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freesky (..........)》之銘言: : 前幾天去大陸看到的...這個版的版友應該應該比較有研究... : 哪位可以回答一下的...謝謝,... 中國 "五年計劃" 是國民經濟計劃的一部份, 屬於長期計劃, 主要針對全國重大 建設項目, 生產力分佈和國民經濟等重要項目及指標做出規劃, 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 訂定目標和方向. 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 1996至2000年為第九個五年計劃, 自2001年開始第十個五年計劃, 也就是所謂的 "十五計劃" . 2000年10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通過 "中共中央關於制訂國民經 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 , 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後的第 一個五年計劃. "十五計劃" 的制訂係以發展為主題, 結構調整為主線, 改革開放和 科技進步為動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 重點包括: 1. 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 2. 加快工業改組和結構優化升級 3. 大力發展服務業 4. 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 5. 進一步加強水利, 交通和能源等基礎建設 6. 實施西部大開發, 促進地區協調發展 7. 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 8. 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 9. 大力開發人才資源, 加快發展教育事業 10. 加強人口和資源管理, 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11. 進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2.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發展開放型經濟 13. 積極擴大就業,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14. 改善城鄉人民生活 15.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16.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十五計劃" 中科技發展方向與目標如下: 一. 工作部署 1. 加強技術創新, 為經濟結構調整提供強大動力 2. 加強原創性創新, 增強科技持續創新能力 3. 加快科技體制創新, 推進國家創新系統建設 4. 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加強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二. 目標 1. 大幅度提升產業總體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使國家農業, 工業和服務業主要領 域的技術水平, 特別是製造技術和裝備達到開發國家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水平, 部分領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2. 顯著提高高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 在信息, 生物, 新材料等技術領域取得更多具 有自主之智產權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大關鍵技術成果. 3. 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上實現200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 20%,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佔總出口額的比重超過 20%, 高新技術領域發明專利 的年申請量比2000年增加 80%. 4. 推進基礎研究再上新臺階,基礎研究水平進入世界前 5至10名. 5. 持續進行科技體制改革, 基本完成科研機構結構調整工作, 形成較合理的科技力 量佈局. 6. 全國科技投入明顯增長, 到2005年全國研究與開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提 高到1.5%以上, 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占全國研究與開發投入的比例超過 50%以上. 7. 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長足發展, 全國從事研究與開發活動的科學家與工程師至 2005年達90萬人. 三. 重點工作 1. 推進農業科技革命, 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供技術支撐 2. 攻克和推廣一批可以帶動工業結構優化和產業技術升級的重大關鍵技術 3. 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 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 4. 把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作為當前科教興國的重點任務 5. 切實發揮科技在西部大開發中的先導性作用 6. 加大科技進步對生態環境, 資源等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支持力度 目前中國已初步確定了信息技術, 生物技術, 新材料技術, 先進製造與自動化技 術, 資源環境技術, 航天航空技術, 能源技術, 先進防禦技術等八個對增強綜合國力 最具戰略影響的高技術領域, 其中重點是信息, 生物和新材料三個領域, 未來五到十 年科技發展將集中力量在這些高技術領域進行創新和突破, 並從高技術產業化的需求 出發, 面向引導產業化, 為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這五年中, 中國科技工作將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 把創新與科技成果產業化作 為科技發展的主題. 在加強原始創新, 增強科技持續創新能力方面, 重點支持生命科 學, 信息科學, 環境科學和材料科學等新興交叉科學的發展; 在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 設方面, 促進政府, 企業, 高等院校, 科研機構和金融機構的有效結合, 加快以企業 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最後, 一切經濟, 科技的競爭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 因 此將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使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 -- 朋友的朋友還是朋友 朋友的敵人算是敵人 敵人的朋友仍是敵人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