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93707 (二十五)靠比較優勢發家 對于中國這樣缺少資源的後進國家,不大搞進出口是不可想象的。大幹進出口,會有很多毛病,但這些毛病再多也比不搞要好,兩種經濟模式從本質上就不可同日而語。就如上節所分析,必須加到世界產業循環中去,在這個大環境中往上爬。用比較優勢掙錢,掙錢來發展出更高層次的比較優勢,又掙到更多的錢,形成這種正循環的機制了,發達就很有希望了。你搞技□還是提高商業環境都好,總之是要在世界產業鏈中爭取佔據有利地位。成功例子很多,日本四小龍都是如此。不按這個做的,全都混不好。中國與印度是兩大苦主,拉美的“進口替代”也走向失敗。 我要特別強調這一點,“用比較優勢掙錢,掙錢來發展出更高層次的比較優勢,又掙到更多的錢,形成這種正循環的機制”,這是後進國家搞“發展經濟學”至今為止唯一正確的選擇。相對于蘇聯轉型時的“下降螺旋”,這是一個靠得住的“上升螺旋”。這是我思考中國經濟問題領悟到的最高層次的理論。雖然經濟學家們有過這樣的論述,但淹沒在大量非關鍵的論述中,如從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經驗中總結論証出來的“福利經濟學”定律,“產權”理論等等,這些在經濟學理論地位上更重要,但是對中國而言不如比較優勢理論更適用。我看過各種各樣的理論,確實發現比較優 勢理論最合適。例如現在流行的“自主創新”,應該放到這個大框架中去理解。自主創新是為了“發展出更高層次的比較優勢,又掙到更多的錢”,這個目標必須明確,不能為了“自主創新”而“自主創新”,重新發明輪子這樣的事不能做。為什□說“自主創新的主體應該是企業”,就是因為只有企業才能去“掙到更多的錢”。用上面總結的理論,自主創新是自然的結論,還可以推出更多的東西。例如我們開始就只能去把紡織業機電組裝業這些低級的產業佔住,靠這個掙錢。對于搞科技創新沒有優勢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沒有出路了,可以靠自己的比較優勢形成正循環。例如 內蒙發展草原養殖業,掙來更多錢,一邊保護環境一邊擴大產業,近年來全國經濟增長最好,這遠比從前把草地吃光經濟差環境也破壞了的錯誤政策要好。現在中央說“可持續發展”,實際說的就是“形成正循環的機制”,不然靠比較優勢挖礦賣油爬兩下,出了大問題不可持續,這就不是“正循環”,而是短視。一些大吹老毛經濟政策的人說,用收取農業剩余及保護主義的方法發展工業技□積累實現發達,用上面的方法分析,很容易就知道是錯誤的。這樣做,特點就是窮,實質上是沒有正循環機制不可持續,總會因為各種問題搞不下去,因為沒有用比較優勢去掙錢。工農業 剪刀差30多年,還是沒有實現以工養農,農民窮成那個樣子,這沒什□好推諉的,就是犯錯誤了,忽視了掙錢的正循環。犧牲農民還理直氣壯說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和周邊地區一比就沒話可說了。周邊地區日本四小龍早就實現了以工養農,農民比你城裡人還富。原因不是日本四小龍的婦女靠賣淫掙錢(這樣總結別人富的原因,很不實事求是),是因為人家實現了比較優勢的正循環。 現在中國搞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用比較優勢去掙錢也有一段時間了,終于可以開始“以工養農”,“工業反哺農業”,開始大規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是比較優勢理論的勝利。我對中國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就是因為在高層次的經濟路線問題上,終于穩定在這個正確路線上了。中央層面上我確信這個路線已經深入人心,所有宏觀經濟政策很清楚地都是以此為根基的。近來看不少地方幹部的言論,進步也很大。只要順著這條正循環的路走下去,不停想辦法克服困難,徹底解決發展問題就在不遠的一段時間內,不用等到21世紀中期去。現在進入了加速發展時期,局勢是相 當好的。其實中國已經算是東亞地區發展慢的了,以我們的資質應該發展得更快更好。我們慢,主要是因為歷史原因,摸到這條正確路線用了很長時間。而東亞其它經濟體別無選擇,沒什□資源,人比較進取,只能用這條路線去拼,結果一個個都拼出來了。以東亞地區的民族素質與歷史底蘊,成為全球經濟中心是必然的,就等中國來完成這最重要的一步。 當然這個理論對中國以及東亞是合適的,因為我相信以東亞地區民族的素質,“掙錢發展出更高層次的比較優勢”是相當可行的。東南亞拉美非洲即使知道這個理論,也可能不合適。因為他們靠天生的比較優勢掙來錢了,但因為素質問題,發展不出更高層次的比較優勢(也不是人笨,但人家的文化喜歡踢球過狂歡節,不象東亞人這麼努力),發展的高度大致由天生的比較優勢厚度決定,原材料豐富的GDP就可以炒高些。印度不好說,資源可能還不如中國,除了靠人聰明英語好搞IT 外包有比較優勢(與印度人口規模相比太小),條件太困難。印度看來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希望把制造業發展成下一個比較優勢。印度人不比中國人笨,但制造業已經被中國佔了位,它即使有出路,也會麻煩得多。 以上把後進國家的發展理論總結了一下,這很重要。如果按照這個發展理論來搞,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沒什□好爭的,並非關鍵。各國會有各國做事的方式,日本員工終生制大鍋飯一樣,照樣搞。韓國就是國家扶植的大企業,也不合傳統自由市場經濟理論。但必須有競爭力,要有比較優勢。所以,組織方式可以偏計劃,經濟運行的方式一定得是以市場需求為核心。最後整出來的經濟模式叫計劃還是叫市場是哲學定義問題(日本有人自稱是計劃經濟,覺得中國的計劃經濟無計劃可言是亂來),實質是以比較優勢為核心的發展理論。 大致上,中國80年代還沒有認識到這個比較優勢理論的極端重要性。那時理論界喜歡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對搞,你好還是我好吵一吵,或者找轉型的辦法。象80 年代兩個重n經濟理論會議,巴山輪會議(在輪船上開的)議定在四種經濟模式中應採取“有控制的市場經濟”(其它三種是嚴格的計劃經濟,靈活一些的計遣經濟,自由市場經濟),莫幹山會議建議用世界獨創的“雙軌制”從計劃經濟價格機制轉向市場經濟價格機制。就這些辦法與結論本身來說,是畈當有水平的。但這仍然是在討論“做事的方式”,至于“做什□”,就認識不太清楚,沒有一個明確的到世界經濟中靠比較優勢搶飯吃的意識。贍個時期,中國拉外資不算多,還不如東南亞了,進出口有發展,但不算很快,經濟發展主要不是由進出口帶動的,應該是沒有認識ꠊ麭o個道理。 到90年代,就真的是按照比較優勢理論來搞了,進出口一躍成為經濟發展的兩大動力之一(另一個是基礎設施投資)。以我對主流經濟學家的[察,他們已經缺省地把這個理論當作最高指導原則了。我認為這才是“主流”的意思,所有主流都同意這條道路。至于所有制、產權之類的運行僻制,主流內部也有很多不同意見,並不能臉譜化選一種最惡心的來批。如果不同意或者不清楚這個以提升比較優勢為核心的理論,迷失在一些具欥的細節上,那麼只能是喪失話語權,已經沒什□好爭的,屬于認識層次問題。主流經濟學家之所以在政府裡混得不錯,原因就是這個比較優勢理豐먊犍峞C一方面確實掙來了錢,一方面對于出現的問題也可以解釋,也能想出一些解決辦法,政府可擇其善者從之。反主流的那些激烈言論,在具欥問題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對經濟學認識太淺,錯誤的地方很多,可以當作“群眾呼聲” 對待,作為政府政策的一個考慮因素。從辯論的角度來說,根本不成其為對手,主流經濟學家們以前甚至不覺得有必要出來駁(不客氣地說,我這個業余的去辯論都有必勝之算)。後來被罵得兇,才出來表白幾句,也不是說理論,就是自覺有功反被罵覺得委曲。這也是宣傳有問題,主流經濟學家其實在媒體上寫不少文章,但可能是因為太專業,往往簡單一句話有一堆復雜背景,我因為熟一些是能看明白的,但一般人很難明白主流經濟理論的要義。但中央確定無疑是會按這條比較優勢的路線走下去的,而且開始著手解決一些深層次的障礙(如要形成正循環的機制,就要去改革 科研體系)。具體運行就是官辦經濟運行大法,想做的事就是提升比較優勢掙錢。 當然這個比較優勢理論沒有說掙了錢怎□用怎□分配,它只是說你怎□掙到越來越多的錢。掙錢這個目標確實是達到了,老朱照此弄了幾把,雖然他也犯了一些錯誤,但確實經濟實力做大了,而且形成了套路。他離職以後,反而掙錢越來越多越來越容易,政府財政真正大翻身了。我認為老朱這個歷史地位還是有的。在花錢以及分配上,有很多問題,這個不能否認,如應該早些用外匯儲備趁油便宜大買特買,但這都是掙錢這個大原則之下的事。老朱應該就是讓政府掙錢有些本事,怎□花錢炒期貨之類的,這個要經驗,犯錯誤不奇怪。90年代初中國外匯儲備只有100多億美元的긊伬唌A沒有人能預料得到中國這個“即將崩潰”的窮國2006年外儲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這在老朱手裡做成了。再蝖撒‘~匯儲備多了危險,也還得算掙到錢了,得算綜合國力裡很大一塊,出去訪問砸錢都有底氣。98年金融風暴韓國金泳三找老朱借300億美元,沒給他,現在再有這樣的事肯定借出去了,近年來百億美元都不當多大事的。 掙到了錢,又是政府級別的市場經濟,小民沒有地位,怎□分配是可想而知的。那就是圍著政府吃,吃到的就發了,吃不到的就成“弱勢群體”。這方面經濟學理論確實沒辦法。越是信經濟學,越覺得這太合邏輯了。說到底,經濟學是分析事情如何運行變化的,並不是分析善惡的。要改變這種狀況,得去改變政府的運行方式,控訴經濟學家是沒有用的。經濟學家自己跟著官辦經濟撈些也是人之常情,撈不撈並不是問題的關鍵。也有不撈的經濟學家,照樣解決不了問題。中國用那個政府通管的體制來搞靠比較優勢掙錢的經濟,必然就是官辦經濟。 從毛澤東放棄與美蘇全面對抗的反全球化開始,中國走到世界經濟環境裡是遲早的事。一方面政治環境逐漸穩定,越來越穩定,甚至在世界上有一定優勢。另一方面,政治運動讓位給經濟,經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直到90年代,又最終摸對了全球化中後進國家的正確發展道路,走向了官辦經濟。這決定了中國經濟崛起的大勢。我們對官辦經濟的形成與發展作了很多歷史與理論背景的介紹與闡述,接下來可以去分析一些現實的成績與問題,對未來作一些展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9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