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emis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近來對奈米材料之研發已蔚為風潮,然對奈米物質性質之精確測量,為研究奈米 材料之特性,及開發往後之可能運用的重要基礎工作。以「奈米物質性質測量」 而言,下列儀器設備為必備之工具,其量測與分析方式可概分為: (一)型態分析: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奈米材料的型態: (1)常見的有觀察二維的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利用加速電子與材料電子密度 交互作用,產生明暗對比來顯像來成像。 (2)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則可以利用收集電子的背向散射,觀察材料三度空間的形體。 (3)掃描試探針顯微鏡,如穿隧電流顯微鏡與原子力顯微鏡均具有多功能化的針尖 探測系統,可以觀察奈米表面的三維型態,兩者工作原理類似,當極微小的探測 針尖與物質表面接觸時,前者利用穿隧電流的差異,後者利用物質間凡得瓦力的震盪 ,探測物質表面的粗糙度,唯穿隧電流的測量一般需為導体。 (4)共軛焦顯微鏡,當材料具有發光性質,例如半導體型奈米材料(Ⅲ-Ⅴ和Ⅱ-Ⅵ族) ,可給予激發光後,偵測材料的放光,進而得知材料的形體。 (5)X射線與近場光學顯微鏡亦可達到奈米級的影像分析。 (二)表面分析:表面分析的儀器有許多種類,大多為著重光譜的分析技術, 藉光譜分析材料表面修飾的官能基: (1)紫外-可見光光譜儀,ㄧ般有機分子具吸收特性,可以藉此鑑定表面的官能基, 由於ㄧ些金屬奈米粒子也具有吸光效應,藉由激發奈米尺度下外層電子的躍遷而產生 共振吸收。 (2)螢光光度計則是測量奈米材料上發光團分子的放光,例如染料或芳香族分子。 (3)紅外光光譜儀與拉曼光譜儀可偵測表面分子的伸張掁動吸收。 (4)核磁共振光譜儀可以鑑定材料表面的有機分子。 (5)X光光電子光譜與歐傑電子(Auger electrons)亦可以測得表面結構。 (三)特性分析: (1)具有磁流體性質的奈米粒子可以由超導量子干涉磁化儀(SQUID)來得知磁滯曲線。 (2)穆斯堡爾譜(Mössbauer spectroscopy)觀測鐵離子的價數。 (3)發光性材料可以藉由光激發放光、電激發放光和陰極射線激發放光來量測能階 的能帶,這類型儀器的差異在於激發源的不同。 此外,結合最近發展的偵測新方法,運用特殊設計的光譜影像工具,可用來量測 單一奈米粒子、單根奈米線、以及晶形或非晶形狀態下之奈米物質結構之影像。 另外針對單一奈米粒子或單根奈米線之光學、力學、電學、磁學等特性之量度, 均為現階段對「奈米物質性質測量」發展方向之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