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an_Mo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覺得還算蠻合理的 比方說華陀與關羽那一段 以戲劇效果來說 華陀刮骨當然會比小醫生有加分的效果吧 而劉備是武人、孔明是文官我想在小說裡面其實可以看出端倪 劉備畢竟是從軍起家的 如果像小說一樣,未免也太沒氣概了~~ 我想小說的描述是在於儒家傳統下的產物吧 強調仁德以服天下,而且劉備又是「正統』 這是傳統儒家對於君主正當性的要求 所以既然如此劉備就很難是雄糾糾武夫一名 (滿口仁義的露胸毛屠夫........) 所以劉備就會呈現書中的形象 因此殺人放火就交給別人 所以孔明這個『智者』就成為了接收的對象 這一部份應該是包含了傳統中國社會中讀書人高高在上的想法 認為智者是無所不能的 其實孔明作為內政家與外交戰略家的色彩 從三分天下、出師表裡面也看的出來吧 他所關注的都是大格局,大戰略 張飛得性格或許也是來自於劉備的反射 由於強調劉備的仁德,就必須要有個暴戾的角色來襯托 這應該就是把張飛暴力化的作用 而關羽的部分,比方說過五官斬六將 有些可能是來自民間鄉野傳說吧 我想關公之所以成為民間信仰應該是在三國演義之前就已經形成的風氣 當神格化之後自然就會有很多英雄事蹟在民間流傳 我想作者也是採用了一些民間說法 其實其他人也是 在羅貫中之前的民間傳說、戲曲、 以及詮釋者(像是說書人)的改編我想已經累積了相當的程度 與其說三國演義是虛 到不如說是集大成 將各方說法加以融會,而構成的創作 而我們現在所判定的標準 是以正史---其中一種記述來源---來做的 但正史就真的比較可信嗎 雖然三國志是個權威性著作 但在很多史料上 正史相當於國立編譯館的出版品阿 (大家應該都知道小時代的課本是怎麼編的吧) 而陳壽的三國志歷經了那麼多的改朝換代 是否又是其原貌? 而陳壽又是如何的整理蒐集當時的資訊 我想現在都不可考? 我們是否真的就可以那麼相信正史? 以此作為判定標準?我想是可以討論的 而鄉野傳說有是否是全然虛構我想也不一定。 不過很肯定的,「三國演義」是部創作 但是他所有的資料、考據與正史不符的部分 我想應該是要追溯其來源 然後進行考據與討論 而不是直接判定是真是虛吧。 ※ 引述《dos2004 (豆屎)》之銘言: : ※ 引述《DcFox (moi Lolita)》之銘言: : : 華容放曹──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 以前一直以為孔明故意指派關羽去守華容道, : 是為了成全三國之勢。 : 否則派張飛或趙雲去把曹操KO,三國就破局了。 : 真沒想到三國演義的作者這麼會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6.224.60
tmu:考證學復辟...... 推 61.217.129.203 01/31
errantknight:這篇板大怎麼不m啊!!說得很好耶 推 140.112.25.179 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