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黃揚生 許秋源 出處:汕頭都市報 就我們潮汕的習俗來看,面條的確有裝點臉面、表示禮數的功能。過去“番客”( 華 僑)回家鄉,親屬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做一碗糖面,再加上兩隻雞蛋,恭恭敬敬捧上 ,這叫請“食甜”;以前產婦產後第十二天,要舉行“開葷”儀式,產婦由吃素轉為吃 葷,還要給鄰裡、親友送禮物,親朋得回贈禮物表示祝賀,用的就是白糖和面條;還有 娶親前的送聘,聘禮有實物和現金,實物須有四式以上:白糖、面條、大吉、首飾、布 料等等。除此之外,做面條、吃面條也有其特殊的含義。剛過門的媳婦給公化婆婆過生 日,做甜面可是一道不大不小的考題:面湯要夠甜,面條要韌勁足,不易斷。未來女媚 送聘禮上岳父母家,也要接受“吃甜面”的考驗──甜面再加上雞蛋,滿滿當當一大碗 。這碗甜面怎麼端起來,就看你是否聰明了──在潮汕人眼中,面條不隻是果腹之物, 更是禮儀用品。 面條的做法不少,可炒,還可以做湯面、撈面等等。煎面,應該算是罕見了。不久 前 在建業酒家,我和朋友就嘗到一款新式的煎面條──幹煎伊面。那天還是同潮菜特級廚 師翁鴻輝師傅親自掌勺,我們是開眼界又飽口福。主料伊面是手工制成,添加了雞蛋、 牛奶等配料,面條是橙紅色,柔韌、纖細、均勻。做法是:面條在滾水中煮熟,撈起後 用涼開水沖冷,使面條變得爽凈潤滑,瀝幹水後,起油鍋拉油,最後再以文火幹煎,裝 盤後在面條上舖上韭黃,配以陳醋碟和粉糖碟,便可上桌了。面條的橙紅與韭黃的翠綠 相映生輝,極為誘人。有陳醋和粉糖提味,嚼起來外脆內嫩,滿口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