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1年教育,為了 "人的全面發展" 人民網記者 溫紅彥 王淑軍 教師資格制度實施、高考制度改革、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九個人口大國全 民教育部長級會議召開、中小學課程改革啟動、教育公平問題凸顯、入世對教育的 挑戰……今年教育領域的諸多事件都在表明,中國的教育改革正日益進入深層次。 我國1982年《憲法》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1995年 《教育法》進一步規定, "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 然 而權利的實現在過去很長時期,受到了現實中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多方位制約……今天,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力的增強、民主與法制的建設,我們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在多 元社會中逐漸學會了尊重人的權利,公民基本權利的獲得正逐步成為現實,更日益認識到 一切的發展不過是為了 "人的全面發展" 。 1、教師資格制度全面實施 1月,教育部正式啟動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工作,規定只有依法取得教師資格、持 有教師資格證書者,才能在教育行政部門依法批准舉辦的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 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評點: "教育工作應被視為專門職業" ,教師資格制度是一種國家法定的職業許可制 度。我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教師隊伍, 1千多萬教師,承擔著 2億多在校生培養和 1.3 億人口的掃盲任務。但是,長期以來我們這支隊伍只能滿足教育發展的低水平需求,學歷 起點偏低,合格教師數量不足,城鎮教師局部過剩,農村教師普遍短缺等等。我國教師資 格制度的實施意味深遠。" 2、 "兩基" --從藍圖到現實 年初,教育部宣佈:我國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簡稱 "兩基" )的戰略目標,九年義務教育總規模已達到 19269.5萬人。從1986年《義務教育 法》頒佈至今的15年裏,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從96%升到99.1%,初中生入學率從36.8% 升到88.6%,青壯年文盲率從20%降到5%以下。 評點:人們在基礎教育期間形成的素質,決定了整個社會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 水平的基準線。讓每個孩子有學上,每個公民有文化, "兩基" 解決的是全民族的基本素 質問題, "兩基" 是全民教育的基礎。 "要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 ,化 不利為有利,從這些數位中我們似乎已經隱約看到中華民族的輝煌未來。 3、高等學歷證書實行電子註冊 2月,教育部頒發《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制度暫行規定》,決定從今年開始實 行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制度,物件是普通、成人高等教育各層次學歷證書(含高等 教育自學考試和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畢業證書)。 評點:目前,在經濟領域全國上下在整頓市場經濟秩序。而在教育領域,針對假文憑 氾濫的這一舉措無疑有著同樣的意義。然而根據現有的法律規定,製假販假者可受嚴懲, 但追究買假用假者卻可消遙法外,因為有關法律依據仍是盲區。當然,對於尚處於社會主 義初級階段的中國,許多問題的發生不過是社會問題的反映,因此解決假文憑問題也仍舊 是一個社會綜合治理工程。 4、高考改革舉措多 (1)、普通高校招生取消年齡限制。 4月,教育部近日就200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 作宣佈:取消 "未婚,年齡一般不超過二十五周歲" 的限制,報考普通高校年齡、婚否不 限;應屆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不再限報高等職業學校,而且可在畢業當年報考。 評點:這首先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一方面,知識經濟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學習 和工作兩個階段的簡單劃分,要求教育的終生化;另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遠遠不 能滿足現代化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要求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從這一角度講,規定的出臺 實乃應運而生,勢所必然。 然而,更為重要的則是經濟社會的極大發展,促使過去斷裂的 "公平和效率" 目標在 今天得以兼顧,讓每位公民基本權利的獲得真正成為現實;相比計劃經濟時代人才和人才 培養的工具化特徵,也體現著現代社會對每個個體生命的日益尊重和人文關懷。從這一意 義上講,規定的出臺所具有的意義無疑更為深刻。 (2)、 9月,高考明年起將全面實行"3+X"方案。 評點:在我國,高考一直是教育的指揮棒,高考制度的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且不論 對於 "3+X" 方案仍有很多爭議,然而目前的種種改革跡象正在表明,高考已不再是原來 的死板一塊,越來越有了彈性、靈活性,越來越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揚、個體全面素質的 提高,而吹來一陣陣清新之風。 (3)、高考時間將提前。11月,教育部宣佈:從2003年起,高考時間定在每年 6月的 7、8、9日。 評點:這意味著從後年起,參加高考的同學們不必再冒著 7月的酷暑趕考了。時間提 前 1個月,看上去是件小事,但所折射出的政府行為中日益凸顯的人道主義立場,意義與 高考取消年齡限制一樣深遠,這又一次昭示:經濟、社會等一切的發展都不過是為了人的 發展。 5、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召開 6月11日至13日,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召開。 "兩基" 之後怎麼做?會議強調繼續 把搞好基礎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 "重中之重" ,採取切實措施,推動基礎教育跨上新臺階 。會議成果之一是對農村義務教育的管理和投入體制等方面作出了新規定。朱總理在會上 強調,舉辦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責任。這在世界各國都是如此,我國 也應當這樣做。同時,國務院作出《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評點:興國需科教,而教育,首先是基礎教育,是關係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千秋大 業。新世紀之初此次會議的召開,正逢 "兩基" 之後,無疑有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 史意義。 6、九國全民教育部長級會議召開 8月21日至23日,九國教育部長會議召開。來自孟加拉國、巴西、埃及、印度、印度 尼西亞、墨西哥、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中國九個人口大國的教育部長、政府官員以及教 育專家彙聚北京,共商全民教育大計,發佈《北京宣言》。九國教育部長和代表達成這樣 的共識: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全民教育的發展,並在此基礎上努力追求有質量的全民教育 ,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它有助於消除貧困,提高生活質量,創造和平繁榮的社會。 必須在全民教育國家行動計劃中,確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和有質量的教育。 評點:九個人口大國,總人口數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九個發展中國家,文盲人數 占世界的2/3以上。 "我愛小鳥的歌唱,我也愛玉色和花香。但我更愛人類,更愛我的兄 弟姐妹。" 九個文盲多、資源少、底子薄的人口大國的教育發展水平,關乎九國全民教育 的發展,也關乎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有這樣的認識和覺悟,這是全人類之福。 7、中小學課程改革實驗啟動 秋季,中小學課程改革實驗啟動,在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8個縣(區、市)改 革實驗區展開。新的課程標準和20個學科的49種初中、小學新課程實驗教材將首次試用, 其中《科學》、《歷史與社會》、《體育與健康》、《藝術》、《綜合實踐活動》以及地 方與學校編制的課程令人耳目一新。 評點: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因為課程集中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 不僅是實施培養目標的施工藍圖,而且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新的課程體 系涵蓋幼稚教育、 9年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新課程方案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加強了 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重視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 "人的全面發展" 思想在這裏又一次得到體現。 8、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工作會議召開 12月6日至8日,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會議提出當前重點要抓好 兩項:一要抓好學生公寓和食堂等後勤服務設施的建設和改造,二要抓好新組建的各種後 勤服務實體的穩健經營與運轉。 評點:認識這一事件的意義,必須站在宏觀的立場上。對於保障和促進高等教育的快 速發展,推動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模式與辦學觀念的轉變,這是一個基石;對於正確引導社 會消費與投入,拉動內需,帶動各地經濟發展,這是一個待開發的大市場。從目前看,我 國高等教育規模擴張的最大的制約就是住宿和吃飯等後勤服務問題,從而影響著我國高等 教育大眾化的實現,因此高校後勤社會化的現實意義也很強。當前,最關鍵的是要各地區 、各學校因地、因時制宜,制度創新,最終在全國形成一個產業。 9、教育面對中國入世挑戰 12月11日,中國正式入世。今年下半年,國際教育巡迴展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舉行 ,再度湧起學生出國潮。 評點:入世將對中國各個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對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在世貿組織有關 規定中,屬服務貿易,目前教育領域面臨的最大挑戰首當其衝的是中外合作辦學,因為這 關係到一國的教育主權問題。同時,出國留學者近年急劇增加也對國內教育形成某種程度 的衝擊。教育如何應對入世後的挑戰,正成為我國教育界的最嚴峻課題。 10、公共管理碩士教育起步 (MPA)公共管理碩士教育今年起步。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相繼成立公共 管理學院,同時今年我國24所高校將通過聯合考試招收2400多名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 評點: MPA,旨在培養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它首 先是一種職業教育,在西方國家,正是 MPA與 MBA(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構成了職 業學位教育的三大支柱。之所以把這也列為教育領域的大事,是因為 MPA的啟動從某種角 度上講,標誌著政府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原有的 "幹部" 身份正在淡化,而其作為一種職 業的原本意義正得到恢復。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訊) -- Now there's a lesson to learn Respect's not given, it's earned Stop maliciously attacking my integrit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