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Yu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見習醫師腳記] 「瞇挺」! ——1997.5.10. 3:40 pm 「欸,你知道今天早上還有『瞇挺』麼?」 同學放下手頭的病例,這樣問道。 「不曉得啊。」我翻開小記事本,「……啊,有!十點半是林主任的『瞇挺 』!你們有誰去問過學長,今天要討論哪個病例麼?……」 呵……嗯。另一個同學打了個呵欠。 「不會死啦!林主任的『瞇挺』是在『瞇』住院醫師又不是『瞇』我們,緊 張什麼。」 所謂的「瞇挺」,是某種慢性的、對人格合理而且必要的屈辱儀式,所稱呼 的俗名。它的英文學名叫作 meeting,中文學名有人直譯成「會議」,有人意譯 成「約會」。——只不過這一種「約會」實在不怎麼浪漫。你想想,一群人陪著 某個可能有點禿頭、面目可憎、或者說起話來冗長無聊重覆又重覆像片壞了的C D唱片的主治醫師或是總醫師排排坐,叫人怎麼浪漫得起來呢? 「瞇挺」可以大概分為幾種。首先,每天早上,所有包括見習醫師實習醫師 的住院醫師們都得「起個大早」(對於總是熬夜總是睡眠不足的人而言),在早 晨八點(更沒人性的主治醫師還規定在七點半),準時到達固定的小會議室,對 昨日住院的病人挑出幾個特殊案例作討論。比較有教學熱忱——或者,可能有人 是「虐待傾向」?……——的主治醫師會「親臨指導」,一般都是由總住院醫師 (簡稱「總醫師」)來「放電」。這稱做「摸你瞇挺」 (morning meeting),直 譯叫作「晨會」,是每天幾乎必經的歷程。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沒 有被「摸」一「摸」好像就不算是一天的開始似的。 「摸你瞇挺」對於病例,只是作最粗淺的討論,重點放在教導大家如何由臨 床症狀來思考病人可能的疾病是什麼。如果有些住院病人的疾病比較不典型,很 難一下子就判斷出是什麼疾病;或者雖知疾病是什麼,但是臨床症狀的變化很奇 怪,出現了一些平時少見的特徵……等等,主治醫師便會令總醫師另外安排一個 專屬的病例討論會。這個討論會稱作「砍死康復人瞇挺」 (case conferance meeting)。不過通常會被砍死的不是病人,而是報告病例簡報的住院醫師或者我 們這些實見習醫師。唉。…… 在一些比較重視實見習醫師教學的分科部門,通常還會安排主治醫師一週輪 流排出時間來指導他們的專科醫學知識。這叫做「沒死踢去」 (V.S. teaching) ,不見得每一個分科都會安排。不過,實見習醫師在醫院裡,每個大大小小科目 在一年的實習或見習期間,都必須排定時間去學習,踢來踢去的結果,遲早還是 會被「踢」到的。 另外的,就是一些雖說定時舉行,但不見得要定時去參加的「瞇挺」。比如 ,由病理醫師舉行的「怕殺了雞瞇挺」(Pathology meeting 臨床病理討論會) ,醫院每週邀請院內院外醫師專題演講的「死爸秀那個糗」(special lecture) 等等,是院方安排全院舉行的,通常都是在下午四點近下班前,感興趣的人可以 去聽。若是手頭還有事要忙,自然就無法參加了。你想想,假如在急救病人作心 肺復紓術,正在壓胸按摩心臟滿頭大汗時,聽到廣播傳來:「全院性特別演講下 午四點在七樓教室舉行,邀請美國醫學博士何大一教授演講『雞尾酒調製法』… …呃不,是『愛滋病的醫療與展望』,歡迎有興趣的醫師和實習醫師、見習醫師 前往聽講。……」。你記得以前下課放學後,常去鋼琴酒吧當小弟調雞尾酒,對 這種新式治愛滋病的雞尾『藥』酒十分感興趣,於是對家屬說:「抱歉了,我等 下要去學調酒,一個小時後再回來繼續壓噢?……」那麼……那麼,我可以保證 你明天不用必學阿扁兄得意忘形地說什麼「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不是姓貓姓狗」, 就可以讓名字登在各大報的頭版上。 至於, 為什麼 meeting 叫作「瞇挺」呢?這就跟每天要「『晨』昏即起」 (早上頭還昏昏的就得要馬上爬起床),匆匆去參加的精彩緊張刺激又悲情的「 摸你瞇挺」相當有關係了。 -- 當內科的還在翻書找病因時,外科的已經上床睡覺 內科的找到病因安心入眠時,外科的會被挖起來 病理部倒是不急 睡覺就睡覺 急什麼急 ~~~~~~~~~真的嗎?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