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福音:馬爾谷福音 9:30-37 那時候,耶穌和門徒經過加里肋亞。耶穌不願叫人知道,因為他那時正教訓他的門徒。 耶穌給他的門徒說: 「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中,為人所殺;被殺以後,過了三天,他必要復活。」 門徒卻不明白這番話,又害怕詢問他。 他們來到葛法翁,進入屋裡,耶穌問他的門徒說: 「你們在路上爭論些什麼?」他們都默不出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 耶穌坐下,叫那十二人過來,給他們說: 「誰如果想做最大的,就得做眾人中最小的,並要做眾人的僕役。」 耶穌於是拉一個小孩子過來,放在門徒中間,又抱起他來,給門徒說: 「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  誰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 ----------------------------------------------------------------------------- 我們在想什麼?耶穌又在想什麼? 門徒們在想耶穌怎麼成為猶太人的王以復興以色列國家;(宗1:6) 耶穌想的是『被交在人手中,為人所殺;被殺以後,過了三天,他必要復活』。 門徒們在想誰該坐在耶穌的左邊、誰該坐在耶穌的右邊;(瑪20:20-28) 耶穌想的卻是『做眾人的僕役』、『給你們洗腳』。(若13:1-15) 耶穌斥責伯多祿的話: 『撒殫,退到我後面去! 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谷8:33) 應該不止是對伯多祿說,也對其他門徒們說,更是對我們這些基督徒說。 我們想的是表面的、是以我們的能力限度來衡量的; 耶穌看的卻是核心價值、是以祂無限能力來計畫的。 我們基督徒,既稱為基督徒--基督的門徒,就該跟耶穌老師學習, 學習著耶穌導師看事情的角度、學習體認耶穌導師行事的風格與態度, 我們的想法與行為才會越來越接近耶穌導師。 *   *   *   *   *   *   *   *   *   * 『門徒卻不明白這番話,又害怕詢問他。』 承上..... 很多事情,以我們的看法,真的不懂! 就算耶穌解釋了,除非我們經歷過了耶穌後來的復活,否則我們也不可能真懂。 常常有時候,我們的生活中會出現許多問號, 我們真的不懂,為什麼會這樣?! 祈禱中或許我們會問,但無論天主有無回應,但我們常常也都是不解為什麼。 『默存心中,反覆思想』(路2:19,51) 先存而不論(先接受這樣的事實狀況,但不要做結論) 靜觀事情的發展,我們將會發現這只是個開始而非結果, (耶穌被殺,看起來已經是結局,但事實上它只是整個救恩高峰的開始而非結果) 經過整個事情的發展之後,我們將看見天主其妙的計畫與大能作為。 *   *   *   *   *   *   *   *   *   * 『你們在路上爭論些什麼?』 讀經二(雅各伯書3:16-4:3)提到 『那裡有嫉妒和紛爭,那裡就有擾亂,及種種惡行。  至於從上而來的智慧,它首先是純潔的,其次是和平的、寬仁的、柔順的、充滿仁慈,  及善果豐碩的、不偏不倚的、沒有偽善的。』 『你們中間的戰爭,是從那裡來的?爭端是從那裡來的?  豈不是從你們的肢體,因私慾的爭鬥而來的嗎?』 我們真的是在爭論真理嗎? 還是僅僅只是為了爭論我所相信或我所想的呢? "行動"~~~~ 耶穌對這爭論的解答是"行動" 不是只說不做的"老大" 而是行動的"僕役" 是親身實踐的"愛"--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 雅各伯宗徒也在他的書信中提到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德,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  難道這信德能救他嗎?  假設有弟兄或姐妹赤身露體,且缺少日用糧,  即使你們中有人給他們說:「你們 平安去罷!穿得暖暖的,吃得飽飽的!」  卻不給他們身體所必需的,有什麼益處呢?  信德也是這樣:若沒有行為,自身便是死的。』 (雅2:14-17) 要爭論辯駁嗎? 以自己的行為與行動來作為真實爭論辯駁的證據吧! 而這真實的行為與行動將發揮真理真實的光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11.189.115
Ivangelion :已收錄~~~ :) 09/21 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