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人民時評:永遠的李白 劉雪楓 在這溫暖的冬日, 我們紀念李白的1300歲。 1300年, 李白飄逸的身影不僅沒有模糊, 反而越來越清晰﹔1300年, 李白的詩篇 於我們不僅沒有隔世絕代之感, 反而越來越生動鮮活. 李白是中國的, 李白同時也是世界的。這種觀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有意義。將 近 100年前, 以李白詩為代表的中國詩被譯成法文和德文, 分別以《美玉集》和《中 國之笛》這樣浪漫的名字在西方結集出版。對於大詩人龐德用英文翻譯的李白詩歌, 艾略特認為 "是對英語詩歌進程持久的、決定性的貢獻" 。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無 疑是作曲家馬勒根據《中國之笛》中四首李白的詩譜寫的大型聲樂交響曲《大地之歌》 ( 又叫《塵世之歌》) 。今年, 同時是李白誕辰1300年和馬勒去世90年, 歐美的樂團大 多數都上演了《大地之歌》, 同時紀念東西方的兩位文化名人。 唐詩是中國文學乃至中國文化的頂峰, 李白是站在這個頂峰之上的巨人。1000多 年來, 他靈動奇麗的詩以及坎坷曲折的人生際遇激活了後代眾多藝術家豐富的創作靈 感, 不論是文學、音樂、戲劇, 還是繪畫、舞蹈、雕塑等, 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位大詩 人偉岸傲立的身影, 也能透過這些作品感受到詩人那份與天地精神獨往來的人文情懷。 今天, 我們以音樂、舞蹈、戲劇, 還有書畫等形式紀念李白﹔還有李白的英文詩、法 文詩、德文詩、日文詩。這些紀念恰到好處地將 "李白與現代" 和 "李白與世界" 兩 條線索貫穿並交織起來, 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橫跨1300年的李白。 大型現代舞劇《夢白》是廣州現代舞團為紀念李白誕辰而特意創作的。舞者用現 代舞蹈語匯和現代音樂表現了詩人性格的不同方面。這不是一個穿長袍束高冠的李白, 他是長存人們心中的另一個始終具有現代感的李白。交響音樂會《明月出天山》以郭 文景的交響合唱《蜀道難》和周龍的《唐詩四首》為核心內容, 又輔之以數首根據李 白詩譜寫的交響聲樂作品。詩歌劇場《天地一太白》是紀念李白系列紀念活動的壓軸 大戲, 它不同於一般的詩歌朗誦會。整場演出圍繞李白那些最膾炙人口的詩篇展開, 通過朗誦、交響音樂、歌曲以及舞蹈等多種藝術元素的整體烘托, 傳遞著詩人對人生、 自然、永恆的情感體驗, 同時也從不同角度展示現代人對李白的思考、發問以及對自 我的反觀。 李白是說不完道不盡的。李白是永遠的。 再鑄民族魂, 弘揚中國文化的人文傳統, 就從紀念李白開始吧。 來源:人民網 2002年2月07日 -- 朋友的朋友還是朋友 朋友的敵人算是敵人 敵人的朋友仍是敵人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