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發信人: lantonet (代表!代表!!代表!!!), 信區: Triangle 標 題: 中共新的權力三角:胡、曾、溫(轉) 發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2年11月15日09:17:03 星期五) , 站內信件 中共新的權力三角 ----------------------------------------------------------------------------- ● 伊銘     隨著十六大政治大戲接近尾聲,中共第四代領導團隊也漸漸浮向臺面。但是在謎底 沒有揭開之前,外界對于中共政治局乃至政治局常委組合的任何排序,只能是猜測。 不過有一點似乎可以肯定,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將成為十六大后“核心中的核心”。    早在10月26日,胡、溫、曾三人曾同時登臺,出現在農村基層黨組織貫徹江澤民 “三個代表”的會議上,會議由曾慶紅主持,溫家寶提出具體措施,胡錦濤則最后總結。 這個組合 透露的政治訊息,就是“胡溫曾”體制要取代目前的“江李朱”體制。   有趣的還不是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是否會成為江澤民、李鵬、朱?基的政治傳 人,這架新崛起的“三頭馬車”在未來五年將把中國引領到何方,而是中共傳承半個世 紀之久的權力三角體制,竟然生生不息。   三角關系,在幾何學與物理學上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在幾何學方面,通過三角的 解析,任何平面都變得可知,角與線也具有了奇妙的對應關系。在物理學方面,三角關 系是最基 本的平衡原理。將三角關系運用于權力游戲并非是中共的發明,然而運用得爐 火純青、得心應手卻非中共莫屬。   毛澤東堪稱這方面的大師。早在延安時代就有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這個權力“鐵三角”之說。它一直延續到中共建政以后。五十年代,高崗取代朱德,中 央權力核心變成了毛、周、高。不久,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事發,劉少奇任 國家主席, 黨內地位取代了高崗。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殘酷歲月,善于權術的毛澤東 依然沒有放棄三角權力游戲。劉少奇被打倒以后,林彪崛起,并被毛澤東欽定為接班人。 周恩來的實際地位并沒有削弱。實際掌權者變成毛、林、周。毛澤東、周恩來去世,“四 人幫”倒臺,華國鋒、李先念、汪東興也曾紅火一時。   及至鄧小平時代,三角權力模式非但沒有被抑制,反而被發揚光大。鄧小平第三次 復出,處于最高決策層的是鄧小平、陳云和葉劍英。葉劍英辭世,替補者是李先念。嗣后, 老人們退居幕后,胡耀邦、趙紫陽、萬里走向中共政治舞臺的中心。誰知好景不長,所謂 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泛濫,導致胡耀邦的黯然下臺。中央三角權力又成為趙紫陽、李鵬和胡 啟立。接著,震驚中外的“六四”事件爆發,趙紫陽被廢黜,三角權力又為江澤民、李鵬、 喬石所擁有。   中共十五大,喬石退出權力漩渦,朱?基取喬石而代之,“江、李、朱”三頭馬車漸 次成。與“江、李、喬”權力三角不同的是,他們雖然也是由鄧小平在生前欽點,但是* *(原文亂碼)畢竟不存在了,使他們結合起來的是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信念、和基本相 近的價值觀。而胡、溫、曾體制,也許將是中共黨內的最佳組合。因為他們三人都長期在 黨內共事,雖性格不同,資歷深淺不一,卻有許多相同之處,比如屬于同一代人,處事風 格都很低調、謙遜,而且相處融洽。特別是溫家寶與曾慶紅又曾經一起在中央辦公廳共事, 溫的謙讓,據說一直受到曾慶紅的尊重。   因此,“十年磨一劍”的胡錦濤主政后,假如由務實、溫和、穩健的溫家寶主管國務 院,由政治智慧過人的曾慶紅負責黨內事務,再加上吳邦國、黃菊、賈慶林、羅干等人的 輔助,第四代領導集體與第三代相較,應該不會遜色。與“江、李、朱”三頭馬車另一個 不同的是,胡、溫、曾體制將更具凝聚力,因為除了同心協力、共治天下以外,他們中的 哪一個人都沒有獨立成為“核心”的本錢。 《聯合早報》 -- 我心無時無刻不在渴望自由 哪怕是鐵屋里沉悶的一生吶喊 都值得我去獻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66.111.46.97 > -------------------------------------------------------------------------- < 作者: piliwu (Emperor Waltz) 看板: China 標題: Re: 中共新的權力三角:胡、曾、溫(轉) 時間: Fri Nov 15 10:23:08 2002 我有一個疑問想很久了 如果胡、溫、曾共治,那誰來繼續改革?中國問題改革溫和派真的能解決? 而且這三人權力結構真的平衡? 胡當然是自己一派,就算目前還有點嫩,但終究會漸漸走自己的路 溫跟曾一個是朱派,一個是江派,在有上頭挺的情況下真的會聽命於胡? 胡真的能容忍他們伴隨左右? 就算他們相處再好,兩人上司的陰影是揮之不去的 ※ 引述《whiho (浪子無行~~空降ptt)》之銘言: : 發信人: lantonet (代表!代表!!代表!!!), : 信區: Triangle : 標 題: 中共新的權力三角:胡、曾、溫(轉) : 發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2年11月15日09:17:03 星期五) , 站內信件 : 中共新的權力三角 ----------------------------------------------------------------------------- : ● 伊銘   :   隨著十六大政治大戲接近尾聲,中共第四代領導團隊也漸漸浮向臺面。但是在謎底 : 沒有揭開之前,外界對于中共政治局乃至政治局常委組合的任何排序,只能是猜測。 : 不過有一點似乎可以肯定,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將成為十六大后“核心中的核心”。    : 早在10月26日,胡、溫、曾三人曾同時登臺,出現在農村基層黨組織貫徹江澤民 : “三個代表”的會議上,會議由曾慶紅主持,溫家寶提出具體措施,胡錦濤則最后總結。 : 這個組合 透露的政治訊息,就是“胡溫曾”體制要取代目前的“江李朱”體制。 :   有趣的還不是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是否會成為江澤民、李鵬、朱?基的政治傳 : 人,這架新崛起的“三頭馬車”在未來五年將把中國引領到何方,而是中共傳承半個世 : 紀之久的權力三角體制,竟然生生不息。 :   三角關系,在幾何學與物理學上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在幾何學方面,通過三角的 : 解析,任何平面都變得可知,角與線也具有了奇妙的對應關系。在物理學方面,三角關 : 系是最基 本的平衡原理。將三角關系運用于權力游戲并非是中共的發明,然而運用得爐 : 火純青、得心應手卻非中共莫屬。 :   毛澤東堪稱這方面的大師。早在延安時代就有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 這個權力“鐵三角”之說。它一直延續到中共建政以后。五十年代,高崗取代朱德,中 : 央權力核心變成了毛、周、高。不久,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事發,劉少奇任 : 國家主席, 黨內地位取代了高崗。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殘酷歲月,善于權術的毛澤東 : 依然沒有放棄三角權力游戲。劉少奇被打倒以后,林彪崛起,并被毛澤東欽定為接班人。 : 周恩來的實際地位并沒有削弱。實際掌權者變成毛、林、周。毛澤東、周恩來去世,“四 : 人幫”倒臺,華國鋒、李先念、汪東興也曾紅火一時。 :   及至鄧小平時代,三角權力模式非但沒有被抑制,反而被發揚光大。鄧小平第三次 : 復出,處于最高決策層的是鄧小平、陳云和葉劍英。葉劍英辭世,替補者是李先念。嗣后, : 老人們退居幕后,胡耀邦、趙紫陽、萬里走向中共政治舞臺的中心。誰知好景不長,所謂 : 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泛濫,導致胡耀邦的黯然下臺。中央三角權力又成為趙紫陽、李鵬和胡 : 啟立。接著,震驚中外的“六四”事件爆發,趙紫陽被廢黜,三角權力又為江澤民、李鵬、 : 喬石所擁有。 :   中共十五大,喬石退出權力漩渦,朱?基取喬石而代之,“江、李、朱”三頭馬車漸 : 次成。與“江、李、喬”權力三角不同的是,他們雖然也是由鄧小平在生前欽點,但是* : *(原文亂碼)畢竟不存在了,使他們結合起來的是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信念、和基本相 : 近的價值觀。而胡、溫、曾體制,也許將是中共黨內的最佳組合。因為他們三人都長期在 : 黨內共事,雖性格不同,資歷深淺不一,卻有許多相同之處,比如屬于同一代人,處事風 : 格都很低調、謙遜,而且相處融洽。特別是溫家寶與曾慶紅又曾經一起在中央辦公廳共事, : 溫的謙讓,據說一直受到曾慶紅的尊重。 :   因此,“十年磨一劍”的胡錦濤主政后,假如由務實、溫和、穩健的溫家寶主管國務 : 院,由政治智慧過人的曾慶紅負責黨內事務,再加上吳邦國、黃菊、賈慶林、羅干等人的 : 輔助,第四代領導集體與第三代相較,應該不會遜色。與“江、李、朱”三頭馬車另一個 : 不同的是,胡、溫、曾體制將更具凝聚力,因為除了同心協力、共治天下以外,他們中的 : 哪一個人都沒有獨立成為“核心”的本錢。 : 《聯合早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18.238.42 > -------------------------------------------------------------------------- < 作者: whiho (浪子無行~~空降ptt) 看板: China 標題: Re: 中共新的權力三角:胡、曾、溫(轉) 時間: Fri Nov 15 20:01:24 2002 ※ 引述《piliwu (Emperor Waltz)》之銘言: : 我有一個疑問想很久了 : 如果胡、溫、曾共治,那誰來繼續改革?中國問題改革溫和派真的能解決? : 而且這三人權力結構真的平衡? : 胡當然是自己一派,就算目前還有點嫩,但終究會漸漸走自己的路 : 溫跟曾一個是朱派,一個是江派,在有上頭挺的情況下真的會聽命於胡? : 胡真的能容忍他們伴隨左右? : 就算他們相處再好,兩人上司的陰影是揮之不ꔊ新官上任,總要先交手幾個回合才能摸清大概的路數 江89年上任,到92年已經基本控制了局面 胡也不會用很長時間,溫歸于朱系比較勉強 他是平衡曾(其實是江)和胡的砝碼 至于推行改革的問題我覺得不太能成立 目前的形勢是經濟改革已經不可逆轉 政治改革難有突破,不可預知的情況太多 除非是愣頭青式的領導人, 否則不敢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政治結構 這和蔣經國那個時代并不一樣 蔣交給李的時候,臺灣已經相當富裕,具備了承受沖擊的本錢 畢竟社會運行一個民主制度需要的成本比集權制度大一些 在這樣面積廣大、人口稠密、相當落后 民族、地域、階級發展高度不平衡的地域實行民主制度 又并沒有什么好的先例 這方面有太長的路要走,現在所能把握的 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相信隨著整個社會富裕程度的提高 終究會導致權力的分散和契約觀念的增強 想的太遠意義也不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66.111.46.97 > -------------------------------------------------------------------------- < 作者: RuHung (多運動 多快樂) 看板: China 標題: Re: 中共新的權力三角:胡、曾、溫(轉) 時間: Fri Nov 15 23:27:15 2002 ※ 引述《whiho (浪子無行~~空降ptt)》之銘言: : 目前的形勢是經濟改革已經不可逆轉 : 政治改革難有突破,不可預知的情況太多 : 除非是愣頭青式的領導人, : 否則不敢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政治結構 : 這和蔣經國那個時代并不一樣 : 蔣交給李的時候,臺灣已經相當富裕,具備了承受沖擊的本錢 : 畢竟社會運行一個民主制度需要的成本比集權制度大一些 : 在這樣面積廣大、人口稠密、相當落后 : 民族、地域、階級發展高度不平衡的地域實行民主制度 沒有任何先例是領導者的恩慈賜給人民民主的 所有的民主權力都是爭來的 窮人的權力是打出來的 只有人民富裕 民主的近程才有可能避免內戰 而可以和平的開放權力 : 又并沒有什么好的先例 如果說要在面積廣大、人口稠密、落後 民族、地域、階級發展高度不均的地方實施民主 印度是一個完全符合你說的所有要件 而且實施民主十分徹底而穩固的國家 他唯一的缺點是 這個國家很難工業化 : 這方面有太長的路要走,現在所能把握的 : 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相信隨著整個社會富裕程度的提高 : 終究會導致權力的分散和契約觀念的增強 : 想的太遠意義也不大 這個觀念真是進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15.151 > -------------------------------------------------------------------------- < 作者: piliwu (Emperor Waltz) 看板: China 標題: Re: 中共新的權力三角:胡、曾、溫(轉) 時間: Sun Nov 17 15:14:41 2002 ※ 引述《whiho (浪子無行~~空降ptt)》之銘言: : 新官上任,總要先交手幾個回合才能摸清大概的路數 : 江89年上任,到92年已經基本控制了局面 : 胡也不會用很長時間,溫歸于朱系比較勉強 : 他是平衡曾(其實是江)和胡的砝碼 : 至于推行改革的問題我覺得不太能成立 : 目前的形勢是經濟改革已經不可逆轉 : 政治改革難有突破,不可預知的情況太多 : 除非是愣頭青式的領導人, : 否則不敢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政治結構 : 這和蔣經國那個時代并不一樣 : 蔣交給李的時候,臺灣已經相當富裕,具備了承受沖擊的本錢 : 畢竟社會運行一個民主制度需要的成本比集權制度大一些 : 在這樣面積廣大、人口稠密、相當落后 : 民族、地域、階級發展高度不平衡的地域實行民主制度 : 又并沒有什么好的先例 : 這方面有太長的路要走,現在所能把握的 : 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相信隨著整個社會富裕程度的提高 : 終究會導致權力的分散和契約觀念的增強 : 想的太遠意義也不大 我說的改革是只經濟改革 政治改革中國我們不覺得會在短期間內發生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用上文攻武赫台灣人拒絕你們的原因 為什麼我覺得經濟改革很難做到?朱鎔基再怎麼強勢再怎麼開明 中國依然在銀行體系跟中央政府公債留下很糟糕的數字 在上海股市,當地投資人信心全無,相關法令缺少或執行不力 更糟糕的是朱小華事件,不知閣下是否知道外國對此事件的憑論? 一般而言,除了中國之外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政治栽贓 由此可見保守派的勢力影響多大,而對後來的官或人民影響多深 因此我認為接下來主管經濟的必然在此有所顧忌,而改革也就無法順利 對人民宣傳朱系人馬貪污,更是重挫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朱系人馬是中共江、李、朱,前三派權力中心最清明的一派 連他們的大將都有問題,誰還會對政府官員有信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18.2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