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基辛格承認其回憶錄在臺灣問題上誤導讀者 《紐約時報》今天在國際版載文披露,基辛格在其回憶錄《白宮歲月》中關於1971 年他與周恩來總理就臺灣問題的會談與實情不符,“誤導讀者”。 文章說,根據最新出版的美國政府解密檔案,當年在臺灣問題上中美雙方基本取 得共識,這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在30年前首次訪問中國以及美國與中國建交的必要條件。 因此,基辛格當時便向中國領導人保證,美國不追求“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 不支持“臺灣獨立”。 由華盛頓民間研究機構“國家安全檔案處”和喬治華盛頓大學聯合出版的解密資 料顯示,基氏在1971年 7月密訪北京期間與周恩來總理會談時,雖未同意中方關於要 美國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要求,但他說,美國“不主張‘兩個中國’解決 方案或‘一個中國’、‘一個臺灣’的解決方案”。 正是由於基辛格在 7月 9日的會談中做了這番表態之後,周恩來才首次對兩國建 交表示樂觀。他說:“ (問題) 獲得解決和我們兩國建立外交關系是有希望的”。 至于尼克松本人的態度,解密檔案顯示,他似乎不願在臺灣問題上做太多讓步, 但他知道美國必須承認不追求“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他的中國之行才可能成 功。 基辛格與周恩來的首次會談於 7月 9日下午進行,時間長達 7小時。會談紀錄共 46頁,其中有 9頁講到臺灣問題,而且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獲得的共識是後來尼克松得 以在次年 2月成行的關鍵。新解密的文件顯示,會談的前三分之一都是討論臺灣問題。 周恩來堅持,中美要建立外交關係,美國必須承認中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須回歸祖國。” (但基辛格在他1979年出版 的回憶錄《白宮歲月》中,僅說“臺灣問題在 (與周恩來的) 首次會談中僅簡略提及”。 事實上,基辛格與周恩來兩人的討論包括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承諾在越戰結束 後將撤離在臺灣三分之二的美軍。此外,基還向周表示,他預期北京和華盛頓將在尼 克松第二個總統任期的初期完成建交。但尼克松在1974年因“水門事件”辭職,副總 統福特繼任總統後在政治上處於弱勢,美國與中國才無法在基氏預期的時間內完成建 交。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處”表示,新出版的41份文件原本收藏於官方“國家檔案局 尼克松總統資料計劃”,它們紀錄了尼克松政府在1970年和1971年與北京接觸的努力。 出版的資料大多數是在去年 4月解密。該檔案處還說,這是基辛格首次密訪北京時與 周恩來會談的紀錄,首次公諸於世。公布的是會談近乎完整的紀錄,但有幾頁仍未解 密。日前,正在倫敦旅行的基辛格就此問題接受電話採訪時承認,他的回憶錄可能“ 誤導讀者”。 來源:人民網 2002年 3月01日 -- 算一算已多年沒有見過你的人 這些年我也不曾有過愛的人 還記得你離開前我們許下的諾言 一轉眼我等了千千萬萬年 手中還握著你送的籤 一刻也不曾離開我身邊 籤上的諾言卻已變成了戲言 我才了解沒有不散的筵席 歲月的風沙改變了我容顏 過去的諾言卻像浮雲遊戲在天邊 回不到我身邊又離不開我視線 心中的感覺你可曾了解 思念是最痛苦的纏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