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潮州人自古以來每天所吃的粥,都與外方人的粥不同,是一種用米較多,煮得 較稠而粘的稀飯,潮語稱為“糜”。潮人煮潮州粥很講究,水米比例按要求下鍋, 以砂鍋或生鍋旺火煮熟。當米煮熟開始爆腰時將鍋拿起,隔十多分鐘後,便成又粘 又香的稀飯──即潮州粥。潮人早餐都是吃白粥,粥的稠稀程度及配吃的菜貧富不 同。過去,潮汕老百姓米糧不夠吃,少吃幹飯,晚餐也吃粥或三餐都吃粥的人很多 ,農村還常以地瓜或蔬菜切碎和米同煮,稱為番薯粥或菜粥,這樣可以節省米量。 潮陽縣平原因節省柴草,午餐的粥於煮早餐時一起煮,煮後分為兩砵,一為早餐, 一為作午餐吃,潮陽人稱為“晾糜”。潮州粥如果下油鹽及打散的蛋類,稱為“卵 糜”,下豬肉或牛肉,稱為“豬肉糜”或“牛肉糜”。無論稠稀的程度各有不同, 但都不會如飯湯那麼稀薄,這下是潮州粥的獨特之處。   還有一種叫“興衰粥”,是過去農村演廣場戲時,攤販在旁邊擺設的,粥不怎 麼粘,裡面下些如指頭大的豬肉丁和炸豆幹片,下好了油鹽和蔥珠,盛在大鐵鍋舀 賣。夜裡人們看戲累了,就來買粥吃,因配料都下好,即叫即端來,很快又很便宜 ,所以吃的人很多,因動作快,碗裡豬肉多少難看清,隻是碰碰運氣,所以人們叫 它為“興衰粥”。 -- 人の一生は重荷を負て遠き道を行くが如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63.3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