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11812 毛同志的經濟失誤影響深遠。某種意義上,老毛得算是計劃經濟的破壞者。 老毛經常性地或者直接提出荒唐的經濟指示,或者發動政治動運沖擊經濟計 劃。對于周恩來鄧小平陳雲這樣做具體工作的好手,老毛天馬行空式的指示 與打著老毛旗號的政治沖擊,對他們的計劃如同噩夢一般。周恩來曾經長期 陷于各種保護打撈手下重要工作人員的事務中,一些重要工程與科研項目經 常性地需要“上頭”的強力幹涉才能正常運轉(這種強力幹涉往往還被當作 以前的好體制“重視”科技的証據)。鄧小平與陳雲就幹脆長期靠邊站了。 毛同志去世以後,中國領導們終于可以開始考慮一些高層次的經濟問題了。 首先,結束政治運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必然的。全國人民包括各級政府 對政治運動基本都疲了,還想搞的四人幫都住在號子裡。怎麼搞經濟,需要 停下來好好想想,認真選擇。國際環境,還算有利,沒有現實的危機,西方 陣營想拉中國對抗蘇聯,蘇聯也想改善關系,算是比較順心的一段時間。這 種局面,有點類似于古羅馬立國之初派官員去考察希臘民主制的時候。 中國政府官員們其實知道計劃經濟的厲害之處。由于一五計劃算得上十分成 功,後面也建成了不少項目,官員們對有組織有計劃地搞經濟並不排斥,只 要沒有老毛式的經常沖擊與胡亂指示,這樣並非不可行。所以說,計劃經濟 是有很多支持者的,陳雲是核心(奇怪的是,現在左派連陳雲也罵),完全 否定計劃經濟的,是少數。另一方面,二戰後西方國家陣營經濟有了飛速的 發展,其成就如果不考慮對發展中國家剝削,是好過搞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 國家的,不然不可能把社會主義國家基本演變過來。老鄧開個頭,高層官員 紛紛出國考察,看到與西方國家那種未曾料想到的巨大差距,思想上受到了 極大沖擊。 這時的中國官員們,從觀察角度來說,處于一個較為有利的地位。一方面, 對計劃經濟沒有完全失望,優點與弱點都有了解;另一方面,又承認西方的 資本主義經濟有可取之處,不能蒙上眼睛批判了事。這樣的觀察角度,導致 了官辦經濟的出台。從此,中國政府採取了徹底的實用主義,放低姿態,不 斷嘗試各種方法,一直摸到了現行的“宏觀調控”經濟,經濟模式基本穩定 下來,成為眾多經濟學家看不懂的世界上最怪異的經濟。 相對的,蘇聯就比較不走運。其實分析計劃經濟的本質缺陷,更應該看蘇聯 。中國的計劃經濟受老毛沖擊太大,還沒等到計劃經濟的本質缺陷來害人, 就出很大問題了。蘇聯人搞計劃經濟那比中國長太多時間了,成就大得多, 可是對計劃經濟往下搞會怎麼樣的認識也要深得多。 與中國類似,蘇聯也把人民組織起來大搞建設,威力發揮出來,逼得美國都 要拉中國了,取得的成就實在是驚人。當蘇聯搶先發射衛星,最先把人送到 太空時,對人心的震慎非常大,美國人都慌了。應該說蘇聯人幹科技的體制 較少受政治沖擊,民族又多才多藝,搞出很多先進科技非常了不起。這一點 上,中國比蘇聯差不少。中國的武器研發,還是差蘇聯很多的。蘇聯人連圖 紙都給中國了,由于中國的科研體系建得很不好,又受很大沖擊,十多年開 發不出新機型(造好飛機比造原子彈的難度要高一個數量級)。由于中國科 技體系一開始就是一種引進追趕模式,有本質的弱點,這些後面再談。 但是蘇聯經濟有一個最本質的弱點,就是不知道市場需求是什麼東西,這也 是中蘇等所有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國家的根本弱點。國家的科研人員工人農民 知識分子有精神力量支持的時候,上面發個指示,確實可以創造人間奇跡。 但是他們都沒有競爭壓力,只有來自上面的指令壓力。老毛發出1958年1070 萬噸鋼的指令壓力時,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間奇跡,真的搞出了1100萬噸鋼。 人無壓力輕飄飄,江澤民在工廠裡幹活的時候也曾經沒日沒夜地完成上面的 指令。 這就造成了兩個極大危險:一個是上面的指令錯得離譜,也會得到執行,造 成大錯,各社會主義國家都有,以中國最為典型。這個如果說不是本質困難 的話,另一個就無法可解了,經濟與科技進步的推動力量不是來自真實的需 求,而是“自己給自己創造需求”。我認為區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並不是 看企業的組織形式,而是看需求模式。例如日本的企業和大鍋飯一樣,很多 人就把日本當計劃經濟了。但是日本的企業的運作是以市場需求為目標的, 並不是什麼人創造的指令性需求。而中國蘇聯的企業需求就真的是指令性的 需求了,是貨真價實的“自己給自己創造需求”。 就象蘇聯的軍事工業,是一個典型的“自己給自己創造需求”的例子。這些 需求真的形成了推動力,蘇聯軍工人員不斷創造人間奇跡,各種好東西讓現 在的中國軍方還流口水。然而這些需求終究不是市場來的,來自某些人的頭 腦。所以蘇聯搞出了上萬顆核彈,連帶美國也是上萬顆。我認為按照經濟模 式分析,如果蘇聯不搞這麼多,或者停在幾千顆上,美國也會停住的。人類 歷史上一大奇觀:美蘇軍備競賽就這麼搞下來了。 當計劃經濟有明確目標時,它的效率與成就是驚人的。斯大林要快速工業化 ,要成為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一,他做到了。中國共產黨建國後目標類似, 雖然出了很多亂子,但也算是成就驚人。但是這之後呢?社會主義國家陷入 了危機。 工業化了,都核恐怖平衡了,軍事上危機不致命了(到現在美國都不敢打朝 鮮)。接下來要管人民生活了,總不能把軍事上佔領全球或者赤化全球當目 標吧?到不是不能這麼想,主要是西方陣營不是吃幹飯的會死頂,這麼幹有 現實困難。中國搞全球輸出革命,受到很大挫折,東南亞死了很多共產黨與 華僑。蘇聯陷在了阿富汗。所以,不能幹革命了,回頭起關鍵作用的還是民 生經濟。 除了軍事需求,蘇聯人民也有需求,要吃好用好玩好,由于沒有市場經濟, 這些需求很難用市場的方法合理表達出來。蘇聯官員們也知道,所以也會搞 些民生。然而,這仍然是“自己給自己創造需求”,官員們說,我認為蘇聯 人民需要1000萬台黑白電視機,于是就造出來了。也許蘇聯人更需要1億公斤 水果,或者想要500萬台彩電,只要100萬台黑白電視機,但蘇聯官員S有辦 法猜中這些數字。 這樣,就是經濟學名詞“資源配置失效”所說的現象。這是計劃經濟的本質 弱點。相對的,市場經濟有一個“市場失效”的問題,就是說靠市場調節反 而是壞結果,資源沒有得到合理使用。然而,市場失效的情況相對于市場成 功的情況,是少數的,不是訢態,也可以想辦法應對。計劃經濟的資源配置 不合理就真的是沒有辦法了,至少目前沒有誰有辦法,而且失效是常態,偶 爾合理了,那得靠曶縱英才的官員撞大運作出完美的計劃。這既有很多理論 結果(一般人根本不了解),也有鐵一樣的事實說明。 蘇聯奮鬥了這麼多年,那麼逸才多藝的一個民族,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就。結 果到國際市場上一看,居然是個完全的失敗者。除了賣原材料與軍工,還有 什麼東西有競爭力Ε這不僅是現在俄羅斯的狀況,蘇聯沒解體前就是這樣了 ,所以蘇聯才欠了西方國家很多錢。而美國人針對蘇聯經濟這個特點,特別 打擊國際婖材料價格。蘇聯經濟從進出口角度來說,已經破產。這就說明了 ,不按市場真實的需求搞經濟,最終是會完蛋的。 對中國來說,幸運的是x認識這個道理還不算晚。對蘇聯來說,他們的計劃 經濟已經走得太遠,即使認識到了問題,最後還是墮入了深淵。中蘇二國的 轉型,一個走枲了官辦經濟,一個走向了寡頭經濟。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9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