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99387 (二十八)官辦經濟中的“官”與“民” 前面的分析說了,官辦經濟放棄了精神,採取了徹底的唯經濟路線。這樣一種方法在操作上是比較方便的,你考慮的問題採取的辦法都是為了經濟,得到經濟數據反饋又去調控修正經濟策略。就這樣一輪輪操作下來,越搞越有經驗,經濟確實做大了。 如果能一邊發展經濟,一邊提升民眾生活水平,大家都很高興自然是好。但沒有這麼好的事,改革中的一些深層矛盾實在是水太深,任何方法都必然要損害某些階層的利益。有時方法,能讓1000萬人受益,但會損害100萬人的利益。有些方法根本就是讓一小部分人受益,大多數人利q受損。有些短期內會損害全部人的利益,但長期會有益于國家。有些正相反,短期內好象大家都高興,長遠國家吃大虧。改革走到這一步,不可懾有什□好辦法能不引發矛盾沖突。 在改革開放以前的經濟模式裡,這些問題由最高層“高瞻遠矚”地決定。老毛的決定到底是好是壞,可任У評說,但人們只能習慣性地按老毛的意思辦。我們可以喜歡老毛說他是為了人民利益在決策,但人民實質上沒有決策權。不僅人民,連高層官員閎是動不動就靠邊站。文革了,鬧了一通大民主,微觀決策權下放,其實也不是什□正經決策,無非是各種各樣的搗亂方式,讓人們知道大民主不虍這麼好玩的,所有人都知道不能這麼搞(改革開放後民主鬧不起來這也是一個原因)。 老毛去世了,決策模式也變了。鄧小平沒有老毛這樣絢權威,也不喜歡那種一言堂的模式。他是去平衡各派的利益,這方面他的政治手段相當了得。另一方面,他也是以理服人為主,動用權威的時候屼。平衡的結果就是“摸”,特區可以摸,上海等重要地區就聽保守派的意見不摸。這個時期有一些順應民心的改革舉措,但出發點是為了解決政琌經濟困境,高層決策是處于改派與保守派的平衡狀態。 南巡以後,這個決策模式又變了。高層的治國思想較為統一了,想不通的就用“不爭豐”幹掉,靠邊站。沒有了兩派沖突與鬥爭的復雜平衡,中國政府一心搞起了官辦經濟。我們必須得說,中國政府內部是相當一致的,都是為了把頜濟搞上去而忙活,爭論少了,是內部政治沖突最少的一個時期。但這個時期的矛盾主要是“官” 與“民”的矛盾。 從矛盾沖突角度來說,毛澤東時代是超級牛人老毛的理想主義與周恩來為首的人數眾多實力強大的務實派的尖銳沖突。80年代是鄧小平協調下改革派與保守派的治國方略沖突。矛盾沖突都集中在高層,毛時代被打倒的高官不計其數,80年代也倒了兩任總書記。90年代以後,中國政府終于解決了內部的問題,將內部矛盾減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政治風險極小。這時,政府集團與一般民眾的“官民”沖突,成為最大的矛盾。這也不是說愛護人民的保守派被拿人民當工具的改革派鬥倒了,所以沒人為民眾說話了。以前是政府集團內部矛盾太大,還輪不到官民沖突有多大影響, 哪一派都是對自己的政治對手比較頭疼。南巡後,政府集團意見統一了,就是要搞經濟,從中為政府撈利益,政府利益高于民眾利益,所以官民沖突上升為最大矛盾。 當然,政府從來都是宣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們甚至可以相信一些高層人物某些時候是在真心為民眾著想,並非做秀。然而,這時的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龐大的集團,並非某幾個人可以左右的。有超越體制的無形權威的人已經紛紛老去,眾多低級中級高級黨政官員其實是在一個龐大的統制機器裡混事,個人無論如何是勝不過這個機器的。往直裡說,政府集團就是一個利益團體。你沒有改造利益團體的本事,就得用利益的方式推動這個團體做事。 比如江朱胡溫,都可以找到某些“反利益團體”的動作。老江槍斃了幾個貪大的高官,老朱經常怒罵貪官,胡溫搞了很多親民的舉措。是不是作秀不提,他們做事真正的依靠力量是什□一清二楚。跟老江混的,老江都照顧得不錯。老朱提拔了不少人,但照顧得不算好,被捉進局子的不少,應該是老朱搞人事不如老江有本事,就靠搞經濟的本事混。胡溫自己派系的幹部也慢慢升上來了。這都是人之常情,想要做事就得這麼搞,我並不就此批評他們。 這還是提拔自己人,你說話自己人聽。但安排自己人不能太過分,黨的傳統就是要五湖四海。怎□讓別人做事?一種辦法是老朱這樣強推,開大會就罵人,嚇得人要死,不得不快手快腳把事情做了,但人肯定是得罪了,老朱仗著有本事背景過硬不在乎。也就是背景最硬辦法最多的老朱可以這樣做。可就連粗暴的老朱,也得搞各種名堂給政府集團劃拉各種利益,公務員加薪就好幾次,靠這樣去推動做事。這樣的一個體制,一起做事,就算是正義事業,也得用利益去推動。你高層內心裡可以說我要當好人,我不貪不腐,我要為人民做好事(我個人相信胡溫有這樣的思想)。但你 真要做好事,就不得不容忍一些人在這些事情裡上下其手。你想來個“水至清”,先把“壞人”趕走,“壞人”抵抗的辦法多得是,那就什□事情都不要做了,大家搞政治鬥爭。“好人”胡耀邦反正是下台了。 其實,什□是“好人”,什□是“壞人”,這也難說的很,人性是很復雜的,不能簡單一分為二處理。一個懂經濟較有能力的官員,可以把一方經濟搞好,得到中央的嘉許,老百姓也確實得到了實惠。但九成九他會為自己的利益小團體撈些便宜,讓親朋好友開公司撈錢之類的,自己這裡經濟好了,親友的公司也大發了。退一萬步說, “H脈”對搞經濟是很重要的,拉投資的時候人家要求建立私人關系劃拉些好處不可避免。那麼這種官員算什□人?可能很多人會把他們當違法亂紀絢“壞人”。這種官算好人壞人我不知道,我可以斷定的是,就連胡溫都會提拔重用他們。只有說是地方經濟不好,或者實在是為害太大影響太壞x才會被拿出來當典型捉了。估計中央秘密部門早就有了各種官員的黑賬,該不該捉根本不是從 “壞人”“法律”這種天真的角度來考慮的,全是不足為外人道的現實政治。理想主義愛憎分明的人在裡面一天都混不下去。 這樣一個復雜的充滿了潛規則的利益團體要去搞經濟,人民處于什□地位就可想而知了。但我們也不要過于失望,覺得怎□怎□黑暗了。政府開大會還是商量正經事,並不是怎□結成團伙欺壓民眾。這個政治集團還是有前進的動力的,那就是要富強。人性是復雜的,各級官員們完全可以一邊為自己撈,一邊還的確是認真在想辦法搞好經濟,有些官員還幹得挺投入的。 出于現實考慮,我對官員的最低期望是,要懂現代經濟,另外要聰明地撈,不要撈得太過分搞得民憤極大。懂現代經濟的官員應該越來越多,冒大危險瞎撈的官員應該越來越少。中央高層應該有辦法實現這個正循環。從利益集團的角度來說,清除出不會搞經濟還亂貪的笨人有助于官僚集團的長治久安,也能夠得到廣大官僚的理解,阻力不會太大。只要不搞那種把官員們全都革命掉的激進動作,政治穩定是可以保証的。 其實這種路線也不新鮮,經濟路線對頭了,官員們腐敗一下,經濟還是會增長。那些發達經濟體致富過程中也充滿著各種腐敗官員。後來富到一定程度,可以法制化了,利益集團也早撈夠了原始積累,可以靠法制正大光明地保護利益繼續大發特發了,就搞搞清廉之類的婊子牌坊。人民群眾因為也分到了一些肉,比起發展中國家好多了,所以也就算了。種種把反腐敗當搞經濟第一要務的觀點,全是理想主義,不知真實世界的運行方式。 這不是為腐敗辯護,我絕對支持任何反腐敗的行動。我要說明的是,官辦經濟裡雖然有各種各樣的腐敗,但經濟照樣會發展。認為有腐敗了就會崩潰,這是錯誤的。可以把官辦經濟裡的人看成物質一樣,無所謂好壞,不要管正義公理,就看它怎□演化。這也不是說腐敗就可以這麼嚴重下去。再好的國家腐敗嚴重起來也會敗掉。但我覺得中國的腐敗主要發生在分配環節,中國人還是喜歡養肥了羊再殺,各種各樣的建設項目根本不會慢。很多發展中國家政府就不是這樣了,腐敗可以使得國家什□事也做不成。 要講良心正義公理地來評論,這官辦經濟確實對人民比較狠一點。這個狠也是很合乎邏輯的。“官”與“民”的利益沖突了,差些的為自己的利益不惜損害民眾利益,好些的也是為“政府”的利益損害民眾利益。為民眾利益考慮的事不是沒有,那得媒體爆炒鬧大才行。 例如下崗這個事。慘不慘?是真慘。一輩子奉獻給廠子了,到頭來發兩錢推向社會了,家裡老小一堆不知怎搞。任何人都同意這樣做不地道,反人性,對不起人民。那麼政府就會收手麼?各地政府都一樣,能下的就堅決下。搞下崗對政府有很大利益,政府會排除阻礙堅決搞。除了下崗工人鬧有些麻煩,對政府來說其它全是好處。政府搞經濟時要養的人少了,勞動力供應增加了,企業效率提高了,撈錢更容易了。政府還覺得有長遠的道理,不下崗,企業一起死,到頭來還是沒得混,還不如搞搞下崗看能不能把企業救活,或者讓破廠子倒閉了事,省出資金去做別的事。所以是人 都知道的慘事,現實中還是擋不住。 例如股市。中國政府為了救國企開了個股市,是又黑又笨,還沒有好效果,是我最不滿意的政策。你黑點,要是能起到集資作用也行。結果把個現代經濟裡非常有用能大幅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股市,變成了一個圈錢的大賭場,搞的利潤好的企業都要到境外股市上市。根本的出發點就是錯的,為的是通過發行股票撈些錢救國企。設計得也是很黑,散戶大戶基金所有流通股也頂不過佔大頭的國家股,除了炒了炒去根本沒有意義,怎□經營還是國企老總們說了算,老總們還去勾結黑莊騙錢。結果弄得和中國足球一樣,失了人心,連圈錢都沒人上當了。經濟連年增長全球第一,股市 卻幾乎是全球最差。爛國企還是沒救得了,卻陪上了股市,損失不知有多大。現在重新回來搞全流通,也不知什□時候能走回正軌。根本的設計原則就是錯的,應該把股市當國家資產來經營,把好企業拿來上市,讓利給股市投資者,千萬不能拿壞企業來蒙人圈錢。股市弄好了,可以相當于讓社會自動高效率地來投資搞經濟,還可以讓人民的財富感大大增加。結果設計的時候居然想坑民眾的錢來填國企的窟窿,下面人也在亂搞黑莊炒做,整個成了個黑社會一樣的大賭場。一些利益集團到是通過股市毫無風險的發了,九成五以上的民眾賠大了。 還有農民。窮地方政府窮瘋了居然把黑手伸向了最窮的農民。又是圈地,又是各種稅。把農民惹毛了,多次發生惡性事件,鄉鎮縣各級政府都有被農民圍攻的。 城市居民也跑不了,教育醫療產業化厲害啊。知道你比農民有錢,小孩上學家人治病,把錢交出來吧。還真就只有交出來了。再把房地產炒炒,政府能多收不少地皮費,可一般民眾心裡就又沉上一截。 這些政策都是政府弄出來的,為了政府這個利益團體,不惜損害民眾利益。按照某些憤怒人士的說法,這麼黑暗,還不崩潰?天理不容啊。但其實真要是沒了良心不管善惡是非這麼一觀察,人世間這種事情多得是,公平是人類社會缺少才特別鼓吹的東西。那些發家致富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哪個不是一身血債,人家惡有惡報了麼?還是比你正義的弱小國家混得好。老毛蹦了一下,也失敗了,中國政府還是原始積累老套照做。 我是徹底放棄了理想主義,不去幻想一路正義光明地就越來越富強。老毛讓農民餓死不少,幾十年生活苦得很,全國人民也受了不少苦,這個就算了。付出努力也弄了不少東西。但心裡還是覺得吃這麼大苦頭撈到的東西不夠。官辦經濟人民也受苦,但其實也就是這麼一說苦啊苦啊,全國人民都叫苦,真要挺,也都挺過來了。 90年代以後留在人們記憶中的不是貧窮,更不是由富到窮。人們更多的是因為不公平而感到強烈不滿。全國大部壑H自己和自己比,已經是兩種不同經濟狀況了。 90年代以來,從人數上來說,是農民的生活變化最大。從沒有希望的田地裡跑到城裡打工,雖然還是苦,但生活狀況是好轉了。中國人歷史上第一次從整體上失去了對鄉土的依戀(無病呻吟的文人除外)。 更為關鍵的是,90年代這個財富爆炸過程中,政府撈到了大頭,人民還有希望。有一種數據說,中國內部商品剩余的八成以上被政府撈去了。中國富豪雖然顯得中國好象貧富差距挺大,其實在世界各國裡並不算多富的,遠不如印度與俄羅斯。中國畢竟有一個超級政府在通管一切,雖然是被各色人等圍著吃,大頭還是留下來了。這與其它發展中國家是非常不同的。體現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表面上挺嚴重的,全世界都數得著。但中國主要是兩大結構性問題,地區差距特別大,城市與農村差距特別大,就這樣把整體基尼系數弄得很高。如果中國就兩個地區,一個是絕對平均的珠 三角,比另一個絕對平均的貴州富十倍,那麼中國的基尼系數也將是世界最高的。除去這兩個特殊因素,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並不是特別嚴重的,經濟學家挨罵然而正確的解釋是:富人其實不是問題的關鍵,主要是窮人窮。解決問題應該是讓窮人變富,而不是把富人的錢拿過來散給窮人。這是中國特殊的國情,不用搞劫富濟貧。很多發展中國家不把富人打倒,窮人是不可能變富的。 關鍵在于,政府這個肥得流油的大闊佬,得把財富還給付出代價的人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9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