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emis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覺悟後 全部開始用考古題為主的方式 從兩個做法開始實行拉 一個 是我有一本舊舊的儀分 我天天蹲廁所跟睡覺前都會翻 裡面有很多那種例題阿 我都會一邊看一邊記 (就考自己說不說得出來 其實自己說得出來 考試的時候大概也寫得出來了) 剛開始是很囫圇吞棗的方式拉 可是不小心看了兩三遍後 就慢慢知道要掰什麼了 後來關於儀分 大概我對儀器跟原理都會有些概念 這蠻重要的 其實就是要知道 你要測什麼東西的時候需要用什麼儀器拉! 例如 MALDI是什麼...這就蠻熱門的 台大有一台的樣子 清大也新買了一台 SIM也蠻熱門的 這是由於 mass 通常是測一些小分子量的東西 它才能揮發進入荷磁分析的地方 但是像蛋白質這種東西 就太大了 所以後來才有改良的方式 MALDI是利用雷射 讓你的sample揮發脫附後 再去分析 而SIM則是另外一種方式 利用噴灑的方式 這兩種東西最近熱門是因為 現在有很多人在做蛋白質體(用來找蛋白質真正作用的機制)的研究 要研究蛋白質就需要到這些技術 成大醫學院那邊的廖寶綺教授就專門做這個的! 而CE跟MEKC其實也常出現 只是我們好像比較沒有教到 CE就是毛細管電泳 屬於層析的一種 由於sample用量少 理論板數又很高 所以有漸漸取代HPLC的趨勢 CE最要懂得概念是 EOF(電滲透流)這個東西 EOF簡單的說 就是可以讓peak變得更尖拉 課本都有寫拉 只是我自己的感想是 我花很多時間才弄懂那是啥 我下次再寄信詳述吧 先有印象就好@@ 而MEKC其實就是毛細管電泳的一種 它是添加了介面活性劑 而產生微胞 優點是 微包可以包住中性的物質 對於中性物質進行分析 另一個 就拿那本台大的考古題出來 找答案 嗯 沒錯 是找答案 一開始根本沒半題會做嘛(成大的分析真的教得不怎樣...) 當然是找答案 就從91級的題目開始找 看到題目後 去翻課本找類似題 有的根本題目就一模一樣 然後翻解答把答案抄下來 自己不懂的就找人討論 有一些後來懂了就大概會背起來 基本上 我對古典超頭痛的 高中化學本來就沒學很好@@ 所以後來做考古題是我唯一的方法了 不過有些特殊題目還是沒做到就是了 清大就很狠的考了 混合酸 他狠在一題就考了10幾分... 我後來有找到那各題目的概念拉 就是三種東西混合後裡面只會含有兩種@@ 沒關係 現在聽不懂沒關係@@ 我也不太會說明.... 其實儀分這樣唸也挺有用 我在那本裡面應該也抄了不少說明 主要會考的大概也是那些東西吧! 我給的建議是 就早一點準備吧! 其實分析可以算是化學裡面的文科阿~ 投資報酬率不會太低的 只是大多數的人都會放棄拉@@ 像有個朋友他就是比較晚準備 然後他其他科程度其實都跟我差不多 甚至更好 如果分析再考好一點 那他台大也會上 而各校的題目比較喔 我最大的心得是 成大桂老出的題目真是變態....>< 他的題目不是考大學生的 是用來考已經唸過研究所的研究生的... 所以做他出的題目 有挫折是應該的 沒挫折的話就是天才了.... 其他學校的話 我覺得我準備的方式來說 大概也都是有六十分拉! 我分析的書看了還蠻多本 比較有系統的 就是我說的儀分舊書 跟羅妍的那幾本補習班的書 挺適合蹲廁所的時候看拉@@ 然後 其實我也有看我們那本skoog儀分的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