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十一、外國貴賓(圖) 翟華 大恩   “老外﹐老外﹗”   這是我的名字﹐尤其在中國目前旅遊還不發達的中小城市和鄉村通 用。一個大鼻子在街上行走﹐好戲不可錯過﹐比電視裡看的真切得多了。 每當我到了這些地方﹐隻要稍一停步﹐我身邊就會圍滿了看熱鬧的人群。 孩子們對著我指指點點﹐老人們則張著嘴﹐用困惑而焦慮的目光反復地 打量我。有人最終會忍不住﹐伸手碰一碰我的臂膀﹐檢查一下毛發生長 情況。這樣的生物會說話嗎﹖有人試著向我發問。不可思議﹗這家伙居 然能聽懂﹐還會回答﹐原來是從法國那個鬼地方來的人。   山西大同這個地方雖然很有名﹐而且距離北京隻要一夜火車的行程﹐ 但是似乎外國遊客還不是很多。這真可惜﹐因為這裡的佛教石窟令人非 常震撼。除了古石窟以外﹐大同是一個典型的北方煤炭城市﹐在灰暗的 色調中顯露的是某種貧困。那天我在大同街頭看見幾個江湖藝人在表演﹐ 起碼有上百人圍觀。我按捺不住好奇之心﹐也湊過去看熱鬧﹐想悄悄照 幾張相。不料﹐轉瞬之間﹐節目就變了成了“一個老外在中國”﹐我突 然成了眾人矚目的超級明星。經過幾分鐘的觀察與思考﹐大同觀眾開始 了與老外的對話﹕   “你從哪個國家來﹖”   “法國。”   人群頓時發出一陣“哦”的和聲﹐表示理解和驚嘆。   “你的中文說得真好﹗你到中國多長時間了﹖”   “快三個月了吧。”   人群中又發出“哦”的驚嘆﹕“看人家才學三個月﹐中文就說得這 麼好了。”   “我在來中國以前就開始學中文了﹐現在快一年了。”   “你是怎麼到中國的﹐是坐飛機來的嗎﹖”   “是坐飛機來的﹐騎自行車來有點遠。”   “坐飛機要多少錢﹖”   “來回大概要5000人民幣吧。”   “幾天才能到﹖”   “14個小時。”   “你說法國好還是中國好﹖”   “我是法國人﹐所以我說法國好。但是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說 是最好的理想國。”   “不對吧﹐我們中國就是最好。”   “沒錯﹐中國發展很快﹐但是你們也有很多的問題。”   “也是。你們法國有很多錢吧﹖”   “法國是世界第四大工業國。”   “我能和你一起去法國嗎﹖”   “這很難﹐因為法國生活費用昂貴﹐再說還有護照簽証這樣的手續問 題。但是我敢肯定﹐用不了多久﹐一定會有很多的中國人到法國去旅遊。”   人們的臉上顯露出愛國的微笑﹕“說得好。我們中國什麼都不貴。”   “不錯﹐因為你們中國工資標準也低嘛。”   “你在法國掙多少錢﹖”   “我還是學生﹐在法國沒工作。但是法定最低工資是7000元。”   “一年7000元﹖”   “一個月7000元。如果沒工作﹐政府會給每月5000元的救濟金。”   “什麼﹖不幹活還每月有5000元﹖﹗太美了﹐我想去法國生活。”   “不過﹐一個月5000元在法國可過不了好日子。”   “在中國你一天要花多少錢﹖”   “差不多130塊錢。”   “這錢是你父母給的嗎﹖”   “不是﹐我在香港工作了兩年﹐自己有點錢。”   “你在香港掙多少錢﹖”   “挺多的。”   “挺多是多少﹖”   “每月三萬元。”   “三萬元﹖﹗”   “是三萬。可是香港生活費非常高。我的住房每月就要花一萬。”   “你的照相機是在香港買的嗎﹖”   “是。”   “多少錢﹖”   “1500元。”   “300塊賣給我吧﹗”   “謝謝﹐不過我的相機是不賣的。”   “你有兄弟姐妹嗎﹖”   “有三個。”   “三個﹖”   “因為我們法國缺人﹐所以多生多得﹐政府獎勵。”   “和我們這裡不一樣呢﹗”   ......   當然在一些開放的城市﹐老外可就引不起眾人那麼多的好奇心了。 比如北京﹐外國人已經成為城市風情的一個自然組成部分﹐一般老百 姓可能都不會對他們多看一眼﹐但是兩類人除外。一類是旅遊景點的 販賣紀念品的攤主﹐另一類就是孩子們。他們見了老外常會喊“哈羅﹗” 前者是為了你口袋中的錢﹐後者則是出於好表現的天性。在上海﹐我就 發現大人們常常鼓勵小孩子與大鼻子外國人打招呼﹕“Excuse me. May I practice my English with you ?”(對不起﹐我可以和你練習英文 嗎﹖)哈哈﹐練了幾年漢語的老外終於可以同中國老百姓交流了﹐隻不 過是用英語。很多外國人對中國人講英語的能力抱有懷疑態度。但是在 這些勤學苦練的孩子面前﹐所有人都相信﹐下一代中國人將通曉英語。   以我的經驗看﹐當中國人消除了對老外的神秘感和嘲弄心態﹐並保 持君子之交的合理距離(也就是說不勾肩搭背)﹐而且找到共同語言的 話﹐中國人非常有魅力有品位﹐真的。和中國人交朋友﹐而且成為真正 的好朋友﹐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秘密就在於你得會說他們的語言。一 個走在街上的外國人﹐總會遇到一個中國人上來搭訕(內容大同小異﹐ 見我在大同與中國人的對話)﹐遞煙﹐恭維你幾句。我在中國不論遇到 什麼困難﹐我的中國朋友總想盡一切辦法來幫助我解決。想買什麼東西 嗎﹖我的中國朋友會搶著付錢。想獨自安靜一會兒嗎﹖我的中國朋友一 定會寸步不離地伴隨著你。即使忍受了暫時分離﹐中國朋友很快就回重 新回到你的身邊。中國朋友的熱心常常使我們這些老外惴惴不安﹕他們 腦袋裡想的是什麼﹖他們是否有求於我﹖我是否會為此付出代價﹖   不一定﹗你還別不相信﹐真的有一些中國人真的沒有想從你這兒立 刻得到什麼。中國人是有耐心的﹐今天的一個朋友或者一個關系﹐說不 定將來什麼時候就有什麼用處。比如說﹐老外可能幫助中國人辦理出國 的手續﹐或者找一個工作什麼的。即使什麼也得不到﹐能和老外交朋友 混一陣子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再說﹐讓這些帶著有色眼鏡來觀察 中國人的老外看看我們中國人君子坦盪盪的胸懷﹐也算以實際行動來愛 國﹐何樂而不為呢﹖   正如許多中國故事和小說裡所描繪的那樣﹐廁所是一個社交的場所。 那還是我在少林找學校和宿舍的時候﹐在廁所認識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和 尚。他遞過來的名片讓人肅然起敬﹕少林武功教練、“世界武術隊”成 員、出演過十幾部功夫片。這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幫我的第一個忙就是安排我住進他的宿舍旁邊的那間屋子﹐離一間總 是熱熱鬧鬧的小餐館不遠。房費每月 150元﹐不算太貴﹐但是我還有點 不放心﹕“警察不會找我麻煩吧﹖”“不會﹐不會”“我怎麼覺得我一 旦搬進來﹐警察就會跟進來”“咳﹐沒問題。你現在當務之急是要置辦 點日常用品。”第二天﹐我們一起直奔縣城的“大商場”。我放手讓他 做主﹐他假裝是為他自己家買東西。事後他滿意地告訴我說﹕“我給你 至少省下了200元”。然後他指著一個隨身聽說﹕“這玩藝兒怎麼樣﹖” 我面無表情﹕“不怎麼樣吧。”他似乎不甘心﹐又指著一個電子遊戲機﹕ “這個怎樣﹖40塊錢。”我問﹕“這東西玩的時候能不能把聲音關了﹖” “可以﹐可以﹗”“OK﹐這算是我送你的禮物了。不過﹐電池你自己買。” 雖然最後算下來節省的錢大大少於200元﹐可是情義無價啊﹗   宿舍安頓好了﹐現在該討論學校的事了。我的朋友拍著胸脯說﹕“沒 問題﹗我的弟弟在國際功夫學校當教練﹐我幫你搞搞價錢。”“那可太好 了﹐我可不願意交每天20美元的學費。” “我幫你搞定7美元一天。每天 單獨訓練兩小時﹐其他時間和大班一起訓練。”“太好啦﹗走﹐咋們吃一 頓﹐慶祝慶祝﹗”這還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隻花了官價的一小部分﹐ 我就成了少林武術學校的正式學生了。不過我又叮了一句﹕“我們說好了﹐ 每月月初交錢啊﹗”“沒問題。哦﹐對了﹐你不在學校訓練﹐你是我的特 殊私人弟子﹐在校外訓練。怎麼樣﹖”事已至此﹐我還能說什麼呢﹕“噢 ……﹐那好吧﹗我們明天開練﹖”“明天五點半﹗”   “開門﹗警察﹗”我雖然有所準備﹐但是還是吃了一驚﹕晚上10點半 我已經睡下了﹐警察來敲門了。警察可能認為每月150元的房租太便宜﹕“ 你不能呆在這裡﹐去旅館﹗”我辯解說﹕“有些外國人其實並沒有多少錢﹐ 比如我就是。再說我想和中國人住在一起﹐學中文。如果您硬要我去住旅 館﹐我隻好離開少林了。”警察也不說話﹐默默地檢查了我的電筒亮不亮、 隨身聽響不響之後﹐居然準許我繼續住在這裡﹗哈哈﹐他們不是警察﹐他 們是我的朋友﹗不過﹐據說我得了便宜不能賣乖﹐尤其不能告訴其他外國 人我被允許待在這裡。   說點正經的   白紙黑字﹐我想說句大實話﹐中國人要比法國人更熱情好客。要不信﹐ 一個不說法語的人到巴黎去試試就知道了。我簡直不能想象會有巴黎人會 一邊向中國遊人打聽中國的情況一邊稱讚他們的法語水平﹐更不會走幾百 米路把遊人帶到旅館。有了巴黎的經驗﹐我想再不會有人埋怨中國人外語 不好。至少﹐中國人在努力學習英語。宰老外也不是中國人的專利﹐某些 巴黎的出租司機不是也會專門欺負不懂行情的外國人嗎﹖   至於“老外”這個詞﹐我並不覺得是貶義﹐總比叫“外國旅遊者”要 來得親切自然。再說﹐中國人有尊老的傳統﹐所以“老”字在這裡不妨翻 譯為“朋友”。不過﹐我覺得香港把外國人稱為“鬼佬”讓人覺得不大受 用。   事情很簡單﹕大部分遊客都認為巴黎是一個美麗的都市﹐但巴黎人卻 缺乏友善和殷勤的服務。這麼說吧﹐如果說法國包括巴黎是一個旅遊的好 去處﹐那是因為那裡的景物﹐而非那裡的冷面居民。而中國之所以吸引人﹐ 則並不完全是因為長城和紫禁城﹐而主要是因為那裡有可愛的中國人。無 論是城裡人的敏感、易怒、微笑和冷漠﹐還是鄉下人的熱情、驚恐、好奇 還是固執﹐都是來中國的遊人所難以忘懷的人生經驗。 -- -- "Your future depends on your dreams." -- So go to slee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12.14.174
Wilkie:亞洲人對白人的禮遇和好感看來都是一樣 推 61.228.217.38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