫這篇心得,其實也不只是一篇心得,包含這一兩個星期來,我自己對於黑暗與光的許 多想法,並深深的為自己放縱小我,連最初的紀律自己,穩定自己都做不到而感到慚愧 ,更遑論給予幫忙給予光了,這本書與達賴的書幫助我更想通一些事情,幫助我的情緒 一直維持在穩定的感動裡,並且幫助我更去思考同理心的意義。 每本書,都會有感想與成長,我感謝這本書更感謝德蕾莎修女為這世界帶來的愛與光。 -- 塔羅骰子小占卜 http://0rz.tw/7032H 我只是一隻愛玩塔羅的貓 http://www.wretch.cc/blog/catigg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0.165.150 catiggy:轉錄至看板 NewAge 07/22 00:2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11.18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