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那個配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有人跟我感覺一樣嗎?總覺得他的配樂很不合時宜 之前有人爆料說漢武大帝的配樂有抄日本的動畫十二國記的配樂(好像是這樣) 可是我最受不了的是他的配樂總是在最詭異的時候響起來 就比如說昨天竇嬰在在勸慰景帝的時候..講了一連串的文言(不過沒有很難) 但是這時候卻響起了一段莫名奇妙說壯闊不壯闊說莊重不莊重的配樂 我真的很想把相關人員揪出來問說這到底是音響壞掉還是怎樣??? 幹嘛搞這麼多此一舉? 那個氣氛整個就不對了,只會讓人覺得竇嬰的建言跟景帝的反應很可笑 第一集也有這個現象 在跳祭典的時候居然是用很快的電子樂??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其實是對音樂不敏感的人,像之前也有人說大唐情史的配樂很怪.. (好像有用真愛一世情的配樂)我就沒有感覺出來,可是漢武大帝是第一個 讓我想要對這方面開罵 另外還有兩點我跟前面一位版友的想法一樣 焦晃跟晁錯的演技真的是太over了 焦晃先生好像是舞台劇出身..所以說演技會比較誇張 可是我也搞不懂為什麼在雍正王朝裡面可以把康熙演得這麼內斂的人 演景帝演得這麼over...景帝基本上而言並不是個在歷史之中很有好評價的皇帝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焦晃先生想要演出景帝積極的另外一面所以調整起來感覺不 協調 最後就是口調,對白這方面也是讓我有點小不能接受 雍正王朝的口調對白..就讓人家感覺得出來那種歷史的氣度 少年天子順治王朝的口調對白,比較小說式一點,但是可能因為凌力本身是科班出身 那個編劇也還滿忠於原著的..所以也讓人家可以接受 可是漢武大帝一開始就整個有點差掉.. (第一集一開始景帝拔劍四顧,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怪配樂加上焦晃演技有點過頭.. 那邊我覺得真的有像在看舞台劇) 但是歸根就底..這部片一直想要營造出史詩的氣闊 可是這氣魄不是說你配樂多就可以營造的出來的..而且大部分時間就一個詭異 我是對他的配樂感到很多微詞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跟我一樣啦Orz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40.93 ※ 編輯: hahano 來自: 61.230.40.93 (11/23 12:29) ※ 編輯: hahano 來自: 61.230.40.93 (11/23 12:31)
gyshit:這裡有一些批評與導演胡玫的回應 http://tinyurl.com/c69gq 11/23 13:45
gyshit:你提到的音樂問題這一篇有回應 http://tinyurl.com/bdowl 11/23 13:48
hahano:感謝g大..不過他也沒回應幹嘛安排一些鬼時候放配樂.. 11/23 14:48
hahano:我覺得用現代音樂是一回事情啦..不合也是一回事啦 11/23 14:48
lulu0408:可片尾的"等待"好好聽阿.. 11/23 17:42
lulu0408:另外,雖然大唐情史是用真愛一世情的音樂沒錯 11/23 17:42
lulu0408:但我覺得還蠻合的耶...感覺有營造出氣氛來.. 11/23 17:43
bnmzbnmz:沒錯!!我聽到他們驅魔儀式的電子樂時,真的是臉上三條線 11/26 23:00
bnmzbnmz:常常突如其來的懸疑配樂也不知到底表示什麼 11/26 23:02
> -------------------------------------------------------------------------- < 作者: copular (牛雜) 看板: China-Drama 標題: Re: [討論] 我覺得漢武大帝有個很大的缺點 時間: Wed Nov 23 21:38:11 2005 根據我看到現在的感想 有幾個缺點 1.漢景帝演那麼久幹嘛?文不對題,扣十分 2.戰爭場面有夠混:周亞夫和吳楚聯軍的決戰畫面,竟然亂搞一通(有看的人 就知道我的意思)。要嘛就別演七國之亂,要演就好好演。扣十分 3.選角有夠差:晁錯、竇嬰、周亞夫看起來都像臨時演員,和他們在歷史上的 份量很不相稱。扣十分 4.對白有夠無力:所謂史詩巨片,對白就要擲地有聲。竟然有人講一句成語, 另一個人還解釋一遍那個成語。編劇程度不夠,直接抄史記漢書也好,別瞎 寫。扣十分 5.「諾」個屁:對白已經淺白到不行,偏偏搞一個「諾」。不倫不類。扣十分 結論:江山風雨情比較好看,大長今更好看,現正期待HBO之新影集「羅馬的榮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8.34.176 ※ 編輯: copular 來自: 210.58.34.176 (11/23 21:46)
mike750318:我只是覺得那些后妃都好像日本藝妓..嘴上口紅也很像.. 11/23 23:09
rommel1:應該是藝妓像后妃才對..... 11/24 00:17
cashko:我也覺得配樂怪怪的 11/24 00:40
cashko:推錯,我是推1729篇^^ 11/24 00:41
cashko:「諾」應該是等同於清朝的「喳」吧? 11/24 00:42
cashko:景帝的確演太久,看得有點不耐煩.. 11/24 00:44
dunk1:?? 怎麼沒人討論優點?? 我覺得很好看阿~~ 11/24 05:52
rommel1:優點?...服裝.化妝.道具.演員演技都很不錯... 11/24 08:22
cloudQ:大家似乎搞錯了,不是像日本藝妓,是日本藝妓像我們,因為日本 11/24 12:07
cashko:除配樂外其他都不錯說 11/24 23:31
cashko:對啊!是日本像我們啦~只是我們沒好好保留下來>< 11/24 23:32
> -------------------------------------------------------------------------- < 作者: cloudQ (克勞德) 看板: China-Drama 標題: Re: [討論] 我覺得漢武大帝有個很大的缺點 時間: Thu Nov 24 12:28:38 2005 ※ 引述《copular (牛雜)》之銘言: : 根據我看到現在的感想 : 有幾個缺點 : 1.漢景帝演那麼久幹嘛?文不對題,扣十分 : 2.戰爭場面有夠混:周亞夫和吳楚聯軍的決戰畫面,竟然亂搞一通(有看的人 : 就知道我的意思)。要嘛就別演七國之亂,要演就好好演。扣十分 : 3.選角有夠差:晁錯、竇嬰、周亞夫看起來都像臨時演員,和他們在歷史上的 : 份量很不相稱。扣十分 : 4.對白有夠無力:所謂史詩巨片,對白就要擲地有聲。竟然有人講一句成語, : 另一個人還解釋一遍那個成語。編劇程度不夠,直接抄史記漢書也好,別瞎 : 寫。扣十分 : 5.「諾」個屁:對白已經淺白到不行,偏偏搞一個「諾」。不倫不類。扣十分 : 結論:江山風雨情比較好看,大長今更好看,現正期待HBO之新影集「羅馬的榮耀」。 :※ 編輯: copular 來自: 210.58.34.176 (11/23 21:46) :推 mike750318:我只是覺得那些后妃都好像日本藝妓..嘴上口紅也很像.. 11/23 23:09 :推 rommel1:應該是藝妓像后妃才對..... 11/24 00:17 :推 cashko:我也覺得配樂怪怪的 11/24 00:40 :→ cashko:推錯,我是推1729篇^^ 11/24 00:41 :→ cashko:「諾」應該是等同於清朝的「喳」吧? 11/24 00:42 :→ cashko:景帝的確演太久,看得有點不耐煩.. 11/24 00:44 :推 dunk1:?? 怎麼沒人討論優點?? 我覺得很好看阿~~ 11/24 05:52 :推 rommel1:優點?...服裝.化妝.道具.演員演技都很不錯... 11/24 08:22 :推 cloudQ:大家似乎搞錯了,不是像日本藝妓,是日本藝妓像我們,因為日本 11/24 12:07 日本在我們戰國末年~秦朝時,已經有中國人移居日本傳入中國的服飾、制度等等 最大規模的就是秦始皇命徐福到東萊求長生不老 據說後來徐福到了日本,把秦的服飾等等...輸入日本 (這在日本本身的歷史上也有此說法,不過也有另一說,徐福到了日本 後來因為找不到仙丹,不敢回國,就留在日本成為日本第一任天皇) 劇日本的歷史說法,日本也是從大約兩千年前才開始有紀錄,也就是大約是 中國秦朝時代 之後,到了西漢時代,日本正式跟中國接觸,開始正式學習中國的文化制度 所以大家如果常常看歷史據應該會發現 在秦漢乃至春秋戰國時代的服飾、跪座等等... 都跟日本很像,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不是我們像日本,是日本學我們的 只不過這些東西傳到日本後,兩千年來,變化比較少 而在中國大陸上,因為秦漢之後,兩千年來漢族又納入了好多民族進來 服飾等等...的東西,每個朝代都一直在轉變 所以本據中,漢朝後宮的后妃,應該當時我們漢族的打扮就是這樣 大家一定都覺得超像日本后妃吧(有看過日本歷史劇就知道) 錯,是日本學我們的 所以我一直認為,我們最早的漢族的打扮就是在秦漢以前,大約都是這樣 是到後來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後,服飾上才又產生變化 大家看過隋唐歷史劇,應該會發現,隋唐的服飾跟秦漢又不同了 顏色比較鮮豔,式樣比較多的感覺 到北宋~南宋,又受到北方遼、金、西夏、蒙古的影響,服飾又變了 之後到了清朝,再次轉變 PS:上次我看到一部我忘了什麼名字的大陸歷史劇,描寫秦併六國的情節 就看到秦軍的服飾跟旗幟(黑白色),跟在日本歷史據看到的軍隊的服飾 跟旗幟還真的很相似,似乎更證明了,徐福帶的人最後定居日本的說法 (不管他有沒有當第一任天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3.29.42
rommel1:這部大陸歷史劇...該不會是張豐毅主演的 秦始皇??? 11/24 13:21
> -------------------------------------------------------------------------- < 作者: caroleena (Luna) 站內: China-Drama 標題: Re: [討論] 我覺得漢武大帝有個很大的缺點 時間: Thu Nov 24 18:11:01 2005 ※ 引述《copular (牛雜)》之銘言: : 根據我看到現在的感想 : 有幾個缺點 : 1.漢景帝演那麼久幹嘛?文不對題,扣十分 : 2.戰爭場面有夠混:周亞夫和吳楚聯軍的決戰畫面,竟然亂搞一通(有看的人 : 就知道我的意思)。要嘛就別演七國之亂,要演就好好演。扣十分 一開始我也很沒耐心看景帝 不過後來想想覺得編劇從景帝開始也是有其必要性 景帝時期的一連串事件對武帝後來的施政埋下伏筆 像是諸侯宗室,匈奴,女后外戚等等問題 從景帝時期開始描述比較能形成一個清楚的脈絡 尤其是武帝終其一生對匈奴的"執迷",真是刻畫的很深 竇太后和少年武帝的衝突也很能突顯武帝後來以儒家法術治國的走向 不過憑良心講,景帝這段還是可以再短一點好 至於戰爭場面,令人不解的是水準參差不齊 前段像七國之亂就拍得...挺淒慘 但是到了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那邊又奇蹟似的拍得很壯闊 : 4.對白有夠無力:所謂史詩巨片,對白就要擲地有聲。竟然有人講一句成語, : 另一個人還解釋一遍那個成語。編劇程度不夠,直接抄史記漢書也好,別瞎 : 寫。扣十分 我也對人物對白有點感冒,明明大臣搖頭晃腦的一篇文言 景帝可以回之以白到不能再白的口語 其次是有些語言用詞會不小心透露出大陸的習慣用語 可能我對這部份敏感了些,雖說中國經歷過文革,很多古語都消失了 但依照我的想法,既然是歷史劇用詞用語應該更為古典才是 (撇開時下流行語不談,其實台灣慣用的中文還是挺典雅的) 好吧,如果只是不小心滲漏一些些還無可厚非 到武帝對匈奴大舉用兵時期,武帝的言語簡直可以套用進政宣教材 一大堆"戰略","嚴峻","打擊".... orz...頭都痛了 再要吹毛求疵的話 編劇有時候不小心用了那個時代還沒出現的成語 我記得有一段是皇室宗親們來哭求竇太后的時候說了一句:相煎何急啊! 聽到這句話我就覺得好笑,因為那時還沒這典故吧 不過這只是吹毛求疵啦! 誤用的成語其實也沒太多 嗯,再來挑個最後的毛病吧 前面板友提到配樂的問題 我是還好啦,沒那麼敏感 只是演奏漢朝樂器編鐘的畫面出現時,卻出現一聽就知道完全不是編鐘的音樂 令人一整個傻眼... 突然覺得我好像一直都在講壞話... 其實我只是比較不能接受對白語言過於"現代化"的問題而已啦 其他只是用高標準來雞蛋裡挑骨頭罷了 漢武大帝真的很好看啦 -- 用鏡頭凝結剎那間的心情 http://www.wretch.cc/blog/caroleen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136.184.184 ※ 編輯: caroleena 來自: 71.136.184.184 (11/24 18:28) > -------------------------------------------------------------------------- < 作者: copular (牛雜) 看板: China-Drama 標題: Re: [討論] 我覺得漢武大帝有個很大的缺點 時間: Fri Nov 25 04:34:24 2005 ※ 引述《cloudQ (克勞德)》之銘言: : 日本在我們戰國末年~秦朝時,已經有中國人移居日本傳入中國的服飾、制度等等 : 最大規模的就是秦始皇命徐福到東萊求長生不老 : 據說後來徐福到了日本,把秦的服飾等等...輸入日本 : (這在日本本身的歷史上也有此說法,不過也有另一說,徐福到了日本 : 後來因為找不到仙丹,不敢回國,就留在日本成為日本第一任天皇) : 劇日本的歷史說法,日本也是從大約兩千年前才開始有紀錄,也就是大約是 : 中國秦朝時代 日本有個徐福墓 但徐福沒當過天皇 徐福對日本的影響力也絕沒咱們自己想得那麼大 天皇應該是三韓移民的後裔 日本人的血統主要是朝鮮民族與南島語族的混血 後者先到列島 卻被前者征服 : 之後,到了西漢時代,日本正式跟中國接觸,開始正式學習中國的文化制度 : 所以大家如果常常看歷史據應該會發現 : 在秦漢乃至春秋戰國時代的服飾、跪座等等... : 都跟日本很像,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不是我們像日本,是日本學我們的 : 只不過這些東西傳到日本後,兩千年來,變化比較少 日本真正受到中國文化的強烈影響 是在七世紀由聖德太子發動的大化革新 從此日本的菁英文化徹底唐化 由於日本地理位置孤立 唐化文物完整保留到明治維新 日本可說是唐朝的活化石 韓國是明朝的活化石 大陸則是滿清和文革的活化石 哀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8.34.176
iloveannasui:推~~回的很好~ 11/25 10:08
sodm:徐福有沒有當上天皇,這個不確定吧? 11/30 03:31
sodm:有學者就主張過徐福就是日本的神武天皇 11/30 03:35
mike750318:不過我的老師說從皇統系譜、族譜來看可以確定神武天皇 12/01 21:17
mike750318:為虛構...從第十任崇神天皇才開始確有其人..第十任以前 12/01 21:19
mike750318:的天皇為虛構 12/01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