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淮北地區食羊成俗,尤喜食夏季之[伏羊]。 傳說一隻羊過橋,不慎落水而溺,眾魚圍食,恰漁人捉之,魚腹中有碎肉,乃羊肉未棄 ,連魚烹之,味特美,於是紅燒羊肉,寬湯加燒魚,流傳開來,名為魚咬羊。 一九七三年安徽省飲服公司編寫《中國菜譜》時選入[魚咬羊],又稍加改進,選用淮河 鱖魚從口中卷出內臟,將燒至六七成熟的羊肉填入腹中,味更醇厚,古有羊方藏魚,今 創魚腹藏羊。 魚咬羊制法: 主料:鱖魚一條(約重750克),羊窩肉250克。 調料:小蔥段10克,姜木1.5克、醬油75克、香料5克、辣椒10克、白糖10克、精鹽5克、 紹酒25克、八角二個、熟豬油100克。 制法: 1、將鱖魚去鱗,用竹筷從嘴中插入腹中卷出內臟,洗凈。羊肉切成3厘米見方,放入開 水裡燙一下,撈出瀝幹水。 2、炒鍋上火,放油250克燒熱,放羊肉煸炒,放水,醬油15克、紹酒10克、蔥二段、姜 二片、八角一個、白糖5克、精鹽1克,燒至八成爛時,揀去蔥、姜、八角,將羊肉裝入 魚的腹內。 3、炒鍋放在旺火之上,油燒至六成熱後,放入鱖魚(魚身兩面抹一點醬油),煎成兩面 黃時取出,放入沙鍋裡,再加入余下的上(火靠)半小時,待湯濃魚酥肉爛時,揀去蔥 段,姜片、八角,撒上香菜即成。 此菜混合烹調,由於小火久燒,湯汁粘稠,魚酥肉爛,不腥不臊,味更醇厚,加之辣椒 、香菜,有淮北獨特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