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一節後面全文照貼以前寫的“毛澤東自己承認不懂具體經濟”。我認為這些事實無可 辯駁地証明老毛是個不懂具體經濟的外行。很多人無法接受這點,說有這樣那樣的成就 ,怎麼能說老毛不懂經濟?其實這只是一個心態問題,看人願不願意接受最合邏輯的事 實。有成就,是因為中國社會改造得不錯,總會有些成就的,這麼大個國家,成就列一 下不巨大都不可能。但是具體到一些經濟事務上來,老毛的錯誤是極其明顯的,無可辯 駁的。只要肯承認毛同志也有不懂的東西,也會犯愚蠢的錯誤,那麼沒什麼好爭的。 如果按照應有的期望來看,前面三十年實在不能令人滿意。如果我們對經濟增長稍有概 念,就知道,只要政局穩定,從零開始,即使只大挖原材料,搞最原始的工業化,增長 率都絕不會低。結果卻是和印度差不多,工農業指標都大致可比,就是社會指標好些。 可見印度以那麼差的條件,那麼差的社會指標都和中國發展得差不多,只能說中國那些 年出了太多亂子。 前三十年搞經濟的錯誤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計劃經濟本身有一些內在缺陷,這個是 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存在的問題,不獨中國不行。另一個老毛同志脫不了幹系,只能歸 因于他,計劃經濟都幹得不算好,出得亂子特別多。就是說僅論計劃經濟的成就,比蘇 聯差遠了,斯大林同志在經濟建設上比老毛表現好多了。但是,斯大林的繼任者不爭氣 ,輸給了老毛的繼任者。因為蘇聯在計劃經濟上走得太遠了,成就固然大,吃計劃經濟 的虧也會比中國大。後面章節具體分析這些概念。 從陳雲管經濟的經歷看,毛澤東自己承認不懂具體經濟 從現在的歷史資料來看,1949年到1956年主要是陳雲在管經濟,作為財經委員會主任, 是經濟工作的一把手。這一階段,陳雲可以說是創造了經濟奇跡。一方面在那麼困難的 條件下,三年就從爛攤子恢復了,各項經濟活動恢復正常;另一方面,還有了新發展, 一五計劃,各項社會主義改造順利進行。主要因為這一階段的工作,陳雲獲得了很高聲 望。象王桂五(檢查學專家、體改委理事)這樣的,直接把陳雲捧到“二十世紀最偉大 的經濟學家”這種程度。 這一階段毛澤東的作用,應該是一種精神與形式上的領導,具體操作基本沒管。毛澤東 本人1958年2月18日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對這個問題的描述如下: “我們政治局委員可不可以有權參與設計。過去這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實際W是 無權參與設計。我是主席,也沒有參與設計。每年的年度計劃,總是請你簽字,叫作強 迫簽字。我有個辦法,不看。你強迫我嘛,我事先魍有預聞,事先沒有接觸嘛。老是在 國務院討論,總是拿不出來。千呼萬喚不出來,為什麼不出來呢?說沒有搞好,等到梳 妝打扮一跑出來的岕候,我們說不行,時間遲了!這事實上是一種封鎖。” 這說明陳雲當時的經濟權力是比較獨立的,各項計劃操作也與毛澤東關系不大,以至罝 只是形式上尊重毛澤東的領導權。毛澤東這個階段主要是全面領導,經濟上幹涉得很少 。我懷疑陳雲、周恩來等人私下認為毛澤東對具體經樑不在行,幹脆架空了事。 毛澤東對這種與他無關的經濟建設領導局面很不滿,從1957年“反反冒進”開始,主動 插手具體經濟政策。 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報的“反冒進”社論《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應 該說是正確的。毛澤東對此有意見,批示是“不看了”,暗含不滿。一年多以後,1957 年9月20日至10月9日召開的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第一次公開批評了“反冒進”, 經過幾年的發展,就此釀成大禍。 1958年1月17日,當毛澤東約“管經濟”的李富春、李先念和薄一波三人談話時,據薄一 波回憶,毛澤東打開天窗說亮話,說“撋芪D要是對陳雲同志的”。 就在前面提到的1958年2月18日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周恩來陳雲不得不就“反冒進”作了 檢查。毛澤東的話放得很重,他明顯要插手具體經濟政策,由于他的權威,別人只能配 合。 因為對具體經濟不懂,他第一次出手就是一個荒唐的“1962年3000萬噸鋼計劃”。由于 1957年只有535萬噸鋼,這是個無可辯解的外行目標。因為1962年要3000萬噸,1958年怎 麼也得增長多些,就定了個1070萬噸甄蔬縞媦苤C具體執行的人為大煉鋼鐵使出各種荒 唐招數,只完成800萬噸,又胡搞出200多萬噸不能使用的廢鋼,人民日報就此吹說已經 完成。 1958年底毛澤東看到1958年計劃“完成了”,進一步顯出對經濟完全外行,他要求1959 年就完成3000萬噸鋼!這一下搞具體經濟工作的人笫于受不了了。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 趙爾陸,陳雲都明確表示完成不了,毛澤東這時也意識到這個指標太過分了,討價還價 之後,降到了1800炄噸。實際上這也是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因為1958年的1100萬噸本 來就是非常虛的。中央全會的公報如下,全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大躍進”目教。 “鋼產量將從今年預計產量1100萬噸左右增加到1800萬噸左右,煤炭產量將從 今年預計產量二億七千萬噸左右增加到三億八千炄噸左右,糧食產量將從今年預計產量 7500億斤左右增加到10500億斤左右,棉花產量將從今年預計產量6700萬 擔左右,增加到ㄟ億擔左右。” 經過陳雲的勸說,毛澤東終于冷靜下來一段時間,1959年5月23日陳雲在中央財經小組 上宣布了最新的調整目標:1300萬噸。最後,1959年鋼產量的公布數字是1387萬噸,摻 了很多水份後勉強算是完成了。 這是毛澤東不懂具體經濟的最好証明,拼死都只能完成1300萬,他卻要搞到3000萬去! 陳雲就估算得非常準,確實只能完成1300萬。 1959年5月,陳雲得冠心病,長期休養,把工作交給了李富春,和L受傷的鄧小平一樣 ,沒參加廬山會議。這次會議完全是中國政治經濟工作的大敗仗。毛澤東出于各種心理 因素,一意孤行,本來是反左的搞釣反右,接下來幾年徹底把中國經濟搞成了一鍋粥。 從經濟增長率來看,幾年都是負增長,直到1964年才恢復1959年水平。當然這並不是說 五繼就白幹了,而是造成了很大混亂。要知道負增長對中國這樣基數很低的國家來說是 不得了的經濟災難,現在要是經濟增長只有6%了,那都是極愕的經濟困難。毛澤東連搞 了幾年負增長出來,餓死人雖然3000萬的數字肯定是夸大,但百萬以上肯定是有的。這 不可以用情況復雜,左右為蠢,選擇錯了,經濟工作失誤來解釋。實際上情況並不復雜 ,完全就是因為不懂具體經濟,左傾狂熱造成極大經濟災難。而且內部人也大部分知湄 問題所在,只是無法對抗毛澤東的個人行為。 最後亂子鬧大了,毛澤東只好回頭收拾局面。他直接承認了失敗,承認了不懂具體經濟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北京七千人大會,毛澤東說: “凡中央犯的錯誤,直接的歸我負責,間接的我也有份,因為我是中共中央主席。我不 是要別人推卸責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責任,但是第一個負責的應是我。”,“拿我來 說,經濟建設工作中間的許多問題,還不懂得。工業、商業,我就不太懂。對于農業, 我懂得一點。但是也只是比較地懂得,還是懂得不多。” 為收拾局面,毛澤東讓別人接手搞調整。劉少奇說,“左了那麼多年,讓我們‘右’一 下吧”。作為經濟專家,陳雲很快分析清楚了局面,拿出了辦法,作出了指導性貢獻。 可惜的是,因為“包產到戶”問題,陳雲與毛澤東意見不合,1962年9月就受到了不點 名批評。從此陳雲受到冷遇,從經濟工作戰線消失長達11年,直到1973年才奐s出來工 作。所以,文革前的經濟調整工作,主要是劉少奇在抓,也取得了不小成就。 以上這些証據,可以直接証明毛澤東對于經濟的具欥操作是不懂的,連他自己也承認這 一點。因為他不懂又亂來,造成了極大的經濟災難,這是無可推諉的。下面也有些人跟 著鬧騰,也不是他毨個人的問題。但是主要責任只能是毛澤東的。 關于一些經濟建設原則,如自力更生,一定要造出什麼什麼東西,這個可以算是貢獻。 但這陎經濟原則上的貢獻並不象他領導軍隊與黨的組織建設、指揮作戰、社會改造這些 有極高的獨創性,也不是非他不可的。實際上當時世界發展中實家普遍地有這樣的指導 原則,拉美就是“進口替代”,也是要工業化自力更生造東西。中國取得更高成就,主 要是社會改造比較成功,有強篷政府土改搞掉地主,普及教育,又有蘇聯大規模技術轉 移,推進工業化自然會取得較大成就。 這也正如改革開放中國取得成就,主要不是涘為中國有什麼奇妙的經濟政策比發展中國 家高出一籌,而是因為政府執行操作能力強它們太多,操作上不出現重大失誤,肯定會 比它們強很逸。當初說開放,說改革,其實到底怎麼搞並不清楚,就這麼試著過來了。 說鄧小平搞經濟厲害,讓他到印度去搞肯定完蛋。 再比如說現在汌界各國都知道要靠科技,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國家要有技術,要知道怎 麼造東西,要現代化,要知識經濟。受過教育的發展中國家民眾都知道掗些東西。但真 要朝著這個目標努力,難處就很多很多,連俄羅斯都去賣原材料了。這就是操作水平的 問題。 綜合以上因素,就知道為什鏘毛澤東搞經濟的聲譽遠不如他在其他方面得到的評價那樣 高。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幹預,放手讓他的戰友們搞經濟,他去抓社會改造方面,成鋅 會高得多。實際上他的戰友們抓得相當不錯,歷史証明是個相當能戰鬥的團體,陳雲、 劉少奇、鄧小平、周恩來抓經濟都有不錯的表現。 至于說毛澤東有什麼遠比搞經濟目光遠大的崇高目標,要改造全球,這也是可能的。但 這不是為不懂具體經濟造成大禍辯護的理由,不能說因僑N情有可原了。 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9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