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42144 (十二)“運行大法”的奇異之處 我上一節說的“官辦經濟運行大法”從表面上看,其實就是經濟學裡 司空見慣的的東西,沒啥稀奇的。如果加上一些幹巴經濟學詞匯,堆 上一些數據,那就和現在某些經濟學家的調調沒啥區別了。 但是,本文最初就說,中國經濟是世界上最怪異的經濟。看看這個財 政貨幣政策調控大法,哪有什麼奇怪的?這是因為,中國政府以及經 濟學家們假裝中國經濟很正常,或者應該正常,就用一些正常詞匯去 描繪古裡古怪的中國經濟。你看中國政府宣示經濟政策的某些話,都 是些流行詞匯,把國名換成其它國家,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但是中國 那些經濟政策的相關背景,以及實行起來架勢,那就完全是自己獨有 的一套了,想按“正常”去理解就會越來越糊塗。 例如,中國政府對“緊中鬆”各安一個宣傳味道較好的詞:“緊”就 是“謹慎”的,“中”就是“穩健”的,“鬆”就是“積極”的,總 之怎麼做都是動機良好的。這也平常,別的國家也可以這麼謹慎穩健 積極地搞經濟。然而,其它國家跑中國來看,可能會嚇壞,中國政府 即使是在“謹慎”地搞經濟,在它們看來也是“瘋狂”的。當中國政 府感覺經濟增長很不好時,可能是增長7%的樣子,這要是別的國家, 都是很不錯的數字。當中國政府“積極”了那麼幾年,世界上一半的 建築機械就跑中國幹活來了。好幾個世界級大項目同時舖開搞,要不 注意,都不知道中國在搞多少超級項目,遠超過一般人想象的數目。 這裡就要用到前面SWOT分析裡中國的優勢,簡單歸納就是,政府組織 幹項目的能力很厲害。這裡有幾層意思。一是以政府為主幹的,市場 經濟都多少年了,可一說到大項目,那還是政府出面,政府還越幹越 有勁,民營外資想幹還不讓了。這就和自由主義那種思維對政府的要 求很不同。二是敢想敢幹還幹得成。其實要光說項目,世界各國都能 吹吹,但是真敢幹最後還提前幹成,那就得數中國了,這沒啥道理, 把數據一擺,發展中國家都得管中國政府叫大哥。三是奔著幹成算就 開搞,至于是不是該幹,怎麼幹比較有效率,會出多少毛病,那個不 太管,反正我就幹了,你不管是不是中國人唧唧喳喳不管用。所以幹 著幹著就一堆問題出來了。 如果你事先對中國政府這個特點有了解,再去看中國政府的經濟建設 公報什麼的,就很有意思了。我經常看著政府的工作報告笑得打跌。 政府一邊口口聲聲要搞市場,要科學發展,一邊又一本正經地安排下 各種離奇古怪的市場經濟絕不可能辦到的發展目標。回頭一算上年增 長率,喲,又超過規劃了。這個時候,我就仿佛看到了政府報告上力 透紙背的幾個大字:官辦經濟。 中國政府與經濟學家的言論,透著一種平靜的“瘋狂”勁頭。表面上 講很多困難,承認許多缺陷。一講到目標與展望,那種人定勝天“盡 在掌控”中的口氣就出來了。多少年都是這樣了,因為中國政府的確 可以這樣做,而且真的做得到。這在世界各國絕對是獨一份的。象印 度,政府對經濟增長的願望十分迫切,一有機會就大吹特吹。可要說 象中國這麼安排下經濟增長的速度,說什麼“今年比較困難,條件不 行,搞個7%左右吧”這樣的話,印度政府就不敢。它多少有些靠天吃 飯的意思,增長好是運氣,增長不好也是運氣。而中國政府就不是這 樣了,增長不好不是運氣,而是工作失誤,增長好那就年年世界第一 當仁不讓。中國政府透著一種“只要自己調控搞得好,就誰也不怕” 的意思,是一種絕對主動式的操作方式。 這實際上是很讓人看不慣的一種作派。我估計中國政府自己還不覺得 ,其實世界各國看不慣中國政府很多年了,所以老是盼著中國出事, 一有機會就鼓吹中國崩潰論。于是全世界包括中國人自己都在找中國 經濟的毛病,毛病確實是越找越多,還不是瞎編的假毛病,都是有理 有據可以賣書掙錢的,可眼見著中國政府本錢越整越大,讓人越來越 想不通。 這是對官辦經濟不了解。官辦經濟就是這樣,平靜中瘋狂,瘋狂中毛 病,毛病中增長。 本來,不是這樣的。至少90年代以前,不是這樣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9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