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e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10年09月19日 00:24 北京晚報 9月18日,陳綺貞“夏季練習曲”演唱會在工人體育館舉行。陳綺貞一如既往地以 堪比錄音唱片的演唱水準為觀眾帶來高品質的現場演出。   陳綺貞一直走著與大多數流行歌手不同的路線。比如她除了專輯和演唱會外,很少進 行宣傳。比如她演出時很少與觀眾過分熱情地“互動”,大多數時間就是在安靜唱歌,“ 自說自話”。比如她為了堅持自己所做的音樂,不惜解約唱片公司,自己錄製、發行專輯 並一張張地郵遞給聽眾。陳綺貞因此引領了華語樂壇的“獨立樂潮”、“小清新之風”, 並且為更多的文藝音樂青年演示了一套小眾、“非主流”的成功之道,讓更多年輕人相信 即使不受唱片公司管控,只要自己的音樂夠真誠、夠好聽,就有可能獲得相當聽眾的支持 並形成良性循環。   以上這些也影響了陳綺貞的歌迷。昨晚在現場,工體館的座位基本坐滿,但現場氣氛 相比同樣在此舉行演唱會的一些更年輕的歌手都還不夠熱烈。大多數“陳老師”的歌迷更 習慣安靜地看演出,只是在一首歌結束之後鼓掌或頂多喊一聲“噢”來表達喜愛之情。現 場的螢光棒也是零零散散地散落在觀眾席間,規模遠不如選秀成功歌手那樣形成某種顏色 的“海洋”。   陳綺貞演唱會的規模也經歷了2008年北展劇場、2009年首都體育館到今年工體館的“ 膨脹、收縮”過程。這也是應陳綺貞和她歌迷的風格而作出的改變。2008年北展劇場演唱 會時,主辦方還在擔心“小眾歌手”陳綺貞的號召力能否讓2700個座位坐滿,結果開票沒 多久就實現了銷售一空。陳綺貞、張震岳、蔡健雅等演唱會的成功也讓那一年成為“小眾 歌手”全面爆發的一年。   2009 年,陳綺貞的公司一下就提出要在18000人的首體館開個唱。但那場演唱會的票 房和現場氣氛卻可以用“冷”來總結。而昨晚的工體館演唱會從現場來看則基本實現了“ 恰如其分”的結果。   為了調和陳綺貞演出時的“冷”風格,製作方在視頻和燈光上下了大工夫。《靜靜的 生活》時的宇宙空間、《旅行的意義》時的四格機場視頻、《一起去巴黎》、《下午3點 》等歡快風格的熱帶雨林動漫效果等,都在視覺上溫暖、帶動了觀眾的熱情。特別是在《 躺在你的衣櫃》演唱前後,舞台最前方降下一整幅紗幕,舞檯燈光只留陳綺貞站在舞台中 央,投影在幕布上漸漸形成一對侵佔整個舞台大小的翅膀,以觀眾的視角正好形成“陳綺 貞長出巨型翅膀”的效果,非常震撼和讓人難忘。   昨晚的陳綺貞演唱會也顯示了歌壇“小清新”勢力的一種調整。在目前內地歌壇環境 下,小清新、小眾音樂相比過去確實擴大了受眾群,但這種音樂本身的講求品質和安靜的 特點也限制了它繼續成為“大主流”的方向。比如,昨天現場一位保安在聊天時就向記者 抱怨聽不清、聽不懂陳綺貞在唱什麼。 現在整個樂壇的方向已不像“小清新”剛出頭時樂壇只有“R&B” 的局面,電子、復 古、樂隊化已經讓樂壇選擇更加豐富,所以“陳綺貞們”的受眾群和規模也已基本固定下 來。接下來,“陳綺貞們”可以多考慮往更有品質、更能讓固定聽眾有“族群歸屬感”的 方向努力。比如昨晚演唱會,在聲音保證、樂手水準、視頻展現、舞台設計等方面已經做 到足夠好,此外如果觀眾的座椅可以更舒服、手中都可以有一杯咖啡或茶,邊聽邊品,現 場如果能釋放一些香薰味道,那麼這種“小眾消費認同感”就會更高。 (記者 劉穎) 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music/sinacn/20100919/00241845130.html -- 每天都是一種新的練習 事情從小的開始做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229.137.96
cheersoul:純噓記者 09/20 12:38
TakeMedicine:這麼不被接受那以後還是都在台灣就好~ 09/20 12:43
cheersoul:喜歡老師的音樂就是因為老師獨特的音樂風格 09/20 13:40
flyinocean:保安不是在工作嗎,還能認真聽歌喔~ 09/20 13:47
NaibseL:記者殊不知不用螢光棒來地替掌聲也是種愛她的表現 09/20 13:51
NaibseL:而且又比較環保! 09/20 13:51
Linker:嗯嗯 話說老師已經回台囉 在小虎的微博看到的~ 09/20 13:58
shiz:咖啡薰香是哪招 = = 09/20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