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95748 (二十六)富政府的“超級現金牛” 改革開放中老鄧的摸論,在80年代,理論與實踐都是小范圍的瞎摸,幾個特區摸得比較多,其它地方等中央指示。在90年代,通過“不爭論”把理論幹掉了,全國各地政府都開始了大規模徹底的瞎摸,這就是官辦經濟。很快就自然而然地摸到了“比較優勢”這條路上去了,國際經濟中出現了一個巨型怪獸。搞理論的經濟學家們本來在以空對空瞎吵吵(一些主流經濟學家90年代以前的言論看起來搞笑得很,估計自己都不好意思),這大規模實踐一搞,很快就明白過來了,以比較優勢理論為核心,結合中國的實際,弄出了很多新辦法新理論。短短十余年,中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 地的變化。雖然一般把改革開放從70年代末算起至今是一個整體,但80年代主要是政治格局變化很大,經濟體制與實際運行與從前相似之處很多。90年代以後政治可以說是超級穩定,但經濟格局就與從前完全不同了,與80年代都是完全兩樣。國際上看中國,90年代以前主要是從政治方面看,要對抗蘇聯就說你好,要和平演變就說你壞,中國作為一個經濟體,和改革開放前一樣在國際上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90年代以後,中國經濟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國際上觀察中國壓倒一切的因素。所以,中國經濟改革的關鍵時期,是在90年代。 90年代的經濟改革的一大“成就”,或者說“後果”,就是中國政府自己“脫貧致富”,變成了一個闊佬。當然,各地政府在官辦經濟裡互相競爭,也有不少混得不好仍然很窮的,但從整體上來說,中國政府手頭的資本不折不扣是暴發了。這一點,以前還有人持“崩潰論”的觀點不斷質疑,最近幾年的經濟數據出來以後,需要解釋的已經不是中國政府,而是這些唱衰派怎□調整自己的說法了。中國政府有三大王牌數據:外匯儲備超過8500億美元世界第一,2005年稅收總額超過 3萬億元五年翻番,國企利潤超過9000億。更可怕的是,這些數據還在高速增長中。其它的相關數據,外貿進出口連年增長20%、30%,今年都說要減速了看來卻仍然會高速增長,FDI持續在每年600億美元的高水平上,人民幣不斷升值。政府已經有余力(或者說願意)去搞免農業稅、免小學學雜費、封山育林等舉措。這些其實不算什□,並不能顯示財力。中國正在穩步推進建成美國規模的高速公路網,已成板上釘釘之勢只是時間問題,最近又開始了全球最大規模的高速鐵路網的建設(建成以後將是全球獨步的),“新農村建設”一投就是3000多億。這些才是真正顯示中國政府뀊]力的地方。90年代以來綜合國力的成長,只能用火箭式的上升來形容,超過了任何人的預期。對比之下,90年代初期,一個市建個立交橋都要四處找錢。開建三峽工程的時候,有用傾國之力去搞的感覺,經常有人擔心費用超支會拖垮財政。現在三峽級別的工程或者大工業項目很多一起舖開搞,人們都沒什□興趣去關心了。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國政府這三年建的農村公路相當于過去50多年的總和。 我相信,很多人對這種綜合國力的成長仍然認識不夠,只是從數字角度去理解。一算GDP,哦,人均1700美元,在發展中國家裡ㄓㄩ滮陛慼A還是窮國。中國政府的實力,恰恰不能用GDP去理解,即使用PPP去算GDP都是不合適的。GDP在大多數國家顯得和維持費一樣,一些人鴃GDP比中國高得多的國家,政府財政會破產。真正有意義的是,政府能夠動員多少資金以及資源去做想做的事。也不是說全是政府投,政府做好準備了,喊一嗓子,社會資金外資都會跟過來一起搞。也不一定是在中國搞,到其它國家去收購包搞經濟都是可能的。這種能力,我斷定中國政府已經是全球頂級之ꐊ@,一般發達國家都比不上。在國際上,中國政府的行事作風就是發達國家大國的思路。世界各國也慢慢發現,必須象應對發達國家大國一樣去應對中國政府。這也就是為什□世界上慢慢覺得只有中國才是美國真正的對手。 中國政府在GDP背後隱藏了真正的實力,明著說疑炁磆i晦,居然基本達到了目的。政府從改革開放開始說的翻兩番之類的目標,現在說21世紀頭十年要翻一番,所以硬湊了個7.5%的年均目標增報率出來(其實6%就夠了,但說太低了不好意思)。這通通都是虛的,全是數字遊戲。對于中國政府,是想辦法壓低數字,各省不肯壓低,中央政葡就統一壓一下。其實這些增長率、GDP總額之類的數據全是虛的,是政府出于宣傳目的炮制出來的幻影數字。在真實世界中這些數字對應的具體經濟是什□,沒有人知道,國家統計局都不知道。我也是觀察了好久才明白過來的,先還以為國家눊峟p局心裡有數。用GDP數值或者增長率去與其它g濟體比,與自己以前比,是一種偽科學。經濟模式不同,根本不能相比。 中國政府真正在意的,是綜合國力。GDP數字,就成天哭窮,企圖以發展中國家身份混入WTO。對于崩潰論,先還有點煩,後來也聽之任之了,反正又唱不衰,還有助于政府哭窮。成天哭窮,自己人都深信不疑了,控o我們在發展中國家都算是窮的,加入WTO怎□這麼難,外國人太壞了。外國政府都不笨,在“中國制造”的教育下,比中國老百姓清楚,知道中國的比較優勢太厲害了,如果按發展中國家把中國放進去,好多國家都沒法混了,太便宜中國了。但我看還是中國政府對自己官辦經濟的優勢最明白,比外國人清楚。最後,得算是韜成了。本來應該韜得更好,老朱談判時心 急了,急于鎖定勝利成果,多做了一些讓步。就這麼讓了些開放產業,留了些設限條款之後,混入了WTO。但加入WTO後四年裡進出口貿易無人預料到的驚人增長証明,還是撈到了。如果外國人能夠預測到這種結局,那提出的條款會高得多。現在再怎□變花樣貿易壁壘反傾銷,中國年年20%30%的出口增長就是下不去。 從國際貿易的角度看,我們不能妄自菲薄,把自己當個一般發展中國家。我們應該有信心,如果這世界是公平地做貿易,我們能打敗任何對手。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在經濟領域已成現實。自己心裡要有底,不要跟著人家信什□中國的優勢在于血汗工廠不要環保人民幣低估之類的。我們的優勢就在于中國人民大眾是勤勞而智能的,只要我們把這個優勢發揮出去和人競爭,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我們一定勝利。中國政府只要不阻住中國人民的優秀素質發揮出來,就能成功。華人到了其它國家,一樣的機會甚至比別人機會差得多,整體上都能脫貧致富。外國人對這 一點實際上相當怕,所以崩潰論威脅論輪著來,一邊希望你自己垮掉讓他們鬆口氣,一邊又覺得中國越來越可怕。 種種保護主義的論調,實際上是看不起中國人的能力,不知道中國人的弱點,越保護越糟糕。因為中國人普遍有“小富即安”的念頭,長遠危機意識少。逼到頭上來了,處境很困難,反而能爆發出一些能量。安穩地掙著錢,就賭博包二奶不務正業去了。 中國政府實力成長之巨,十分驚人。自己發展積累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成長的,再怎□壓榨農民都不行。人無橫財不富,靠的是到全球化中去撈,才能成長這麼快。論綜合國力實力對比的變化,我們絕對是全球化產業分工的勝利者。至于說還要往產業鏈上方爬,那是以後的任務,不能一步登天。我們現在佔住了幾大塊,綜合國力極大成長,這個階段的任務完成了。 因為有從全球化中撈到的橫財,包括FDI,貿易順差,IPO上市,到外國收購資產等等,中國政府才烏槍換炮,從窮政府變成了富政府。中國人民付出了代價,但中國政府的傳統就是不在乎人民付出代價(這也是中國政府可怕的地方)。從政府的角度來說,這絕對是橫財,一般人很難想象。例如紡織品出口,自己的企業用人民幣組織生產,出口收到美元。從企業利潤的角度,也許是很微薄的利潤,一件衣服掙幾塊錢,一只襪子幾分錢,出口上千億美元也沒多少利潤。但對中國政府而言,那就是天大的利潤了,一方面自己印人民幣發展紡織企業,拉動了很多相關產業,另一方面 ,出口換回來的美元全落在自己口袋裡。除了進口紡織機械以及一些原材料的幾十億美元,對政府而言,就相當于千億美元規模的凈利潤了。當然,政府投入了人力成本,也要棉花等原材料,也可能有環境污染。但在政府看來,人力與棉花什□的,根本沒什□成本,不搞出口也就荒在那裡了,人沒工作還要找政府的麻煩。環境污染暫時不管的話,這種生意是絕對的橫財,裡外都賺到了。收來上千億美元,就真的可以拿去做很多事。這就是後進國家靠出口導向發展經濟的原理,與自己積累相比,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模式,發展會快很多,有條件一定要大搞特搞,誰說不搞就是不 懂最基本的經濟原理。只有說是你人力資源去幹別的更掙錢,才可以放棄這些產業,這些產業是不是低級不是問題。你即使佔住了更高級的產業,只要你還有人在幹低級勞動,就不能放棄。因為這個原因,中國政府還特別地搞了大筆出口退稅,讓企業可以更好地去全球搶食。這從企業經營來說,就是上好的“現金牛”,靠這頭牛提供的源源不斷的資金,就可以放心地去發展其它產業,其它產業先期投入需要很多也不怕。 中國政府有了“紡織品”這個現金牛,從90年代開始搞了幾年,又把“機電產品”做成了一個更大的現金牛。這就是弄出了層級更高的比較優勢,比較優勢正循環走出了第一步。那些電視廠可能沒什□利潤比較苦,但中國政府仍然是可以把電視出口當個現金牛看待的。到現在,形成了整個制造業的比較優勢,制造業整體成了個“超級現金牛”。2005年,一家伙弄出1000億美元順差,忽然爆發了。要知道這些年中國是很多原材料的最大進口國,原材料漲得那個瘋。結果順差反而翻幾倍,這就是超級現金牛的威力。幹制造業的,再怎□也比你那光賣原材料的層次要高。 這有了“現金牛”的經濟與沒有“現金牛”的經濟,真是完全兩回事。所有發生金融危機的經濟體,全是沒有“現金牛”或者“現金牛”出問題的。國際收支不成問題,就可以放心大膽在內部整一些利潤豐厚的產業,如房地產、電信業。缺原材料,缺技□設備都不是問題,買就是了(當然要人家肯賣)。中國政府手裡抓著紡織業、機電產業,這就熱火朝天的幹開了。缺鋼材,就上鋼鐵產能,不過三年產量就二億三億四億噸這麼瘋狂地增長。鐵礦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亞有,花錢買就是了。鋼鐵水泥不成問題,房地產就瘋一樣的火起來了,全國所有城市都完全大變樣。搞電信業, 要進口很多先進設備,花費那都是以千億計。但不怕,只管買來,當然自己的設備制造商把打價格打低了更好。全國人民用上了電話手機,一年光利潤就是上千億。中國政府不客氣,都給壟斷了,電信業好幾萬億國有資產就整出來了。至于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那個更是要大搞了,能進一步加強比較優勢,都放在規劃最前面。 這麼搞,國有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就發了,利潤9000億。國企發家,絕對不能靠把老國企救活,那樣會窮死。得靠弄一些新型壟斷國企,把利潤劃拉進國家口袋裡。老朱說,給我弄一家叫“中國電信”的國企,國有100%控股,另外準備100個麻袋收錢。自由派經濟學家說,不能這麼幹啊,沒競爭,效率C,要放開這些產業。老朱想想,就分出幾家叫“中國移動”,“聯通”,“網通”什□的,算是內部有了點競爭,想放開是門都沒有的。政府不誡把這些穩打穩撈錢的產業機會給別人了。就這麼弄了一百多家大企業,一年弄個6000億的利潤。其它的國企,政府就不在乎了,就好比 公司主營牸務不錯,一些舊資產或者其它業務怎□處理都沒有大問題,公司主要眼光放在開拓新的來錢的業務上。就靠這一手,國有資產增加的比GDP增長快多了。這也充分說明了,中國政府不是按自由主義那一套幹經濟的,真要是自由主義,得分光賣光,俄羅斯油田都能讓個人佔了。有些人指著中國政府不要了的盡是麻煩的國有資產說,中國政府自由主義了,搞分光賣光了。這就根本不明白政府的思維。 老朱一手抓進出口現金牛,一手搞國有基礎設施(電信、油田、電廠、道路全是國有的),這就是老朱的發家秘訣。這個辦法,老朱是不會說的,他說的全是些政治做秀,以及一些經濟套話,不明白的人根本不知道他要怎□搞。一般注意到的就是他怎□折騰那些麻煩事,什□軟著陸、國企改制、擴大內需、保八,幹得最順利的這個事卻沒人在意。到頭來,中國政府發家了,在鐵一般的數據事實面前不得不認,怎□發的卻完全不明白,好象老朱幹的都是些越幹越麻煩的事,怎□就能發了?就有各種亂七八糟的解釋,有的說中國政府靠賣地賣資源賣環境給外資發的,有的說靠黃 色娘子軍發的。這都不對,因為其它發展中國家完全可以這樣賣著搞,卻仍然發不了。 老朱這兩手,我認為從路線上來看,是最優選擇。當然如果技□積累更好些,國企弄得更靈活些,發得會更好,但這是操作問題,當然可以改進,任何國家的操作都可以不斷改進。但我不認為有更高明的路線。有些人說,這毛病那毛病氣死人,改革路線錯了,應該趕走外資,退出WTO,保護國有企業,獨立自主艱苦奮鬥。這就是自己把自己的現金牛殺了,再怎□艱苦奮鬥都不行。 現在一些崩潰論,如果說的是環境崩潰,或者民憤極大社會崩潰,雖然也多半是胡說,但多少還有些影子。但很多就是說中國政府經濟會崩潰A什□壞賬,什□貿易沖突。從現金牛的角度來說,這些經濟崩潰論都是離譜透頂的。一個公司主營業務好,那就穩得住。只要中國政府手頭的“規級現金牛”一直活著,經濟增長就可以由中國政府主觀意志決定,實在不行就靠政府投資撐住經濟增長,要建的東西還多得很,這麼幹20年內不釣問題。政府的“超級現金牛”出問題,只有幾種可能。一種是自己社會亂了,忽然一下就全國動亂或者是文革再起,生產都不搞了大家玩殺富濟鑷ꄊA那麼你要恢復得慢了,這牛就可能死掉。一種是政府搞起了理想主義回到以前的經濟路線,趕走外資退出WTO回到計劃經濟,自己不要了現金牛。一種是打起了台海戰爭或者中日中美戰爭,進出口全完。要真有這種事,印度等國得樂死,所以天天盼中國崩潰。前兩種中國政府都是有明確認識的,穩定壓倒一切,要繼續改革,說得都明白得很,不會出問題。第三種打仗的事,這個就是恐怖平衡,誰願意跟中國一起完蛋可以來試,世界各國都盼著別人犧牲都不來,中國政府錢多得把俄國的家伙全買過來也就那麼回事,越往後實力越強,就越沒人敢來。最後一種可能,其它國家的 紡織業機電產業等制造業發展得比中國還厲害,那也會出事。但這一條就算有可能,也是非常遙遠的事。中國靠的不是幾個說搬走就搬走的玩具加工廠,而是一個龐大的制造業產業鏈,這裡頭要整多少事需要多少條件那說都說不完。現在的問題是,中國這個制造業現金牛會吃得多胖,會搶了多少國家的食,人家很害怕。發展中國家是已經知道厲害了,發達國家也覺得危險,所以千方百計限制中國。 老朱弄的這條路線,以後的政府確定無疑是會繼續下去了。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快速發起來了,官辦經濟已經進入了新階段。老朱的最大任務是掙錢,把窮政府變成富政府,他做到了,富的程度超過所有人的預期。新班子的任務,一方面是繼續掙錢,另一方面,因為有錢了,也要更多考慮怎□花錢了。因為人民,很不滿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9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