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emis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由於新的科學技術之不斷精進,科學家對於物質的研究已進展到可操控至原子 與分子層面的範圍內。近年來單分子光譜(single molecule spectroscopy) ,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y),及電子顯微鏡 (electron microscopy)對生物分子、分子導線(molecule wire)、乃至於 奈米材料等之力學與導電性等性質的研究已有重大進展。舉例如對分子導線的 研究而言,由於實驗工作對分子導線中之電性測量、功能預測、及元件設計, 截至目前仍面臨多方面有實質障礙的挑戰,故對現階段之理論工作的推導與預測 ,更值得全力發展。 受到上述科學與技術精進的影響,對了解生物系統的研究 已不再曠日費時,有效且快速的結構分析及性質決定已可在短時日內完成。 時至今日,若要再進一步的研究了解生物體系,藉助於物理化學理論的推演已 為不可或缺之重要環節。例如生物分子的導電性,離子通道(ion channel)中 之傳導小離子、小分子、以及蛋白質、DNA等的進行機制,仍需更進一步的理論 研究,方得以闡明。舉另一顯著實例,分子馬達(molecular motor)為普遍存在 於生物系統中,但它的理論基礎至今仍以現象學為主。故以微觀角度的深入了解 ,以建立有效之理論模型,將有助於設計出可操控之分子引擎(molecular engine)。 大型生物分子間的交互作用,包含非常廣泛的化學功能,例如: 離子通道(ion channel)的控制,離子幫浦(ion pump)如何受電場的影響, 雙構象酶(allosteric enzyme),區域對換(domain swapping)等都與蛋白質構形之 改變(protein conformation change)息息相關,深入的理論推導以了解 其細部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的發展。 計算化學方法的進階,譬如時間相關 密度函數理論(time 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的進一步改進, 激發態(excited state)的鬆弛(relaxation)過程之精確計算,均將對新理論 模型的建立有所助益。此外,演算精確的化學力場(force field),以更正確的 預測大分子的結構,並藉此對蛋白質摺疊(folding)及藥物設計(drug design) 能有更正確的推測,亦有助於日後實驗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