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本人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是看好的,也有一些具體推演。看好的信心,是基于中國經濟的獨特性。中國這麼多年有這麼多極端醜惡現象,各種叫西方經濟學家看不慣或看不懂的不合理經濟現象層出不窮。因此,他們談論崩潰論不知多少年了,也並非全無根據,因為他們列出的中國經濟的問題基本上是真的,但是崩潰預言卻一次也沒有應驗。為什麼中國帶著巨大經濟問題卻20多年來持續增長,不僅不崩潰還搞出了“中國威脅論”?如果不注意中國經濟的獨特性,是無法解釋的。這些獨特性既然在過去保障了中國的順利發展,那麼在將來的發展中也有很大可能繼續發揮作用。很 可能中國有許多與發展中國家類似的毛病,可它們就崩潰了,中國卻繼續平穩發展。 例如中國的金融危機。連中國官方都承認中國銀行的壞賬率很高,我也不信官方給出的偏小的百分比,而高到50%的猜測都有。多少年都是這樣了,可以說是西方提出中國崩潰論的最大原因。這在其它國家O無法解釋的,這樣的壞賬率在其它國家銀行發生,就是不折不扣的崩潰。可是中國這麼多年下來就這樣混過來了,老百姓並沒有因為聽說壞賬率茬多高就嚇得去銀行裡提錢,銀行存款反而是不斷增長居高不下。小豬總是用泰國與中國對比,那麼我就問泰國的銀行壞賬率如果高到中國這種程匯,還想繼續混麼?要解釋這個現象,必須深入理解中國經濟,不能停留在簡單對比上 。這是因為中國的銀行是國有的,實際都是一家,中國的經樑運行是中央政府通過銀行具體安排的,壞賬相當于巨額國債。例如任何私人銀行不會給某些毫無前途的國有企業貸款,但虍中國政府可以讓自己的銀行長期幹這種陪本的事,很多壞賬就是這麼出來的,相當于給工人發維持費。中國的國債佔GDP百分比與全球要經濟體相比很小,空出的份額實際上可以留給壞賬。 如果具體考察中國經濟的運行,這樣的獨特性到處都是。表面上看起來也是建基礎設施建工廠賣東西市場經濟這麼地幹,可是內裡的機制完全不一樣。名義上是市場經濟,有些人一聽,就沒有細看這市場經濟裡到底是些什麼。中國政府可是明白地說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人說這是“資本主義”。但另一層意思,也就意味著是“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並不是西方完全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要了解什麼是“中國特色”,不考察具體運行是不行的。光聽了個市場經濟的名就作類比開始推危機必然發生,顯然是忽略了“中國特色”。我以前寫過了,中國就算有經濟危機也 是“中國特色”的經濟危機,如果想找其它國家那樣典型的經濟危機現象就很困難。例如,中國經濟增長只有6%了,那麼我肯定,中國發生了“中國特色的經濟危機”,中央領導面色沉重,經濟會議天天開商討辦法。可是這種增長率,放在其它國家都是很好的消息。小豬或者一些左派心目中那種經濟倒退的危機法,不適用于中國經濟。如果不認識到這一點,空談經濟危機,金融危機,那是很業余的。 從我多年來與人討論中國經濟的經驗來看,中國經濟的獨特性可能超乎絕大多數人的想象,可以稱為大怪獸。某些獨特性毛時代是很有貢獻的,改革開放並沒有改掉,有些人可能光想著罵改革開放,就忘了。例如土地國有,現在絕大多數土地還是國有,就算買個房子,70年以後國家還要收回。對付經濟危機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大興土木搞國土整治,別的國家不象中國土地國有搞起來這麼方便,成效就不行。 再比如國有企業,一般光想著中國政府賣國企,怎麼怎麼罪惡。可是據我看,暴利領域裡的大國企簡直是中國政府的心肝寶貝,中國政府想方設法把利潤劃拉到國企裡去。如電信運營利潤豐厚,其它國家私有的電信企業成千上萬家。中國政府假裝分出了幾家,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聯通、網通之類的,其實都是大國企,高層經常轉圈換來換去,私人想幹根本不可能。如鋼鐵企業,這些年火爆,利潤不錯,那麼私人想開個鋼鐵廠賺錢,什麼條件都具備,就是不讓幹。中國政府吹國營企業利潤巨額增長,並不是虛假的,就是這麼保護出來的。國土整治裡利潤豐厚的業務多得是, 中國政府把好賺的錢都留給國企,就這麼可以維持很多家大國企混得很滋潤。這些企業,你要提改制,提什麼市場經濟下不公平,中國政府是根本不理的。就是一些競爭性領域,國營私營外資都有,那麼談談國企改制MBO什麼的搞搞,還有爭議。那些有準入限制的壟斷領域,一a私企外企都沒有,所以入WTO的時候外國人在那裡爭。中國政府退讓了一些,可並不是完全開放,那些大國企還是可以活下去。 今年政府稅收增長25%,很多就是靠這些壟斷國企。它們活得好得很,下遊的廠家們在市場經濟裡拼得你死我活,所以很多人覺得錢不好賺。這些國企才不會覺o錢不好賺,而是穩穩地賺,還時不時地搞個壟斷價提高利潤。比如中國有很多電解鋁加工企業,拼資金上規模拼得你死我活。可是原材料氧化鋁絢供應商就中鋁總公司一家,別的不許幹這個,這個行業的利潤大頭是中鋁的,底下的民營企業家就叫喚不公平。中國這種“XX總公司”的還很多x肥得流油的不在少數,平時大家不注意,其實經常財大氣粗地上全球收購,一家伙使出去幾十億美元的不少。你跟這些企業說什麼 市場經濟,人嫵根本不理。還有說現在國企不行了,中國是靠私企與外企的,這在中央政府看來也是胡說。中央管著的大國企利潤增長可以連年肥厚得很。比如芊中國那麼多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哪個外資有產權?中央要說哪條路把產權交給外資修,那外資得搶死。中國政府也就是向世銀借些低息貸款修路x自己幹不來的進口一些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修,這樣讓外國人得些利益。真正利潤豐厚的產權,都在中國政府手裡。國土整治這麼幹下來,政府手檜的固定資產越來越多,利滾利只要滾起來了,政府財政實力就翻上去了。發展中國家的政府經常財政危機倒台,那手裡的固定資 產和中國政府完゚不是一回事,就算象中國這樣增長了一陣子,政府的力量還是很弱的。 別的市場經濟國家沒有中國這麼多“XX總公司”,最大的幾百家企業愕部分都是私營的。而把中國的幾百強企業這麼一列,越往前越是國營的佔絕大多數。有一些合資的公司,那還是中國政府有控股權的。現在罵外郰,經常就是罵這些合資的公司,其實法理上來說,還叫國有控股企業。別看中國外資來得多,但是論到股份,外資還真不佔優。中國的開放,和屠的國家自由主義開放很不一樣,是一種受控的開放。地方政府經常有互相競爭獻媚吸引外資的行為,很讓人看不眼,因此人們以為中國對外資多槃了。其實中央政府準入限制很多,合資談判要審批,基本都有譜,外資並 不能為所欲為。要不然入WTO的時候,就不會談得那麼艱苦了。也就是那些放開的領域爭外資爭得很過分。 中國政府搞改革開放,手裡積下的家底一般人是認識不到的。看看海嘯救災,我看全球政府裡也就是中國政府這麼大刀闊斧和美日等幾個富國比拼。別看市場經濟叫喚了這麼多年,富人出了幾千萬,其實最大的富人是中國政府。中國政府天天哭窮什麼沒錢辦教育,嚇住了很多人。我私下裡懷疑中國政府不想認真辦教育,想靠中國人民注重教育的天性榨中國人民存在銀行裡的錢,所以安排預算的時候只安排那麼一點。等要建大項目不花錢不行的時候,中國政府安排下上千億的資金都不當一回事。比方說,如果中國人民象關心自己孩子的教育那樣關心南水北調的資金,那中國政 府就真敢叫人民交錢建調水工程。人民只管自己的孩子,那中國政府就去安排建設資金,也好辦得很,收購外國公司幾十億美元都敢隨便開牙。小豬說發展中國家政府沒錢了,就去賣基礎設施給外國,還說中國也會這樣。我要問小豬,中國的基礎設施不是中國的是哪家外資的?以後也不會發展到要靠賣基礎設施撈錢的地步,那得發生什麼樣的慘禍,對中國政府實力有個基本的了解就知道絕對不可能。真要撈起錢來,中央的辦法還很多。 天天聽“宏觀調控”這個詞,其實意思深得很。中國的“宏觀調控”可不是加加息這麼簡單,那要搞起來是上天入地震動全球的,因為中國政府手裡資源太多了。一樣的預防危機,中國政府認真幹起來,會和其它發展中國政府一樣不濟事?看看中國政府在全球四面出擊搞收購,幾百億美元不眨眼的勁頭,就知道中國政府力量有多大了。比方說小豬是壞分子處心積慮想搞垮中國,就拿出各種可能的危機,我是中國政府就用各種資源去應對。我看中國政府是必勝無疑的。當然現在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的危機,所以中國政府也並不興師動眾去預防,還是唱平穩增長的調子。真要有 危機可能了,你看看中國政府會幹出什麼事就知道了,90年代又不是沒發生過。南巡後經濟過熱,剛軟著陸下來又是東南亞金融危機,慘啊,搞得老朱政府要保八。老朱心一狠,一年幾千億的國債就使出去了,撐住了增長率。那麼險惡的環境都挺過來了,現在中國政府進一步成長,手底的家伙翻了幾倍,再有那樣的事,根本不怕。 你要跟中國政府說,房地產泡沫啊,和拉美東南亞日本象啊,搞不好金融危機啊。中國政府並不是傻子,底下專職的經濟研究單位一大群,各種研究報告雪片樣遞上來。由于決策過程不透明,一般民眾也不知怎麼回事,就見中央政府出來說,平安無事嘍,“宏觀調控”了。政府還把調控目標明著跟你說,具體得很,你這有點虛的崩潰論就完全不可比了。一年年經濟數字出來,還真是政府當初計劃的那樣,于是人民覺得政府對局勢“盡在掌控中”,民心就安定了,崩潰論不斷破產。比如上海市政府說,房價不會漲太高了,可也不會崩潰。中央政府說,明年安排8%的GDP增長。꜊A還別不信,明年出來,肯定是上海政府與中國政府對。謝國黎ㄛO說中國房地產有崩潰危險麼,他以前預測好幾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危機,都對了。小豬還專門貼過他的文章,看來是支持他的。但是這次,拫看他幹不過中國政府,所以他自己的說法有些縮回去了,不然不好收場。 提金融危機、崩潰論這種跟中國政府對著幹的事,是瞧不起中國政葡。中國政府都不用認真和你推理什麼,就問你幾句話。第一,別的國家政府有中國政府這種什麼都管,經濟計劃一作就是幾十年的這種通管的穩鈍權力麼?第二,別的國家政府土地資源有中國政府這麼多麼?第三,別的國家政府資產有中國這麼多麼?國有控股企業,基礎設施加起來這財富發有多大?第四,就談惡俗的巨額稅收與外匯儲備,別說沒危機,就算有危機撐起來不比別的國家能撐? 所以,談危機的可能與一些表象都是磨以的。就中國經濟的這些亂象而言,如果中國政府是傻子,不知道利用自己的巨大資源,象前蘇聯那樣搞理想化改革,是有可能崩潰的。所以我乚同,如果中國政府不斷作出錯誤的決策,是有可能崩潰的。可是說危機必然發生,那就等于說中國政府想辦法也避免不了危機了,這就是看不起痐國經濟的發展與中國政府的實力了。具體的數字也不用吹,隨便找個政府工作報告都是一大堆,實力是擺在那裡的。所以我說小豬應該去談預防呲機,而不是沉迷于論証危機必然發生。還用的是間接論証法,一到具體的經濟數字就搞不過中國政府了, 你說惡化他偏偏給你個不惡化的數據。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9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