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37954 (十一)官辦經濟運行大法--網中央的蜘蛛 首先,畫一個九宮或者3*3的矩陣: 緊緊 緊中 緊鬆 中緊 中中 中鬆 鬆緊 鬆中 鬆鬆 我認為,這就是中國政府官辦經濟運行大法的要訣所在。下面解釋 一下,不難。 一個格子兩個字,分別代表“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A每個政 策有“緊、中、鬆”三種選擇,組合一下就是九種選擇。簡單地理 解,財政政策,就是政府“花錢收稅發國債”這些政府進行的投資 與消費的經濟行為,緊就是收縮控制花錢,鬆就是擴張花錢,中就 是二者之間的常規行為。貨幣政策,就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利 率、公}市場操作、窗口指導”等金融工具來影響社會的投資與消 費行為。這些金融工具的細節不論,如果貨幣政策偏“緊”,社會 上就覺得貸款集郰進行消費投資不容易了,如果偏“鬆”,就覺得 比較容易,“中”就是二者之間。 如果看GDP的構成,可以分成兩大部分,政府消費投資與社會消費 投資,就可以用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分別來調控指導了。用“鬆 緊中”兩大政策組合來調節的目標是什麼?是希望經濟增長“平 穩”,社會經濟的“供給”與“需求”要“平衡”。 這個平穩與平衡絕對是非常要緊的。中國建國以後,經濟發展是世 界上有名的不平穩不平衡,所以特別知道不平穩不平衡的危害。改 革開放以前,經濟增長高就是20%以上,低就是負增長20%以上,經 濟零增長負增長好幾次,畫出圖來,整個一“強波震盪”。震一次 ,就是一堆問題出來,消耗大量資源苦幹之下,最後成了浪費瞎忙 活。簡單的算術問題,如果各個年頭的增長率相加是個常數(相當 于受客觀條件限制,現在增長多了,後面增長就會少些),那麼想 使各年增長率的乘積最大,那麼應該使各年的增長率盡量一致。 例如每年增長9%連續增長10年,一共復合增長了2.367倍,增長率 相加是90%。如果搞成“強波震盪”,五年各增長18%,五年U負增 長0%,那麼10年復合增長率是2.28。平穩增長理論上雖然增長高一 些,好象高得不多。但問題不在這裡,關鍵是一次增長18%以後,會 搞得好幾年緩不過勁來,根本不可能馬上又來一次18%的增長。所以 改革前基數低的情況下平均增長率只有不到7%,遠低于改革後的年 均9.6%]改革後增長其實也不能算平穩),關鍵就在于以前震盪得 太厲害了,好多本來該增長的年份結果不得不去調整收拾局面。而 且過熱增長會造釣供給與需求很不平衡,浪費很大。花大錢建個大 工廠,結果沒原料或者沒市場賣不出去,就全部浪費了,一個這樣 的大工廠就可以讓一個地ビ好幾年翻不過身來。商品價格對過熱與 短缺還特別敏感,一點子短缺一點子過剩就可以讓價格差個幾倍。 國際原油市場比原來高了三四倍,[實供給與需求的差額與總量相 比並沒有多大。中國原來焦炭緊缺,出口價格高到400美元以上,結 果山西地方上眼熱爭相上了幾個焦炭項目,就過熱了,價格立刻降 到一半以下。出口多了,耗得資源多了,掙得反而少了。這都是過 熱導致不平衡鬧得。這不平衡的危害真是講也講不完。 政府要去用財政貨幣政策去調整,一種極端情況就是經濟明顯過熱 了,就得用“緊緊”去調,把投資消費降下來。要是做晚了,就成 了“硬著陸”,不用政府調整,整個社會投資消費難以為繼,自己 就不得不停下來了。大躍進就是一場“超級硬著陸”,經濟負增長 20%以上,茪F五年才回到起點(這也說明五年18%,五年0%是不可 能的)。另一種極端情況是經濟過冷,國際國內環境鬧得投資與消 費需求不足,商品普遍過剩,工廠日子都不好過,投資人消費者都 沒有信心,通貨緊縮。這時就要用“鬆鬆”去調控,希望通過擴張 型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改變局面。 但是現實中的經濟狀況多種多樣,各種情況分別需要用九種組合中 的某一種去應對。政府象個蜘蛛一樣,一會爬到這一格,一會爬到 那一格。 根據平穩平衡的要求,政府這個蜘蛛最想待的地方,就是網中央的 “中中”這一格。這一格從理論上也是個很好的地方。如果是處于 “中中”的位置,那麼比較靈活機動,可以隨時跑到相鄰的格子裡 去,都是微調,造成經濟的波動較小。其它格子都不如“中中”靈 活,到不是不可以跑到其它格子,而是一跑就動靜比較大。例如從 “鬆鬆”跑到“緊緊”去,這也是可以的,但是政策變化就太極端 了,肯定會造成一大堆沒料到的投資人罵娘,很多投資項目會完蛋 ,這就根本不可能平穩平衡發展了。 蜘蛛的理想境界,是把“中中”當個大本營,一有風吹草動,就暫 時到旁邊的格子去一下,等情況正常了馬上回到大本營。這些“風 吹草動”,從經濟數據上來說就是某些經驗數據離開了正常的“走 廊”,跑到界限以外了。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率正常的“走廊”的 是7-10%,大了或者小了就明顯是過熱或者過冷了;物價增長“走 廊足O1-5%,大了小了就是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信貸增長“走 廊”是12-20%,大了小了就會出問題。那麼中國政府看看這些數據 出軌了或者茬出軌的跡象,就相機行事,偏離“中中”搞搞各式各 樣的調控,把經濟數據又拉回走廊,又回到“中中”這格來“閉目 觀八方”。 這些“數據走廊”都是經驗數據,還真講不出啥道理,但是管用。 這麼看來,中國政府這個“官辦經濟運行大法”還真沒有啥了不起 的,好象很簡菜啊。那麼說中國政府在“中中”這個理想位置有多 長時間? 其實就兩年:2004,2005,再以前,沒了。中國政府這個大蜘蛛一 直是上竄柰跳,一直遊動不停。在改革開放都不在網裡面,得算是 在網外四周亂跳。後來慢慢跑進了網裡,也是四處忙活,沿著邊亂 竄,總沒機會停在痐間,經常就是左上角與右下角兩個最遠的極端 來回跑。 後來2003年過去,終于忽悠進了“中中”這個黃金位置,還不敢相 信了。經濟學嫵爭了很一陣子,到底是“過熱”還是“過冷”,會 “通縮”還是“通脹”,各方好象都有些道理,開始還沒想到其實 是到了“中中”。 等各種經濟數據陸續出來,好得和編的一樣,中國政府大致明白了 ,真有些喜出望外的感覺。多少年了,就是這段日子舒心些。就勢 給“中中”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雙穩健”。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9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