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破除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 姜義華 鄧小平同志1992年春發表的南方談話,包含著極為豐富的歷史內涵,反映了 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偉大的歷史睿智,是堅持馬克思主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思想路線的典範。 鄧小平南方談話是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刻發表的。當時,東歐劇變,蘇聯解 體,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嚴重受挫,正促使人們認真總結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 面對社會主義陣營發生的巨大變化,一些人以反對“和平演變”為理由,主張重新評 價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學說,重新評價“文化大革命”。他們認為,我國現在出 現和平演變的危險主要來自經濟領域,西方帝國主義將在中國進行和平演變的希望主 要放在中國南方改革開放的前沿───“特區”,放在中國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這些人沿襲的是“文革”及此前“反修防修”的思維模式,將蘇東劇變歸因於意識形 態控制的放鬆、國營經濟絕對支配地位的喪失和由此導致的政治權力統治基礎的動搖。 基於此,他們力主恢復以階級鬥爭為綱,放棄改革開放,放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在這一重要的歷史關頭,鄧小平堅持了徹底的歷史唯物主義。1992年他在南 方談話中明確指出:“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條。”在說明“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時,鄧小平還 要求我們的經濟發展不能比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差,“如果我們不發展或 發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較就有問題了”。 近十多年來,中外許多學者都在研究蘇東劇變的根源,他們的研究成果充分證明 鄧小平的判斷是正確的。原蘇聯社會科學院的一項問卷調查表明,被調查者中承認蘇 共代表工人的只有4%,承認蘇共代表全體人民的占7%,承認蘇共代表全體黨員的 也不過11%,85%的被調查者則認為,蘇共只代表黨的官僚和機關幹部。蘇聯解 體,蘇共垮臺,從根本上說,是因為蘇共已經蛻變為一個龐大的官僚特權階層,他們 最為關注的是自身的特殊權力、特殊利益,而不再致力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再致 力於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不再致力於維護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他們 將國家從上到下的全部權力都緊緊把握在自己手中,排斥來自人民的各種有效監督, 結果,他們一垮,連帶著使蘇聯整個國家跟著解體。 面對同一歷史事變,人們得出的結論卻迥然有異。其中的根本分歧,就在於是否 敢於面對客觀存在的事實,是否敢于正視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 南方談話特別強調:“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提倡這個,不要提倡本 本。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堅持實事求是, 就應當從客觀事實出發,而不應當用前人和自己編織起來的虛假觀念、過時了的話語 把思想禁錮起來,將自己的行動引向錯誤的一面。 針對那些認為和平演變的危險主要來自經濟領域的論斷,鄧小平義正辭嚴地指出:“ 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 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 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事實早已證明,在東方傳統的小生產基礎上, 想要拒絕和排斥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 而通過國家運用政治權力直接進行統一的生產與分配,一步進入“社會主義”,只是 民粹主義的空想,結果必然是一方面制造出一個龐大的官僚權力集團,另一方面使廣 大民眾處於普遍貧困與無權狀態。根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實際, 鄧小平明確指出,特區姓“社”不姓“資”﹔“三資”企業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有益補 充,歸根到底是有利於社會主義的﹔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 包括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文明成果,歸根結蒂,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鄧小平提出以三個“有利於”來判斷姓“社”還是姓“資”,表明堅持實事求是 與始終不渝地將人民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路線方針是緊密相連的。一切為了人民, 可以說,是實事求是的出發點,也是實事求是的終極目標,是實事求是長盛不衰的靈 魂。南方談話反覆強調,我們的所有工作都應當使人民高興,使人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人民,是看實踐。人民一看,還是社會主義好,還是改革開放好,我們的事業就會萬 古長青”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已清楚表明,忘記了人民,或者在反對資產階級個 人主義的名義下,把人民抽象化,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對立起來,甚至把廣大工人、農民變成“國家工匠”、“國家農奴”,或者像我國“ 文化大革命”時發生的那樣,將無數公民應該擁有的、為憲法所確認的尊嚴和權利無 情地踐踏在腳下,這是從根本上對社會主義的背棄。因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從來就 將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視為奮鬥的終極目標,一貫致力於尊重人的價值、實現人 的價值,而絕不是與此相反,摧殘人的價值,或者僅使一部分既得利益者通過對權力、 財產和思想的壟斷,將其人生價值的實現建築在眾多人生價值被踐踏的基礎上。事實 證明,只有時時處處想著人民,一切為著人民,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也只有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能真正做 到時時處處想著人民,一切為著人民。 可見,對於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最好的紀念,當如江澤民同志“七一”講話所要 求的那樣,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 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 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站在時代前列,立足於新的實踐,把握住時代特點,不斷深 化對共產黨執政的規律、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的認識,求 真務實,勇於創新。只要堅持這樣去做,我們就能與時俱進,面對各種困難,無往而 不勝。 作者係復旦大學教授 來源:《解放日報》 2002年2月03日 -- 朋友的朋友還是朋友 朋友的敵人算是敵人 敵人的朋友仍是敵人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