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了2/3了 一些心得與各位聊聊 大家是否覺得漢武大帝比的拍攝手法比較花俏 例如鏡頭常喜歡跟著人的腳步 拍特寫時喜歡一直剪片 可能故意營造氣氛吧 從遠處取景時 鏡頭會故意鎖定一個小角色的眼神 等等 總之 整齣劇比起江 康 雍 乾等大陸劇做了不少變革 好壞就見人見智囉 不過 漢武大帝有個讓我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 就是劇中的對白俗氣太重..或是說白話比例太高 可能是漢朝年代過於久遠 以白話文對談很不搭調 先前看楚漢爭霸時並不會有這種感覺 可是看漢武大帝讓我覺得 對白只將"是"改成"諾" 此外沒什麼復古的語氣 若以漢朝為背景 其實可參考三國演義 以文白交雜的方式對談 當然!三國演義的對白幾乎是根據原著照抄 但至少可以再細膩一些 尤其對話中的一些成語典故 很多都是漢朝以後才形成 廣為人知的典故可以盡量避免 例如 我昨天看到"相煎太急"這句話 大家都知道是語出曹植 時代不對 因此可以用其他辭彙替代 否則感覺很怪 尤其白話文被田蚡一說 整個漢朝的氣氛都沒了 因此漢武大帝在腳本編排上 可以再細心一些... 此外各方面都還不錯!尤其是老武帝的相貌極為傳神 化妝技術一流 很不簡單 PS:走向共和的國父飾演竇嬰 怪不得覺得好面熟 -- 我從不怕女人不愛我,就怕自己不愛女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208.124 ※ 編輯: lohengrinz 來自: 211.74.208.124 (01/05 18:14) ※ 編輯: lohengrinz 來自: 211.74.208.124 (01/05 18:16) ※ 編輯: lohengrinz 來自: 211.74.208.124 (01/05 18:18)
gary4:竇嬰演的好啊 陳寶國歸亞雷焦晃更是沒話說 01/05 19:30
> -------------------------------------------------------------------------- < 作者: zilong (漢武大帝--我為衛青狂) 看板: China-Drama 標題: Re: [閒聊] 漢武大帝 時間: Thu Jan 5 19:43:24 2006 ※ 引述《lohengrinz (Lohengrinz)》之銘言: : 看了2/3了 一些心得與各位聊聊 : 大家是否覺得漢武大帝比的拍攝手法比較花俏 : 例如鏡頭常喜歡跟著人的腳步 拍特寫時喜歡一直剪片 可能故意營造氣氛吧 : 從遠處取景時 鏡頭會故意鎖定一個小角色的眼神 等等 : 總之 整齣劇比起江 康 雍 乾等大陸劇做了不少變革 : 好壞就見人見智囉 : 不過 漢武大帝有個讓我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 : 就是劇中的對白俗氣太重..或是說白話比例太高 有一句會讓我人傻眼.... 演到霍去病河西大捷時... 那句霍的名言--匈奴未滅, 何以家為.... 這句大家屆時看看, 編劇怎麼白話編出!!!!ORZ.... : 可能是漢朝年代過於久遠 以白話文對談很不搭調 我是覺, 若要放大觀眾層, 白話文對談倒也還好, 但一些名人講過的名言名句, 應該保留原味, 而大大下方提的成語時空交錯的用, 個人倒覺還好, 換個角度想, 史記記載某人講過並被引用至今的成語, 未必更早時候沒有人講, 只是沒有記錄遺傳下來罷了!! : 先前看楚漢爭霸時並不會有這種感覺 : 可是看漢武大帝讓我覺得 對白只將"是"改成"諾" 此外沒什麼復古的語氣 : 若以漢朝為背景 其實可參考三國演義 以文白交雜的方式對談 : 當然!三國演義的對白幾乎是根據原著照抄 : 但至少可以再細膩一些 尤其對話中的一些成語典故 很多都是漢朝以後才形成 : 廣為人知的典故可以盡量避免 例如 我昨天看到"相煎太急"這句話 : 大家都知道是語出曹植 時代不對 因此可以用其他辭彙替代 : 否則感覺很怪 尤其白話文被田蚡一說 整個漢朝的氣氛都沒了 田蚡的字音腔調, 是整部戲中最讓我覺得格格不入的, 然後, 再看到台灣的報紙都只是照宣傳稿說演技很被稱讚肯定, 實在一整個無言. : 因此漢武大帝在腳本編排上 可以再細心一些... : 此外各方面都還不錯!尤其是老武帝的相貌極為傳神 化妝技術一流 很不簡單 : PS:走向共和的國父飾演竇嬰 怪不得覺得好面熟 另外, 韓安國的飾演者在大陸是扮演蔣中正的專業戶--孫飛虎. 一國父, 一蔣中正, 都非常貌似真實照片裡的本尊!! -- 我的部落格-牛民人生:http://blog.webs-tv.net/gillian10076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33.62
cashko:田蚡腔調我雖不喜歡但演得是不錯,腔調在那待久了就會變了 01/05 23:48
> -------------------------------------------------------------------------- < 作者: ejoys (我們如此很好) 看板: China-Drama 標題: Re: [閒聊] 漢武大帝 時間: Thu Jan 5 23:17:43 2006 ※ 引述《zilong (漢武大帝--我為衛青狂)》之銘言: : ※ 引述《lohengrinz (Lohengrinz)》之銘言: : : 看了2/3了 一些心得與各位聊聊 : : 大家是否覺得漢武大帝比的拍攝手法比較花俏 : : 例如鏡頭常喜歡跟著人的腳步 拍特寫時喜歡一直剪片 可能故意營造氣氛吧 : : 從遠處取景時 鏡頭會故意鎖定一個小角色的眼神 等等 : : 總之 整齣劇比起江 康 雍 乾等大陸劇做了不少變革 : : 好壞就見人見智囉 的確是花了點。:p 可以看得出來導演的企圖心很強,很想超越一般 有的地方交互得不錯,可有的手法出現太多次,感覺就弱掉了 不過,今天有一個鏡頭,我覺得帶得很好 就是皇后生日之後,漢武帝到後宮質問母親,並 且要求母親不要再干預政治 一開始,鏡頭落在太后,接著,落到推門而進的皇上影子上 因為是由外而進的光線造成的陰影, 漢武帝的影子一入鏡,顯得相當巨大, 這個巨大的影子告訴觀者,他是一個帝王,一個讓人不可逼視的身影。 可以想見,在這場談話中,甚至在以後的日子裡, 他已經佔有絕對的強勢。 : : 不過 漢武大帝有個讓我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 : : 就是劇中的對白俗氣太重..或是說白話比例太高 : 有一句會讓我人傻眼.... : 演到霍去病河西大捷時... : 那句霍的名言--匈奴未滅, 何以家為.... : 這句大家屆時看看, 編劇怎麼白話編出!!!!ORZ.... 其實裡面還時常出現一些文言啊! 我覺得,編劇就直接說出來,其實也不會太突兀。 倒是,他的白話應該避一些大陸目前的用語。 不然看起來就覺得挺好笑的。:p : : 可能是漢朝年代過於久遠 以白話文對談很不搭調 : 我是覺, 若要放大觀眾層, 白話文對談倒也還好, : 但一些名人講過的名言名句, 應該保留原味, : 而大大下方提的成語時空交錯的用, 個人倒覺還好, : 換個角度想, 史記記載某人講過並被引用至今的成語, : 未必更早時候沒有人講, 只是沒有記錄遺傳下來罷了!! 可有些是出處的問題,像匈奴使者來見劉徹, 回頭說,皇上跟前那個衛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這很明顯是仿曹操床頭捉刀人的典故。 大概是為了製造戲劇效果吧。 就把這些東西給用進來了。 只是考據這麼嚴謹的歷史劇,出現這樣太明顯的摹仿,有些不妥。 既然服裝、儀式等等都這麼考據了, 結果以後小孩子看了,大人還要跟他講一句:這個是電視亂編的! 不是很可惜嗎? : : 先前看楚漢爭霸時並不會有這種感覺 : : 可是看漢武大帝讓我覺得 對白只將"是"改成"諾" 此外沒什麼復古的語氣 : : 若以漢朝為背景 其實可參考三國演義 以文白交雜的方式對談 : : 當然!三國演義的對白幾乎是根據原著照抄 : : 但至少可以再細膩一些 尤其對話中的一些成語典故 很多都是漢朝以後才形成 : : 廣為人知的典故可以盡量避免 例如 我昨天看到"相煎太急"這句話 : : 大家都知道是語出曹植 時代不對 因此可以用其他辭彙替代 : : 否則感覺很怪 尤其白話文被田蚡一說 整個漢朝的氣氛都沒了 : 田蚡的字音腔調, 是整部戲中最讓我覺得格格不入的, : 然後, 再看到台灣的報紙都只是照宣傳稿說演技很被稱讚肯定, : 實在一整個無言. 直到田蚡瘋了,我才開始覺得他演得比較對味:p 可能是瘋了,講話的語調就沒空故意拉長, 感覺就正常多了。 看到他在屋頂上放風箏那段,說舅舅帶你去做啥做啥.... 終於也讓人看得有些感慨。 : : 因此漢武大帝在腳本編排上 可以再細心一些... : : 此外各方面都還不錯!尤其是老武帝的相貌極為傳神 化妝技術一流 很不簡單 : : PS:走向共和的國父飾演竇嬰 怪不得覺得好面熟 : 另外, 韓安國的飾演者在大陸是扮演蔣中正的專業戶--孫飛虎. : 一國父, 一蔣中正, 都非常貌似真實照片裡的本尊!! 今天演的都是女人的戲。 我喜歡看衛子夫,還有她跟劉徹的戲。 只有在這些地方,劉徹看起來還像個好男人。 我也蠻愛看皇上罵阿嬌的戲,哈,這女人整個就是太白目。 在她大婚時,穿著大紅衣,得意洋洋地踩進宮殿裡, 背景唱著等待,彷彿在那一日,就寫定了一切結局,讓我替她感到心酸。 她怎麼會知道,日後,迎接她的會是這樣的生活? 不過我覺得這個女人的嬌縱也演得很妙, 她是嬌縱到連走路的樣子都很跩。 每次看到她那種對一切都感到不屑的步伐, 就覺得這個演員若不是找得好,就是她演得真到位。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33.187
Monoprix:我也覺得田蚡瘋得好心酸啊!太感動了 01/05 23:23
Knulp:張世很適合演這種角色耶XD 01/05 23:26
lulu0408:其實阿嬌長的還挺清純的... 01/05 23:31
cashko:我覺得衛子夫跟李夫人長得不錯說 01/05 23:50
hahano:我覺得張世是不是太刻意的在說台詞以致於整一個的怪 01/06 10:28
garyse29:有人跟我一樣覺得南宮公主很正嗎 XD 01/06 16:28
ejoys:南宮不錯啊,倒是劉陵,感覺沒有劇本設定上的那麼美啊! 01/06 17:38
cashko:南宮真的超正,怪不得那無血無淚的大單于對她那麼..... 01/06 21:18
cashko:其實劉陵我後來覺得很嫵媚,很有女人味 01/06 21:18
vay:南宮從小就正呀... 01/07 20:46
abingogo:張世演的段落全都是我突然從劇情裡跳出來的地方 01/08 15:53
abingogo:豈止演的一整個怪 味道都不對了 01/08 15:54
jiashyan:平陽公主 才是正啊!!! 01/09 21:35
> -------------------------------------------------------------------------- < 作者: zilong (漢武大帝--我為衛青狂) 看板: China-Drama 標題: Re: [閒聊] 漢武大帝 時間: Tue Jan 10 01:25:27 2006 恕刪 ◆ From: 59.116.68.214
lunarblue:不是同一人~~~~~~ 01/09 00:53
cashko:我覺得陳寶國講話很有氣勢耶!像個皇帝樣 01/09 01:28
lulu0408:我也覺得陳寶國很有氣勢... 01/09 09:47
ladyluck:陳寶國演技強多了,不過黃曉明比較養眼 01/09 10:19
Julializ:拜託~~張騫和年輕的劉徹長相差超多 型也不一樣吧 01/09 10:41
Julializ:而且要是把皇帝演得很激動 就不穩重 哪有皇帝這樣的 01/09 10:42
Julializ:有雄才大略和情緒表現是不需要有正相關的 01/09 10:43
ejoys:可推算起來武帝演到現在還不到三十歲,不夠穩重是正常吧。 01/09 22:55
zilong:武帝的心志不太能用"常人"來推論,16歲就登基,又有6年被壓制 01/09 22:58
Julializ:即便是這樣 約30歲的男人跳來跳去 像樣嗎 又是皇上 冏 쨠 01/09 23:09
ejoys:是陳寶國老,不然他現在大概才25歲耶:p 01/10 00:04
ejoys:25跟30歲是差很多的,我反而覺得他這樣跟前面接起來比較順 01/10 00:05
ejoys:不然換個人就變得很穩重,那皇上也未免成長太快了 01/10 00:06
如果單以"劉徹"來說, 他的確是成長很快, 覺得"少年老成"應用在他身上也是通的... 我很欣賞早先的"青年"劉徹(杜淳飾), 演得很有氣勢, 但還有點小孩心性, 劉徹一即位, 大手大腳做大事, 建元新政是武帝即位的政策, 不到一年就失敗, 失敗那一段, 以電視上來說, 是馬上由陳寶國接替杜淳 雖然,我是覺換太快 (我還想多看杜淳幾眼)..., 但陳寶國的演技的確沒話說, 尤其在獄中送趙綰王臧那一段, 那種無奈的心痛, 陳的"眼"技應該會比杜淳更能掌握. 爾後五年, 劉徹一直都是在上林苑韜光養晦, 好逐步實現自己未來的計劃 在這失意的五年, 他也面臨皇位可能被取而代之的危機, 但他可以繞過竇太皇太后的虎符, 取得兵權, 他有想到要派出使臣聯絡大月氏好對付匈奴, 他是聰明有膽略, 會衝也會"謀"!! 等到竇太皇太后去世, 他21或22歲, 完全掌握了權勢, 二十四五歲, 就知道借力打力來消除竇王田這樣的外戚勢力, 把豪強富人遷往茂陵, 二十六七歲, 開始對匈奴採取主動攻擊, 深入敵境 (不排除這原是衛青的主張) 一個被壓抑久的人, 有可能自此頹廢不爭不求, 也有可能是過後彈得愈高, 劉徹洽好是屬於後者, 可以說劉徹成長快, 也可以說是劉徹雄才大略大有為的智慧, 當然, 他刻薄少恩, 疑心病重, 善於用人, 也夠狠的大殺能臣, 也造成他最後評價兩極具爭議之處了 (還有巫蠱之禍) -- 我的部落格-牛民人生:http://blog.webs-tv.net/gillian10076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29.209
ejoys:推~不過我的原意是說,如果換了個年紀大的演員一演,馬上就ꬠ 01/10 01:41
ejoys:變成很穩重的樣子,不再蹦蹦跳跳,那就慘了。 01/10 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