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十三、盲流出遊(圖) 翟華 大恩   中國人最愛說的一句話──之一──就是我們偉大祖國“地大物博”。 但是過去很少人真正能夠走遍祖國大地親眼去証實一下﹐這在是由於“戶 口”-照我看來像是國內護照-的限制。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 人的自由度與日俱增。如果說現在中國人依然不能隨意出遊的話﹐那更多 的是由於金錢的限制。在國內居民和外國人價格並軌以後﹐交通運輸的票 價似乎統統並到了老外價。如果實行高價是為了遏制民工潮的話﹐那麼這 政策顯然是失敗了。不信你到中國各大城市的火車站去瞧一瞧﹐體驗一下 什麼叫做“人口眾多”。趕上春節﹐車廂內更是人滿為患﹐成了罐頭裡的 沙丁魚。如今中國民工不再被稱為“盲流”﹐真正的盲流就是我們這些背 著背包在中國到處遊盪的老外了。   在中國乘火車第一大挑戰是買車票。除了要搞清楚什麼是“yingzuo” 、“ruanwo”、“yingwo”以外﹐最要緊的是買票必須趕點兒﹐不能來得 太早(不賣)﹐也不能來得太晚(賣完了)。選擇車廂不復雜﹐但是要做 好心理準備﹕要麼付高價在“軟臥”上過上一夜﹐要麼在“硬臥”甚至“ 硬座”上接受人民的考驗。在中國買火車票是一個學習和鍛練耐性的過程﹐ 對老外來說就好比是一系列的考試。考試的第一個科目﹕找對哪一個窗口 賣去哪裡的票﹐千萬別假設每一個窗口都賣你想要去的地方的票。第二個 考試科目﹕排隊﹐排緊了﹐最好自己的前胸貼上前面人的後背。第三個考 試科目﹕提高警惕﹐防止有人夾塞兒。第四個考試科目﹕到了售票窗口﹐ 果斷推開從自己身體後面伸過來的一隻隻手﹐告訴售票員老爺(太太)﹕ 我﹐現在輪到我了。買票買到這個關口﹐下一步就要調整心態準備承受售 票員的冷酷和虐待。咳﹐隻要能買到票就好。我估計微笑的售票員可能會 遲早失去工作﹐而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論是誰﹐整天在前擁後擠互相 踩腳的同胞面前還能保持愉悅的心態﹐那不是有病嗎﹖順便說﹐如果是短 途﹐對火車失去耐性的人可以去汽車站買有臥舖的大巴。買臥舖汽車票從 來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你能不能在汽車上臥得住﹐更要緊的是搞清楚車 能不能開到目的地。   書歸正傳。那次我在江西省首府南昌車站隻想達到一個目的﹕買一張 下午17時去福州的硬臥車票。決心已定﹐今天就幹而且一定要幹成這件事。 我鼓足勇氣來到了售票大廳﹐正是上午9點﹐大廳裡竟然沒有什麼人 。哈 哈﹐是買票的理想時機。隻排了一小會兒就到了售票窗口﹐我於是開口了﹕ “買一張下午17時去福州的硬臥車票”。答﹕“沒有。”又問﹕“軟臥呢﹖” 答﹕“也沒有。”“那硬座有吧﹐幹脆賣我一張硬座吧﹗”想著硬座的艱 辛﹐我拿著這張票沮喪地退了出來﹐見到兩個穿制服的先生訴說了我的不 幸。先生們說﹕“嗨﹐你排錯隊啦﹗你應該去8號窗口。”在8號窗口從頭 再來﹐一會兒又排到了﹐卻依然被告知﹕“沒有。”從售票大廳出來﹐突 然發現去福州有軟臥大巴。一打聽﹐居然還有票。我趕緊和大巴售票員說 好先去火車站退票﹐然後再來買汽車票。又回到火車售票大廳﹐找到退票 窗口﹐卻趕上辦事人員不在。耐心等了好一會兒﹐還是沒有人來。我幹脆 到另外一個窗口去碰運氣。“你要退票嗎﹖”“是﹐因為沒有硬臥﹐我想 改坐大巴。”“有硬臥呀﹐去12號窗口看看。”所幸12號窗口居然沒有一 個人﹐我小心翼翼地問﹕“您好﹗我想買一張去福州的硬臥。”裡面的官 員用同樣小心翼翼的目光上下左右審視了我一會兒﹐在紙上寫了什麼字﹐ 然後交給我說﹕“去8號窗口﹗”終於﹐經過兩個小時、6個窗口﹐我終於 勝利地退掉了硬座票﹐拿到了硬臥票。當我驕傲地拿著硬臥票走出售票大 廳時﹐那兩個穿制服的人沖我直翹大拇指﹕ “你真行﹗” 盡管有心理準 備﹐我還是沒有料到買火車票需要如此的智力與耐力﹐那些不會說一句中 文的老外該怎麼辦呢﹖   票拿到手了﹐心裡卻又莫名地產生其他令人惴惴不安的念頭﹕火車是 哪一年出廠的﹖行李架上還有沒有空位﹖我的床位會不會離高音喇叭太近﹖ 同車廂的室友會不會一根接一根地吸煙﹖咳﹐別管這些了。在中國坐火車 其實挺舒服的﹐因為火車正點運行(與公路上行駛的大巴小巴完全不同)﹐ 服務員小姐漂亮可親(與車站的售票員正相反)﹐車廂相對整潔(除廁所 以外)﹐硬臥也完全可以忍受(與硬座相比)。我發現中國人喜歡下舖。 也許是因為下舖票價高些﹖也許是因為下舖容易往窗外扔東西﹖或者可以 更經常地去廁所﹖也許是中國人有恐高癥﹖不管怎樣﹐反正我非常滿意我 的上舖﹐不僅相對安靜獨立地睡在自己的行李旁邊﹐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少 付一點錢的情況下﹐居然和下舖的人同時到站。這就是幸福啊(在中國幸 福的感覺來得似乎很容易)﹗   中國的火車是遵守時間的典范﹐開車的時間分秒不差﹐到達的時間也 正是到達的時間。中國人的組織紀律性也隨著火車的抵達而達到了極限﹐ 爭當第一的奧運精神開始激勵著每一位旅行者﹕我一定要第一個下火車、 我一定要第一個沖出火車站、第一個擠上公共汽車……。這麼著急上哪裡 去呢﹖比如說去少林寺吧。你問汽車售票員﹕“多長時間可以到﹖”答﹕ “兩個鐘頭。”當然這指的是汽車的行駛時間﹐不包括等待和中間的參觀 訪問和購物。   據我觀察﹐中國似乎有兩種公共汽車﹕一種是讓乘客等的車(不知什 麼時候到來)﹐另一種是等乘客的車(不知什麼時候可以滿座)﹐反正開 開停停﹐沒個準兒。比公共汽車還要可怕的是那些專營旅遊線路的大巴﹐ 整個就是劫持人質。我有一次參加這樣的“旅遊”﹐花了五個多小時逛紀 念品商店和吃飯﹐最後看天色已晚﹐司機老爺急著回家﹐所以幹脆就把該 去的一個景點取消了。   說點正經的   吉普賽人的諺語說得好﹕“上路比抵達更重要。”如果說吉普賽人還 沒有來到中國﹐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發現在中國旅行的妙處。我看﹐在中 國旅行雖然辛苦﹐甚至有幾分冒險﹐但是你可以一路上與有五千年文化的 中國人相處﹐經歷在別的國家旅遊不可能獲得的體驗﹐足夠你將來在冬天 無聊的長夜給孫子輩們講許許多多的精彩故事了。 -- -- "Your future depends on your dreams." -- So go to slee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12.1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