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噪聲文明(圖) 翟華 大恩   如果說在西方沉默和寂靜是金(或者至少也是塊鉛吧)﹐那麼在中 國的這個氛圍裡﹐沉默的價值會小得多。假如沉默在中國真有金子那麼 貴重﹐那麼中國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安詳最恬靜的民族了。就算沉默是塊 鉛疙瘩的話﹐中國人恐怕也已經找到把鉛變為金子的辦法了。   中國人是喜好聲音的民族﹐這聲音發自胸腔肺腑﹐自然而然﹐絕沒 有絲毫的掩飾與做作。本來﹐如果單從理性的角度講﹐這麼稠密的人口 應該會形成一種對聲音的嚴格限制制度﹐比如把打呼嚕的人送去勞改﹐ 把刑事刑犯人讓卡拉OK的高分貝處死或者其他什麼好辦法。但是他們卻 偏偏作了另一種“道路”(譯者注﹕法語裡“道路”voie和“嗓音”vo ix是同音字)﹕用制造比鄰居更大的聲音的辦法來壓住從隔壁傳來的巨 響。雖然第一個制造噪音的中國人沒有流芳百世﹐但至少他身後卻後繼 有人。   中國人不服輸的倔強﹐加上一種強烈的抒發欲望﹐和你硬我比你更 硬的執著﹐所以他們天才的創造性地發展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制造聲音的 技術﹐其中包括鞭炮和火炮炸藥。安靜和沉默對中國人的聽覺而言是無 可忍受的。比如﹐一個上得山來領略自然風光的中國人可能會隨身攜帶 一個大功率的隨身聽﹐並且在太陽出山的剎那不失時機地配上一嗓子真 人原聲﹕“啊﹗哦﹗太美啦﹗”我記得那天在海拔3099米的佛教聖地峨 眉山上﹐太陽老人受到了如此的震撼以至於他恐懼地躲在了雲朵後面。   中國人有制造噪音的固有能力﹐不大需要什麼輔助工具﹐一條聲帶 一般就足以滿足其生存需要。當然聲帶的具體使用方法各地區有所不同。 除普通話以外﹐中文有六大語系﹐還有數不勝數的地方口音。在各大語 系當中﹐在中國南方和香港流行的廣東話堪稱震耳欲聾的冠軍。在我看﹐ 那裡的人們不是在講廣東話﹐而是喊廣東話﹗在香港的餐館裡﹐與對面 坐著的朋友聊天最好要用手機﹐而餐館內的高音喇叭與巴黎火車站大廳 內裡的公共播音系統的音量相仿﹕“二十一桌的紅燒狗肉來了﹗”。   說到狗﹐順便插一句﹐雖然在中國不是所有的地區都吃狗肉﹐但是 狂吠般地大聲咆哮卻是全國通用﹐通常用來表達某種程度的憤懣或者不 滿。在少林功夫學校公共澡堂的主任夫婦就是一對典范。不知為什麼他 們從來不平心靜氣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一觸即怒﹐露出上下兩排牙 齒﹐不斷地大聲地叫喊。如果我說﹕“對不起﹐我不會吠”﹐那麼他們 會變本加厲﹐直到聲嘶力竭為止﹐然後再為下一次發作養精蓄銳。讓我 們原諒他們吧﹕他們其實一定也是受到了他人的驚嚇才做出如此反映的﹐ 以牙還牙而已。叫喊其實也是一種傳染病。   雖然經過五十多年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國到現在還沒有實現在 噪聲面前的人人平等。最有錢的人可以自私地在自己的豪宅中或在朋友 圈內制造噪聲﹐自己享受。中等收入的人就慷慨多了﹐天一擦黑就把自 己電視或卡拉OK發出的聲音送到鄰人家中。按照這個標準﹐等到中國每 個家庭都購置了卡拉OK以後﹐國家的經濟就應該算發達了吧﹗拿破侖曾 經說過﹐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醒來﹐將震驚世界。我說﹐當中國開始 放聲歌唱﹐世界將為之震撼﹗在這一天還沒有到來之前﹐低收入的中國 人還在用自己簡陋的方式參與制造噪聲﹕如果是在城市裡用一把榔頭和 釘子就可以達到目的﹐如果是在農村﹐那最好是讓狗來幫忙。   我在少林居住時的鄰居是一對古道熱腸的老夫婦﹐他們養的狗也著 實活潑可愛。隻是﹐每天晚上這隻狗都不厭其煩地狂吠提醒我正在中國 睡覺。兩周之後﹐我實在忍受不下去了﹐鼓起勇氣向鄰人老夫婦建議﹕ “也許您可以向您的狗解釋一下﹐每天對著星星大喊大叫是一件挺可笑 的事。”老太太無奈而又誠懇地回答說﹕“不行啊﹗這狗不懂中國話。” 我心裡其實覺得挺慶幸的﹐要是這狗也會講中國話﹐那音量恐怕又得高 八度了。   現在應該怎麼辦呢﹖難道你能因為狗叫就揍它﹖那怎麼不喊技工來 修理一下那些大音量的卡拉OK或者房頂上的高音喇叭﹖別開玩笑了﹐保 持村落和社區裡的生氣和熱鬧是每一個正常中國人神聖的職責。再說﹐ 狗叫也不能說是狗的責任﹐它不過是在跟著主人的“道路”(“聲音”) 行事而已。反正睡不著﹐在狗的咆哮中﹐我就開始著手構思撰寫本書。   其實噪音隻會幹擾哪些不會制造噪音的人。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人 早已獲得了噪音免疫。我耳朵裡的隔音塞子時常使我的中國朋友迷惑不 解﹕“這是幹什麼用的﹖”“這是為了讓中國更安靜。”“啊﹗﹖”像 耳塞這種西方小玩藝其實並不足以對付中國人的噪音技術。那次我從重 慶乘船沿江而下﹐同行的還有800個好奇的中國人。 入夜﹐我帶著耳塞 一個人留在船倉內﹐其他的中國人都到甲板上去觀景了。呵呵﹐沒有中 國人的中國可真安靜啊﹐我很快就進入夢鄉了。大概是在早晨一點鐘﹐ 船上好象突然發生了強烈地震﹕原來是同艙的10位中國朋友歸來了﹐在 艙內的八個床位上各就各位。不知她們在外面到底看見什麼了﹐反正不 論大人還是孩子們的興奮之情都溢於言表。我從椰樹林的美夢中驚醒﹐ 意識到再也睡不成覺了。中國﹐你好﹗幹脆咱也加入歡樂的人群中吧。 於是我開始放聲高歌馬賽曲。“前進﹐法蘭西祖國的男兒﹐光榮的時刻 已來臨…”   神了﹗我們法蘭西的戰曲真有效﹐剛唱出第一句的前幾個詞﹐中國 人登時就安靜下來了﹐臉上顯露出恐怖的表情﹕我們正在和一個外國瘋 子一起旅行﹗早知道外國人都是些怪異的人﹐但是達到這個程度還真是 令人不可思議﹕“咱們最好不要搭理這個瘋子﹐還帶著孩子呢。”   “聲音”這個詞在中文字典裡是與人聲相連的。這其實很符合邏輯﹐ 首先嗓音本來就很吵。再說中國人早年發明文字的時候﹐汽車喇叭還不 存在。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汽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以喇叭為核心。 隻要喇叭能響﹐汽車就一定能走。開車就是按喇叭﹐學開車就是學會適 時──也就是說任何時候──按喇叭。中國人開車按喇叭與西方人不同﹐ 他們不是為了責罵另外一個討厭的開車人才按喇叭﹐而是為了預告他們 的到來﹕“當心﹐躲開點﹐我來了﹗”或者在街上炫耀﹕“沒看見我的 大奔這麼有氣派嗎﹖”   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汽車在中國普及以後﹐中國文字學家可能會重 新研究“聲音”這個詞的寫法。   說點正經的   在這一章裡我提到了狗﹐首先是因為狗叫是我產生了寫作此書的靈 感。我並不想把中國人與狗相比﹐我很清楚中國人對於“中國人與狗不 許入內”的歷史敏感性。其實我知道中國人都是精湛的演員﹐他們的憤 怒和呼喊大多是屬於做作和夸張的表演。中國人是動物世界細致入微的 觀察家﹐功夫裡的許多動作都源於動物﹐出了人所共知的猴拳以外﹐武 術動作還包括仿虎、猿、鶴、雞、燕、馬等套路。   我們必須在這個文化范疇內分析中國人的露齒滑稽劇﹕夸張隻是為 了震懾對手﹐一旦達到目的﹐見好就收。我不敢肯定已經憤怒地把門牙 露出來的西方人能夠像中國人這樣控制自己的感情﹐給自己留退路。還 要加一句﹐尤其在不懂得對方語言的情況下﹐人們更容易把激動的對方 與動物相類比。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說是歧視﹐還不如說外國人的無知。   要說中國沒有一點安靜的地方那也不公正﹐要不為什麼字典裡有幾 個與此有關的詞﹐諸如“寂靜”、“無聲”和“沉默”呢﹖有時候中國 有的地方安靜的令人詫異﹐比如說早晨公園裡連太極的場景﹐還有中午 人們睡午覺的時候。更異乎尋常的是﹐中國一些城市現在已經規定不許 汽車在市區鳴笛。中國人居然能想出不許鳴笛的這樣的主意來已經是不 可思議了﹐如果中國人能夠真正做到不按汽車喇叭那將更讓人讚嘆。盡 管中國人對噪音的忍耐度很高﹐但他們其實也一樣期望安靜﹐我相信有 一天中國人會懷念滿街都是自行車的童年往事。   在我自己的國家﹐很多法國人也對鄰居不管不顧﹐音響和寵物也同 樣會制造很多噪音。但﹐兩相比較﹐一個正在發展中的社會當然會比一 個發達的社會更多地使用榔頭﹐發出更多的聲音。一個沒有聲音的社會 是一個死亡的社會。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中 國充滿生氣﹗ -- -- "Your future depends on your dreams." -- So go to slee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12.1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