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Christianity 看板] 作者: artspace (善解人衣) 看板: Christianity 標題: [心得] 那是又真又活的事─讀《你往何處去》(QUO VADIS) 時間: Sat Aug 22 16:59:57 2009   這本小說就是電影《暴君焚城錄》的原著,但許多人因此被誤導,以爲這 部電影及小說主要是講述尼錄暴行的,反而忽略了他的原名《你往何處去》, 精神其實主要在討論初代基督教會在迫害之下爲什麽還能迅速增長的故事。      故事主線以羅馬青年貴族維尼茲尤斯及愛人莉吉雅,在暴君尼錄迫害基督 徒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故事,故事裏兩人的相愛過程以及不離不棄,到後來維 尼茲尤斯歸入主名下的過程爲載體,但作者的目的很明顯是要昭示一個主題, 即塵世王權與永恆神的主權的對抗、人的政權與信仰對抗的永恆主題,爲什麽 基督徒在越被迫害的環境下越快速發展,最後反而在羅馬建立了統治世界的基 督教王國。      作者顯克維奇在上世紀初年在華人中就已經是知名的作家,他在1905年憑本 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波蘭文學以及近代基督教文學的巔峰之作。他寫這 本小說如同在歷史的高度俯看人間,從小處出發,視野越來越大,終於氣勢澎 渤,末了仿佛留給世人永恆的問題充滿了意猶未盡的感覺。作者對第一世紀時 羅馬帝國的歷史及社會現象,及當時流行的哲學思想有相當的認識,書中充滿 對當時社會生動的描寫,也刻畫了羅馬帝國宮廷裏詭譎多變,暗潮洶湧的權力 鬥爭;此外,亦看得出對神學認識已到了相當的高度,小說中處處不著痕跡得 流露出關於基督教信仰本質的探討。      主角維尼茲尤斯是個年輕的羅馬軍團長,勇敢有野心,自負,跟當時流行 的思想一樣,信奉利己主義,想要得到手的東西沒有得不到的,對女人亦然; 當他認識莉吉雅後,他發現她如谷中百合般清新脫俗,身上有與其它女人深深 不同的氣質,因此下定決心要得到她;沒想到信奉基督的莉吉雅,不愛慕世上 的一切,正如聖經裏提到的女子,不以外面看到的爲美,只以裏面溫柔安靜爲 妝飾;維尼茲尤斯用往常的方法,一切物質手段吸引她都沒用,又惱怒卻又更 深得被她那不同常人的氣質所吸引,也引起他的好奇心,她的信的基督到底是 位什麽樣的神。      維尼茲尤斯遂求助舅舅彼特羅紐斯,他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講話睿智幽默 有智慧,情趣高雅,卻喜歡過懶散的日子,但若處理事起來又幹練無比,一位 蘇格拉底式的人物。他給維尼茲尤斯出主意,慫恿皇帝將莉吉雅召進宮後再賜 給維尼茲尤斯。沒想到在離宮時莉吉雅逃跑了,維尼茲尤斯請了希臘人基朗來 尋找她,最後找到一個基督徒秘密聚會的場所。      原來當時社會對基督徒有奇怪的印象,比如在水裏下毒,吃小孩等等;再 加上猶太人對基督徒的敵視毀謗,一般人對基督徒持比較負面的看法,因此他 們不得不秘密聚會。在這次的聚會裏,維尼茲尤斯和基朗等人第一次聽到基督 教信仰的信息,是由使徒彼得所傳講的,在這個時代,彼得已經不再是那個性 格如火的加利利魚夫,而是爲主傳教奔波各地多年,白髮蒼蒼充滿滄桑的老頭, 但等他再度開始傳講起主的福音,講述那是他親眼見到,親耳聽到,關於主的 教訓時,那充滿了激動與熱切的神情感動了再場每一位信徒,這次的經驗對維 尼茲尤斯是奇特的,因爲他們聽到的是一個有別於多神論,利己主義的新思想, 而是一種對世人充滿愛的信仰。      在回程中他們本來要把莉吉雅抓走,但莉吉雅的保鑣大力士烏爾蘇斯保護 了她,反而不小心把維尼茲尤斯帶來的角鬥士冠軍給打死了,這讓烏爾蘇斯自 責不已,因爲信仰不允許他這麽做;維尼茲尤斯也受了傷,遂留在基督徒的家 中接受療養,但這一切反而讓他很驚訝,因爲他以爲他們理所當然把會他也一 起滅口的,在這裏他又與莉吉雅重逢,並且與彼得談道,本來他是個利己主義 者,這時的他雖然心裏還有懷疑,但他已經開始被這種愛人如己,爲人著想的 信仰所吸引,並且這個信仰開始深入他的心中,慢慢會對當時候流行的價值觀 產生懷疑與反省。        後來維尼茲尤斯與舅舅彼特羅紐斯一起陪著皇帝去渡假,他爲了更了解這 個信仰他邀請使徒保羅一起同行,保羅在旅行中與彼特羅紐斯也有一場精采對 的對話。在這裏就可以見到作者對教會歷史的深刻認識。耶穌昇天後,他的門 徒四散到各處將福音傳播開來,神爲了要讓各式各樣的人都聽見他的福音,不 僅揀選了漁夫彼得,也揀選知識份子保羅;所以在這個故事裏,可以看到彼得 所講的道都是非常感性經驗性的;而保羅講得道是非常哲學性,富有邏輯性的; 在聖經理兩人的書信也會看到,彼得常是告訴應該怎麽做,而保羅常是告訴你 要怎麽去做。彼得講道常常是對普羅大眾的;而保羅常常在跟知識份子辨論神 的道。保羅與彼特羅紐斯的對話可說是人類理性與神主權的一次對話,彼特羅 紐斯代表的是人類理性的一種極致,他愛好生活,雖然懶散但他清楚明白他爲 什麽要過這樣的生活,但保羅認爲世間一切美好都會過去,唯有神的道永遠長 存,人唯有活在神的道當中才有永生的盼望;而耶穌賜下彼此相愛的戒命,正 是這利己的時代所欠缺的。只有愛能解決羅馬社會從上到下的一切問題。      這時傳來羅馬大火的消息,原來這是尼錄幹的好事,在故事中的尼錄皇帝, 愛好藝術卻沒有藝術天賦;愛作詩歌卻鱉腳無比,他非常自大但他不知道他自 己自大,沒有自我易受旁人影響,都是靠著眾臣的讒媚而一直讓他自我陶醉活 在自己的藝術世界中,他常常自我陶醉得感嘆無法寫出如《伊利亞德》中特洛 伊大火般的史詩性作品,本來也只是感嘆,但一甘大臣無心的幾句拍馬屁話, 讓他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乾脆一把火把又臭又髒的羅馬給燒了,重建一個以自 己名字命名足以留名歷史以的新城。(讓文青來管國家果然可怕)      羅馬大火是本書高潮的開始。維尼茲尤斯擔心莉吉雅而趕回羅馬;在這不 得不佩服作者如同親臨現場的描寫功力,將一場兩千年前的大火描寫得深刻又 震撼人心,他用一種如拉長鏡頭的手法,從遠景到主角身上,爲讀者展示了主 角看到的一切大火中的殘酷景象;又將鏡頭拉遠,讀者又看到大火中人民逃難 以及各種趁火打劫的混亂,最後再次隨著主角沖入火場,在千均一髮之際絕處 逢生得到基督徒的幫助而得救。作者對基督徒在這場災難中的態度也有很深入 的描寫,有原教旨主義者認爲這是神對羅馬的審判,末日來臨了,神的憤怒要 大大的降臨全地;也有迫切禱告開始說方言的人,也有相信神會帶領一切的人, 但更多的是不知所措的信徒,直到彼得的到來,他安慰眾人:神的愛祂已用祂 的寶血洗淨人的罪,信祂的人必能享受在祂的愛中;於是信徒又再次堅強起來, 原來神不是一個殘酷無情的審判官,而是充滿慈悲善良,爲了世人,甚至將祂 的獨生愛子賜給世人的主,要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而永生。      尼碌爲了維持政權,將火災的元凶嫁禍給基督徒,並開始一連串的"競技", 以轉移民眾的焦點。他開始對基督徒的迫害,將他們送上競技場讓各種飢餓的 猛獸咬死,或者集體火刑做爲"表演"來取樂民眾,整個羅馬從上到下人性的敗 壞與醜惡在這裏到了一個極點;可是將要殉道的基督徒非但不害怕,反而個個 臉上充滿了得勝般的容耀光輝,將死之際仍然高聲唱歌讚美上帝,滿有平安喜 樂,這反倒激怒了現場爲了滿足復仇快感的觀眾;但故事到了這裏作者可說描 寫得非常重口味,,卻也到了整個故事所要討論的核心點,爲什麽基督徒不害 怕各樣的酷刑逼迫?越逼迫信徒反而越來越多?最終居然成爲了羅馬帝國的國 教,成爲影響西方社會的文化力量。      在書的前半部就提到一個問題:羅馬人帶來權力、希臘人帶來智慧,那基 督教信仰帶來的是什麽?這個答案在書中由保羅所揭示出來,就是愛的力量, 所以一個真的基督徒在面對逼迫,面對仇人時仍然能抱著饒恕的態度。聖經寫 著「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讓我忍耐一次很簡單,但要"恆久"忍耐那恐怕 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事;所以聖經也說「我們愛,因爲神先愛我們」因爲人都 是軟弱的,在神面前我們都要承認我們的不足,而才得從神那支取更多的力量, 得到那從神那來更多愛人的力量與勇氣。      小說裏有個叫基朗的角色很有代表性,他雖號稱是個禁慾主義哲學家,實 則是一個機會主義者,貪生怕死又趨炎附勢,是人性軟弱的代表。他曾陷害過 一個基督徒格勞庫斯,搞得人家破人亡,又想殺人滅口;維尼茲尤斯曾經饒了 他一命卻又忘恩負義,等到他有點小權力他也加入迫害基督徒的行列,出賣了 莉吉雅,陷她於險地,這樣一個惡人,終於又在火刑的節目上與格勞庫斯面對 面,作者在這一段的處理裏,將整個基督信仰中關於愛、饒恕與救贖的信息完 全彰顯:基朗與格勞庫斯四目相對,正被灼燒的格勞庫斯用著生命中最後的力 量充滿仇恨的血眼瞪著這有血海深仇的人,基朗被那眼神的威力震攝得無法動 彈,終於他受不了這種如同火在燒自己的可怕壓力大叫:      「格勞庫斯!以基督的名義,饒恕我吧!」      這時,在火刑架上的格勞庫斯用著最後的力量呻吟「我饒恕你」      基朗大受震撼與感動,從這時候開始,他完全變了一個人,原來猥瑣的面 目出現了光輝,他的靈魂被更新,以致於他突然有了勇氣在全場觀眾面前指出 尼碌才是火燒羅馬的凶手。      在他被補前,基朗與保羅有一次的對話,他覺得基督不會拯救像他這樣罪 大惡極的人,但保羅畢竟是過來人,他以前也逼迫過基督徒,但後來神親自像 他顯現使他回轉到神面前,對保羅來說,他認爲他以前是個最惡的惡人,但蒙 了神的憐憫「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 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摩太前 書一章15 16)。而對基朗來說,神的僕人在遭受苦刑時都能饒恕他了,難道充 滿慈愛的基督還不能饒恕他嗎?      保羅對基朗說「站在海邊往海裏仍石頭難道能把海給填滿嗎?人的罪就有 如那塊石頭,而基督的愛就有如那片海」這就是聖經裏保羅說過的「基督的愛 是何等的長闊高深」。終於,基朗也徹底悔改在基督裏做個新造的人。      基朗免不了一死,最後問保羅能夠做些什麽,保羅回答他「堅持信仰,爲 真理作證」,這即是要他爲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最後基朗受刑,用刑 的人一次次要他改口以免除死罪,但他也一次次的堅定得拒絕,終於他在死刑 前先受了拔舌之刑,若不是他接受了基督,在他心裏已有了永生的盼望,否則 以他以前的個性,怎麽可能做到這些事呢?他臨死之前回顧他大起大落又被人 看不起的一生,終於知道只有神不會撇下他。      基朗的改變是突然的嗎?並不是的,他以前潛伏在信徒中時常常與他們接 觸,看到了他們的好行爲,也聽過彼得的講道,他自己不知道,福音的種子早 已灑在他的心裏,他心裏早有些許觸動,只是一時逃避不了人性貪欲的軟弱, 但最後他終歸成爲神家裏的人;所以神要基督徒放心儘管去傳,將福音的種子 灑在各人心上,有一天,神會親自叫它發芽。      基督徒們之所以不怕迫害,是因爲心中有神那來愛的力量,若遵守祂的戒 命,就有那永恆的盼望。但基督徒面對危險時也會軟弱,就連使徒彼得在迫害 來臨時,他懷疑,他不知道爲什麽全能的主要讓這種邪惡的事降臨,他也充滿 無力感,因爲他知道他面對的是世上最高的暴政權力;所以他在眾人的勸說下 逃跑了,但他在離開羅馬的路上,主再次向他顯現      「主啊!你往何處去」彼得問      「你捨棄了我的百姓,我要到羅馬去,讓他們在釘我一次十字架」耶穌溫 柔又悲哀得說。      彼得一定是想起了最後的晚餐,耶穌預言自己即將受難時,他就曾就這樣 問過。當時,耶穌回答說:「我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後來卻要跟我 去。」(約翰福音13章36節)。      現在彼得知道了,於是他重拾了信心,回到羅馬去,眾人看做是自投羅網, 但彼得知道,神的權柄高過地上一切王權,就算天地都要廢去,主的話仍然長 存;皇帝的軍隊再多,也無法消滅神的真理,現在正是真理要開始得勝的時候; 就算迫害仍然進行著,皇帝仍然瘋狂,羅馬的多神教依然迷信,但彼得與保羅 仍然繼續放膽傳講主的福音,在這恐怖的時代,基督信仰裏那有關神愛世人、 救贖以及十字架的信息,讓所有人都羨慕這信仰,因爲耶穌爲世人捨命,從此 信他的人就知道何爲愛(約翰一書三章16節);當他們找到上帝之時,也就找到 了從神那裏來的愛,這世界無法給他們的幸福。所以從這時候開始,越來越多 的人不怕逼迫,願意歸入主的名下      在1951年的電影版本裏,彼得最後也被釘上十字架,但他覺得他不配受與 基督受同樣的刑,遂甘願倒釘十字架在梵蒂岡山上,對彼得而言,能與基督一 同受苦倒要歡喜,因爲在神的榮耀再次顯現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與他一起歡喜 快樂(彼得前書四章13節),倒釘十字架那個畫面其實是很可怕的,但死對基督 徒而言不再是那麽可怕,因爲對基督徒來說,神已經把死廢去,並將不能壞的 生命彰顯出來。      神要祝福一切因信而稱義的人,但信了神就一定萬事順利嗎?在聖經希伯 來書裏有許多"因著信"的榜樣,這些人因著信而得到神的祝福,但後面話鋒一 轉,卻也有許多人因著信受戲弄鞭打捆綁,甚至是被石頭打死,被鋸死等等苦 難,這些人不是也因著信?爲什麽他們沒有得到神所應許的呢?      這就是基督徒的永恆盼望,神已經爲我們預備了世人所不明瞭,更美好的 事,想像若有一天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眼睛再次睜開,發現我們已經在一個比 以前更好的地方,那是多麽美妙;正是因爲如此,當時基督徒受到逼迫後人數 不減反增,見到許多基督徒被殺,反而越多人來接觸這個信仰,因爲基督徒有 信仰又有見證,讓世人看了就知道他們是基督徒「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 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 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在世界有苦難,沒關係;在世界不如意也沒關係, 一切都可以交托給上帝,深信祂能保全我們所交付他的,讓他帶領我們走一生 的道路,直到那更美的永生來到。      彼得及保羅最後在往刑場的路上,就連這裏都見到作者用心刻畫兩人個性 的不同;彼得對著沿路的一切不斷祝福,他深信這一切將來都會被神所征服, 仍然是感性的一面;而保羅一路上除了安慰信徒,一邊用他知識份子獨特的視 野看著路的一切,也回想他以前書信裏的內容,充滿了理性的情感;但他們兩 人這一路上都不像赴死,他們知道就要結束這世上的勞苦,終於可以休息了, 他們反而像是勝利的凱旋者,要去領獎賞一樣自信無懼「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 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 冠冕爲我存留」(提摩太後書四章8節)      故事的最後彼特羅紐斯知道自己失寵,在劫難逃,而先選擇了自殺結束自 己的生命;他幾乎是羅馬群臣中唯一理性的人物,就算他選擇懶散的生活,也 很清楚自己爲什麽要過這樣的生活。他的死代表著希臘羅馬時代人類理性精神 的結束;與保羅的辯論之後,他深知未來將是基督教的時代,面對保羅所講所 傳,即使善辯的他也無法反駁保羅。      辨論的最後,他只留下一句話「這不是我的宗教」即離去,如同人類明明 知道有那更美好的爲他們准備,卻因還愛肉體而選擇沈溺在塵世之中,智者如 彼特羅紐斯心理傾向相信基督,他的確也改變了,變得不再利己,小說後半部 也看到他為了救人而到處奔走。但他覺得世間有更多的東西吸引著他,捨不得 放棄。「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 鈸一般。」彼特羅紐斯只有世俗的愛情,在一般人看來就已經是高雅,但他卻 少了從神那裏來的聖愛;他雖看清了一切,但死之前仍堅持理性的精神,沒有 跨出那一;他能決步定自己的命運,但是他死了,就是死了,什麽都沒留下; 而對殉道的基督徒來說,死了,代表另一個生命的開始「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 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章24節)基 督徒的死是更有價值的。      這是基督教初期受到的第一次大逼迫,幾百年後看來,這卻是羅馬帝國從 興盛到衰敗的一次轉捩點,終於,十字架代替了羅馬之鷹被高舉起來。從殉道 者的角度,他們得了永生的榮耀;上升到歷史的高度來看,他們不知道他們的 死,改變了整個歷史的發展,唯有神知道。      我曾經站在羅馬競技場前俯看,裏面有個大大的十字架,過去我不懂它的 意義,正如我過去閱讀《使徒行傳》以及使徒書信般沒有太大感觸,但 《你往何處去》將基督信仰開始傳播開來那個時代的故事描寫得生動又感人, 於是,《使徒行傳》裏那些爲義受逼迫,悲歡離合的故事突然間又躍到我眼前, 就如同在我身邊發生的故事一樣感同深受,越讀越有亮光;而我也終於了解, 那些使徒書信是在這樣一個艱苦的環境下寫成,使徒們一定知道自己隨時有生 命的危險,所以他們巴不得趁自己還在世之時,將自己所看到,所聽到過的信 息告訴大家,用那種熱切的心情,一字一句得寫下來,好叫信徒們在逼迫下仍 能堅定信心,爲得就是有一天能領取那勝利的獎賞。      這聖經裏的故事真是越讀越美妙,越讀越覺得寶貴,正如那首聖詩 《我真愛講這故事》裏寫的一樣。      我真愛講這故事,天頂奧妙的事   論主極大的榮光,以及祂大仁愛   我真愛講這故事,因爲我知是實   使我心安兼知足,嬴過香花甜蜜      我真愛講這故事,愈思愈有滋味   世間各項所盼望,攏總與這不比   我真愛講這故事,由這受大感激   我真愛講這故事,愈思愈有滋味      我真愛講這故事,親像樂器的聲   各次愈思愈出奇,愈講亦愈好聽   我真愛講這故事,世人真多未聽   亦是記念這故事,救主仁愛無比      我真愛講這故事,雖然聽到熟熟   猶原宛飢宛口渴,欣幕愛聽至極   至於榮光的所在,在吟天上的詩   亦是紀念這故事,救主愛疼無比      我真愛講這故事,上天亦講這故事   永遠新新的故事,思念愛我的主 -- 本人專長:美容美髮、電匠、焊工、汽修、工業繪圖、室內設計、美工繪圖、 VB、C++、JAVA、演算法研究、幹細胞研究、律師資格、精算師資 格、救護技術員、招喚師三級、注音文十級、割雙眼皮、巴斯塔提手術 工作經驗:政客、駐克林貢大使、火星大使、鋼彈駕駛員、雜兵聖鬥士、食神 ※另長期承接代寫中小學生寫寒暑假作業,代人欺負小學生之業務(限五到十歲) http://truevoice.blogchina.com 希望能得到貴公司面試的機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7.85.207
Trunicht:借轉天主教版,謝謝。 08/22 22:13
-- 天主經 在天我等父者,我等望爾名見聖。爾國臨格。爾旨承行於地,如於天焉。我等望爾, 今日與我,我日用糧。爾免我債,如我亦免我債者。又不許我陷於誘惑。及救我於凶惡。 亞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7.31.149
Trunicht :看教皇恩典之路裡面也提到這本小說 08/23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