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53253 (十三)官辦經濟之前的改革時期 現在官辦經濟搞了十多年了,已經有了個基本樣子,以至于中央政府 加個“中國特色”後把它打扮成市場經濟,也能蒙住很多人,外國的 崩潰論勢頭也下去了。一些經濟政策,也基本有了譜。到不是說就知 道該怎麼搞了,要改革的地方到處都是,“說起來都是淚”,全世界 最離譜毛病最多的經濟體就是中國。但是要論“帶病運行”的本事, 這個全球不作第二國想。經濟政策不合理是知道的,要改也是知道的 ,要改成什麼樣雖然不知道,但有一套“摸”的成熟辦法。東摸摸西 摸摸,基本全是錯的,對一個不容易,但就是穩得住,永遠有得摸, “有賭不為輸”。就這麼摸來摸去,還真就做大了,如今已是勢大難 阻了。 這種摸法,是90年代以後的模式,也是官辦經濟的成形期。所以,我 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分兩階段看的,以鄧小平南巡為分界線,前面是 真正在搞改革開放,後面與其說是在搞改革,還不如說是在搞官辦經 濟。所以,就是兩段,一個改革探索時期,一個官辦經濟時期。前面 這個時期主要是對外開放解放思維,各種思潮混戰一通,非常混亂不 穩定,但是為官辦經濟的出台作好了準備。後面就是真正的把官辦經 濟堅定不移地推行下去,這是真正的中國特色的經濟路線,是中國的 獨門絕技,是很有意思非常值得分析的一段。 80年代的改革,實際上是很危險的。這主要是因為眼界不開,世界上 很多事情不清楚。一方面,一些人腦子僵化,就在一些舊名詞裡打轉 轉,拒絕接受新事物,改革總有阻力。另一方面,一些人走向了另外 一個極端,思維方式是舊的,卻跳到了新的自由民主名詞體系裡,推 出了更加危險更加極端的自由化思潮。這兩幫人打來打去,兩任總書 記都倒了台,中國經濟也跟著抽風一樣。說老實話,要還是這樣搞, 跟北宋王安石變法一樣搞成新舊黨爭,我是看不出有什麼希望的。還 好老鄧把這兩派都收拾了,搞開了官辦經濟。老鄧用天才的“不爭論 ”一舉幹掉了僵化的左派,再更加天才地把自由民主派全趕到國外, 解決得比左派更加徹底。 現在我是一點不擔心了。雖然還有不少事會吃虧,象銅期貨虧個幾億 美元,這種事不會少。但那是進步的代價,能吃到某種虧表明有資格 去搞事了。大面上,中國都有了自己成熟的主意,不斷進步只是時間 問題。在思想層面上,我認為中國真正進入了黃金時期,不比世界哪 國差。 但是80年代真的很危險。好搞的,一下就搞完了。象農村承包責任制 ,我實在不覺得這算個什麼了不起的東西,比起官辦經濟來,這承包 責任制真沒有什麼東西,很沒有意思。之所以鬧到承包責任制都成了 “重大成就”,是因為以前農業實在搞得太差。這也是我對從前很不 滿意的地方,全國那麼多人在農村種地,居然連吃飯都搞得緊巴巴的 ,實在是出了很多亂子,搞政治搞得連地都種不好了。只要不象從前 那樣政治化,只要老實種地,不管怎麼搞,農業都會好轉的。我預計 這個責任制將來在理論上沒什麼地位,缺點會越說越多。實際上當時 就算還是搞集體農業,也肯定有辦法的,關鍵是不要老是政治沖擊生 產。 農村放開了一下,雖然遠不是什麼理想體制,但總比過去那種死氣沉 沉好,所以農業物資產出豐富了。所謂豐富,可能就是以前不讓種不 讓養,後來讓搞了,農業產出真正上台階還得後來靠市場需求帶動。 一些非常粗的民用品,黑白電視之類的,也生產出來賣了,人民覺得 生活有進步。就這樣,叫改革很有成就,老鄧天安門上站一站,居然 就有“小平你好”的條幅打出來。說老實話,那時中國人的良好感覺 就是“天真爛漫”,不知江湖有多險惡。那時沒有人能料想到中國的 經濟改革有這麼復雜,水這麼深,也不知道世界經濟環境這麼黑暗可 怕。 經濟學上,這叫什麼“帕累托改進”,意思就是大家日子都變好了, 至少是沒人利益受損。在某些人看來,就這麼一直“帕累托”下去, 黑白的換彩電,房子舊換新多好啊。可惜的是,這種好事一會就搞完 了,往下不好搞了。 這一段,可以稱之為“撥亂反正”。過去某些極端錯誤的政策(當然 也有很多正確的政策)弄得所有人利益都受損(農民弄點小生產能害 得了誰?都當資本主義尾巴割了,過分了),回復人之常情的正常辦 法就可以讓所有人都受益。但要把這當改革開放,那就太小兒科了。 改革開放,還得回到我們前面長篇大論分析的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優缺 點、資源利用率與勞動力生產率的決定性作用、市場需求對經濟與科 技進步的推動、以及轉型的根本問題上來。這就非常困難了,以至于 八十年代後半期中國差點翻船。 大約就是1984年以前,可以算是“撥亂反正”期。這時候已經有了市 場的概念,居民可以買的生活用品豐富了很多(我家那時搞了台黑白 電視,那高興勁比後來買啥子大家伙都真),但這完全是一種假象。 這種“市場”,可以算作是計劃經濟裡面的流通環節,完全處于一種 依附地位。國家讓賣啥就賣啥,和現在的市場相比真的等于沒什麼東 西,短缺經濟。 高興勁過去,一看人家過的日子(特別是香港台灣),泄氣了,好多 人腦子就開始亂了。因為開放,外國是什麼情況,大體上全國人陸續 知道了。領導幹部出國訪問知道離人家差距多大,教育全國人說落後 了,老百姓也就這麼一聽,並不當回事,大體上也就和笑話裡兩老農 想象皇帝天天吃上等窩窩頭差不多。我小時候就想過要是能天天吃蘋 果那日子不得美上天去?等眼界慢慢開了,心裡越來越沉重。人家不 是天天吃蘋果,而是比你的錢多上百倍,最窮的人過的日子都是汽車 洋房你都不敢指望(後來了解得更多,才知道發達國家也不是說得這 麼好,汽車洋房其實也不是什麼好日子,而且還有很多比中國慘得多 的發展中國家)。這種思潮發展到極致,我記得是說印度有三億“中 產階級”(這是個很好的例子,說明當時中國人有多麼好騙)。這就 開始瞎反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9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