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三、窗外垃圾(圖) 翟華 大恩   我的一位中國朋友一邊吐痰﹐一邊頗為自信地對我說: “北京比巴 黎幹凈。”不錯﹐在中國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散步﹐你一般不會踩到狗 屎上﹐因為養狗的限制很嚴。不過﹐如果說北京住的都是中國人的話﹐ 北京還不是整個中國。   例如﹐我建議您最好不要在鐵路沿線附近溜達﹐要不然您得帶一個 工地上常見的安全帽。為什麼呢﹖您朝地下看看就明白了﹕每一列呼嘯 而過的火車都會從車窗中拋出各類垃圾﹐包括可能傷人的玻璃瓶。朝上 看﹐鐵路旁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正在迎風飄舞。在中國﹐往窗外扔東西 似乎是一個傳統習俗。我在香港電視上看到過這樣的公益廣告﹕“如果 你從所住的樓上扔下一個瓶子﹐你會傷及行人。”這使我想到西方公寓 樓時常發生花盆墜落的事情﹐兩者有區別﹐也有共同點﹐反正樓下行人 要小心了。   在中國有一種特別好喝的飲料叫“健力寶”(味道喝起來象是加了 蜂蜜的橘子汁)﹐易拉罐上用英文寫著不許將空罐丟棄在公共場所﹐可 是居然沒有任何中文提示。這其實挺符合邏輯的﹐禁止一個中國人隨地 丟棄垃圾﹐就好比讓他屏住呼吸一樣﹐堅持一會兒並不難﹐但是稍後就 會恢復其自主狀態。   那次在香港新界的一個風景區﹐我看見一幫年輕的當地人有說有笑 地走過來。其中一個小伙子拿出一張紙巾﹐開始擤鼻涕。我當即做了一 個預測﹐打了一個賭﹐並大聲用英語說出來﹕“看﹐這小子會把紙巾扔 在地上。”您猜怎樣﹖我話音未落﹐那紙巾已經飄然落在青青草上。我 贏了﹗小伙子好像不懂英語﹐但還是被我說話的語氣下了一跳﹐不知發 生了什麼事。我指了指他扔在地下的紙﹐還不錯﹐小伙子意識到自己的 錯誤﹐把原本屬於自己的垃圾懂事地收了起來。   在中國內地少林﹐我也有類似的成功故事。那次有一個遊人剛把一 個塑料水瓶扔在地上﹐正好讓我看見﹐我大聲用法語喊道﹕“靠﹗垃圾 往那裡扔﹖﹗”(Et les poubelles bordel!)那個中國遊人居然也聽 明白了﹐彎腰撿起了塑料瓶子。您看﹐由於我的努力﹐中國已經稍微幹 凈一點了。中國是否應該獎勵我一下呢﹐有些外國專家的貢獻似乎比我 還小呢。   這麼說來﹐中國人其實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某些陋習﹐隻要稍微提 醒一下即足以喚起他們最基本的公民意識。也許電視上的公益廣告還是 起到了一些正面作用﹐我記得電視上的畫面大概是這樣的﹕街上一些人 正在漫不經心地隨地扔東西﹐一位俊俏的小姑娘不顧媽媽的勸阻﹐蹲下 身撿起了被扔在地下的一塊香蕉皮﹐然後向遠處的垃圾箱奔去。此時畫 面上出現了科幻電影般的場面﹐街上所有的中國人都不約而同地蹲下身 去撿垃圾(這當然一定是劇本要求啦)﹐街面奇跡般地變得幹凈了﹐人 們的臉上普遍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電視上不失時機地推出口號﹕“保 持城市衛生﹐維護人民健康﹗”   讓我們先回到現實中來。雁過留聲﹐中國人走路也要留下痕跡。你 休想在中國的山裡和樹林裡迷路﹐跟著垃圾走就行了。中國人似乎需要 與物質社會保持一種視覺上的直接聯系。中國的垃圾箱(順便說﹐許多 垃圾箱的外形都像某種動物)內可能沒有多少垃圾﹐但垃圾箱的外殼上 一定會有一條提示﹕“此處倒垃圾﹗”垃圾箱一般是露天的﹐要不就是 兩邊都有開口。有些人扔向垃圾箱的臟東西﹐不是落在箱外﹐就是從另 外一邊的口子出去了。當然這種垃圾箱對那些以回收舊物為生的人來說 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有沒有可以利用的東西﹐不用深挖就可以一目了 然。   說到垃圾﹐我們不能不說到清潔工。在香港﹐似乎清潔工都是些上 了歲數的銀發族。看著步履蹣跚的老太太推著清潔車在工作﹐你有時會 懷疑東方人是不是真的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敬老﹐你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城 市會這樣臟。由於沒有高效率的清潔系統﹐一些街頭巷尾就成了老鼠和 其他叫不出名字來的小動物的迪斯尼樂園﹐誰說中國人不愛護動物﹖   在中國的鄉村﹐衛生狀況就更加驚心觸目了﹕每一個院落都有一個 垃圾堆﹐更準確地說每一個窗戶下面就是一個垃圾堆﹐哪一個窗戶都不 用嫉妒。有時候﹐也有人出來把垃圾朝鄰居家的方向或者往路上掃一掃﹐ 當然也有少數人把自家的垃圾送往大垃圾堆。我在少林上的第一個功夫 班﹐最多每個星期進行一次大掃除。平日﹐學員們隻是象征性地在院子 裡撒點水﹐因為理論上說那是我們就餐的地方。學校其他的角落都是被 衛生遺忘的角落﹐你可隨處在走廊、樓梯上觀察到果皮、空瓶子、剩肉 等等雜物。從宿舍的陽台往外看﹐景色更加壯觀﹐一條垃圾山把學校和 旁邊一家倉庫截然分開。因為這已經是學校范圍以外的事情﹐而且垃圾 堆的高度距離學生宿舍的窗戶起碼還有1米5以上﹐誰管得了那麼多呢。   不知是不是因為功夫這種體育運動包含有很多奇怪的動作﹐反正我 在少林的那間宿舍牆壁上印滿了大大小小的腳印。地面上覆蓋著厚厚的 塵土﹐桌子底下有舊鞋、塑料袋、撲克牌等具有考古價值的物品。我捉 摸著要在這種地方得住一年﹐還是清掃一下為好。看我的老師在收拾他 的房間﹐我也央求他幫一個忙順便也把我的房間來個整舊如新。於是乎 老師叫來幾個學生﹐重點把牆壁粉刷了一下。說“粉刷”可能是有點夸 張﹐其實也就是用一種滾筒似的家什把淡白色的液體糊到牆上。一個小 時以後﹐牆壁依然骯臟﹐但地面上卻留下了星星點點的白色抽象藝術痕 跡。下一步的清掃工作始終沒有發生﹐因為那天吃飯時間已到﹐吃完飯 他們又忙別的事情去了。   在中國大陸﹐公共場所包括旅遊景點的衛生維護也往往是老人們的 職責。我們常常可以看見這些老人是用一種碩大的掃把﹐辛勤地維護著 一個清潔的中國的形象﹐保持大街上的衛生。典型的中國遊人是這樣的﹕ 買張門票﹐溜溜達達﹐蹲下來吃飯﹐把塑料袋隨手扔掉﹐最後在垃圾的 背景中留一個影﹐然後走人。   峨眉山頂自然風光本來美不勝收﹐可惜朝山谷下面一看﹐滿目垃圾﹐ 而且大多位置險惡﹐可以永久保留﹐清潔工們鞭長莫及。據說許多中國 人上峨眉山是為了燒香拜佛﹐難道扔垃圾是佛教儀式的一部分嗎﹖   說點正經的   早在1937年﹐林語堂在它的一本關於中國和中國人的書(《吾國吾 民》)裡就談到了中國人缺乏社會公德的個性﹐說是與孔老夫子直接有 關。因為孔子的學說裡隻強調家庭人倫關系﹐卻忘記把與外人的關系包 括在社會關系當中。所謂“外人”就是家庭以外的人﹐就是可以把垃圾 往他那邊扔的人。除了家庭成員和親密的朋友﹐根本用不著和外人打招 呼。除了孔子﹐我認為老子也是罪魁禍首之一。他主張無為而治﹐一切 順其自然。鄰居把垃圾堆到了我的門口﹐管他呢﹐咱也把垃圾堆到他的 門口不就得了。   對於垃圾﹐各國有各國的高招。法國人把垃圾往垃圾箱裡送﹐中國 人門前三包。法國人隨口吐口香糖(在城區平均每平米有15塊口香糖殘 骸﹐而香榭麗舍大街上這個數字可能高達60﹗)﹐中國人隨地吐痰。   各國有各國的難處。法國的街道可能比中國街道幹凈一點﹐但是那 可是以大筆金錢為代價。如果以“ 價格/清潔度”為指標來比較的話﹐ 我覺得中國人佔盡優勢。此一時彼一時也﹐法國政府過去也曾經對公民 進行公共衛生教育﹐中國隻不過略微慢了一步而已。   各國有各國的自尊心。如果法國想進一步改善環境衛生﹐那麼它隻 能向法國自己學習。而中國則可以向一個華人的城市─新加坡─看齊。   新加坡為中國提供了一個范例和反例﹕這個世界上最清潔的城市是 一個華人的城市﹗是因為這裡無論是吐口香糖還是隨地扔垃圾都會被罰 款﹐還是因為這裡的人們有高人一等的道德水準呢﹖也許各方面的原因 都有一點吧。   中國的城市也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幹凈了﹐我知道離上海三個鐘頭的 張家港就是一個“精神文明城市”──這個稱號通常隻能授予那些環境 清潔的城市。長此以往﹐我深信中國終究會發展為一個現代的“精神文 明國家”。 -- -- "Your future depends on your dreams." -- So go to slee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12.1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