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果有能力的話,請大家訂閱,支持教會在不同議題的發聲。 也請寄給您的朋友,讓更多人可以成為訂戶或捐助人籟。 人籟網站:http://www.erenlai.com 訂閱網頁:http://www.riccibase.com/ricci/renlai/new/order/order.htm --- 緊急呼籲--人籟的存續,亟需您的立即支持! 致主內的姐妹弟兄: 2004年一月,我們創辨了《人籟》--這一份秉持天主教社會訓導的精神、傳遞 新福音的月刊。人籟團隊滿心希望能迎接2010年,讓此一深具意義的社會使命持 續到第七個年頭。但此刻,若沒有您的加入,這個願望恐怕將無法實現…… 近六年來,人籟團隊曾造訪全台灣三分之二的天主堂。所到之處,教友們無不給 我們最熱情的支持。或許有些人會問:為什麼《人籟》不像是天主教刊物?的確 ,人籟所討論的並非教會事務,反而呈現出一種「教會外」的風格……然而一路 走來,《人籟》始終肩負了以下四項使命: 《人籟》幫助台灣社會共同省思許多攸關未來的重大課題,如台灣的文化與經濟 發展、下一代的教育、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流行病的挑戰等等。因為身為基督 徒,我們應該張大雙眼,以天主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並且付諸行動,而不只專 注於自身的教贖…… 對於眾多喜愛《人籟》的非教友們來說,他們也從中意識到,基督的福音確實賜 給我們一股改變困境與提出建言的強大力量,我們的信仰亦並非造就一個獨善其 身的封閉團體,相反地,教會的貢獻是無可取代的,足以讓台灣更加團結、富有 創意且兼具寬容。《人籟》以這種獨特的方式,開啟了福音傳播的新境界。 此外,我們亦將《人籟》的內容傳遞到中國,從中協助中國的天主教會,在其所 處的社會裡,尋找出一種創新的力量和正當性。因此,《人籟》亦是全華人社會 中傳遞福音價值的先鋒。並且,透過中英文網站「e人籟」www.erenlai.com,我 們更跨出兩岸三地,向全亞洲、全世界介紹台灣以及台灣教會的重要貢獻。 此刻,《人籟》正面臨生存危機,亟需您的支持。即使我們的內容質量屢獲佳評 ,訂戶數量也勉強維持穩定,然而自2009年來,我們的廣告收入倏地直線下滑。 單憑訂閱或零售所得,遠不足以支付製作一份雜誌的龐大支出。《人籟》雖從一 開始便努力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中求生存,但如今的處境卻更瀕臨危急! 在面臨天災危機的當下,台灣社會的靈魂正在沉淪。我們懇切希望教友們能動員 起來,支持《人籟》,讓所有的人知道:台灣天主教會願意為這塊土地持續塑造 具創造力、優質與開放的文化價值,基督的福音將能帶給世界一股重生的力量! 最後,誠心感謝您扶《人籟》一把。因為有您,這股台灣清流將可持續盪漾出天 主之聲!   發行人 杜樂仁 神父   總編輯 魏明德 神父 --- 天主的無限仁慈啟示我們擁有寬廣的胸襟,彼此相愛!《人籟》真的是人間的天籟 ,塵囂的清流!它關心全球環境變遷、人類永續發展、普世文明價值、國際和平共 融、弱勢族群照護。它讓讀者智慧增長、心靈舒暢、恩典滿溢!                          陳建仁/中央研究院院士                        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 耶穌說:「凡是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人籟創 刊至今,始終致力為弱勢族群發聲,發覺易為人所忽略的社會議題。因此支持人籟 ,就是支持教會維護正義和平的媒體事工。 王念慈/大好工作室負責人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 在天災人禍的內外夾擊下,台灣社會此刻更需要像《人籟》這樣堅持理想、能幫助 大家思考未來與分辨是非的媒體。如果《人籟》無法繼續生存下去,將是台灣與教 會的損失! 黑幼龍/卡內基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曾任光啟社副社長 --- 如何幫助我們? ◎ 訂閱或續訂人籟一~三年。訂閱方式:請下載訂閱單傳真至02-2365-4508,   或來電 02-2368-9968#21,亦可發送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將有專人回覆。 ◎ 為您的朋友、學校、公司或團體訂閱。訂閱方式同上。 ◎ 訂閱《人籟》贈送給缺乏經費的團體或個人,或是您周圍的年輕朋友、在中   國的親友或海外華人,讓他們以另一種方式認識台灣與教會。訂閱方式同上。 ◎ 在人籟刊登廣告或贊助公益廣告。請電洽02-2368-9968#18。 ◎ 您慷慨的捐款奉獻。捐款帳號:華南銀行公館分行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            帳號:118-20-052870-7 ◎ 若您的堂區、學校或工作機構願意進一步瞭解、支持人籟,或成為合作夥伴,   請與杜樂仁神父聯繫。(電話:02-2365-4205#269) -- "We a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good of others; we are interested solely in power. It is not a means, it is an end." -- O'Brien in "1984" http://ivangelion.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75.224 ※ 編輯: Ivangelion 來自: 118.160.175.224 (10/28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