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四、軍隊建設軍事法制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必須遵守憲法和法 律。中國軍隊適應國家法制建設發展的需要,貫徹依法治軍方針,加強軍事法制建設, 逐步把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納入法制軌道。   1998年以來,中國的軍事立法速度明顯加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 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為駐澳門部隊依法駐軍、依法履行防 務職責提供了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修訂,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的兵 役制度。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修訂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中 央軍事委員會還制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教育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執 勤條令》等40多件軍事法規,為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推進軍隊的各項改革,維護廣 大官兵的合法權益,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各總部、各軍兵种、各軍區制定了 300 多件軍事規章,推進了依法治軍的進程。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中國軍隊已經形成了由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和保衛部門構 成的軍事司法體制,對軍隊內部的刑事案件分別依法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和偵查權。 軍事法院是國家設在軍隊中的專門人民法院,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區級單位、軍級 單位的三級軍事法院組成,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審判程序與普通人民法院相同。上 一級軍事法院為下一級軍事法院的上訴法院。軍事法院受理軍隊內部的刑事案件﹔經 最高人民法院授權,可以受理其他案件。軍事檢察院是國家設在軍隊中的專門人民檢 察院,同軍事法院一樣也由三個級別組成,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上級軍事檢察院領 導下級軍事檢察院的檢察工作。軍事檢察院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負責對保衛部門 偵查的刑事案件進行審查,決定是否批捕、起訴或者不起訴﹔對利用職權犯罪的刑事 案件直接受理和偵查,並決定是否逮捕、起訴或者不起訴﹔對保衛部門、軍事法院的 偵查和審判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和軍事檢察院檢察 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中國軍隊在團以上單位政治機關設保衛部門, 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發生在軍隊內部的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根据1997年修訂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中國加入的日內瓦四公約及其1977年兩個附加議定書,中國 軍事司法機關對軍人在戰時虐待俘虜以及殘害、掠奪無辜居民等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 的行為予以刑事處罰。   中國軍隊的律師及其法律服務工作按照國家律師制度管理,軍隊律師必須通過國 家統一組織的考試,取得國家律師資格。全軍在集團軍、師、旅三級部隊編制軍隊律 師,現有法律顧問處 272個、專職和兼職律師1688人。軍隊律師擔任軍隊首長和機關 的法律顧問,為其決策提供法律服務﹔接受刑事訴訟被告人的委托擔任辯護人﹔接受 軍隊單位和軍人的委托擔任代理人。   軍事法制已經成為中國軍隊教育訓練的內容和軍隊院校教育的課程。根据國家的 統一部署,從1986年到2000年,中國軍隊進行了三次五年普法教育活動。軍隊各級各 類院校都開設法律課程,對學員和軍官進行國家法律、軍事法規和法律常識以及國際 人道主義法等內容的教育。   裁減軍隊員額   1997年 9月,中國宣布在此後三年內再裁減軍隊員額50萬。至1999年底,裁減員 額的任務已圓滿完成,體制編制的調整改革也已基本結束。   壓縮規模,完成裁減軍隊員額任務。通過壓縮陸軍部隊規模、調整海空軍部隊編 組、撤銷部分裝備老舊的部隊,改革後勤保障、裝備管理體制和院校、訓練機構體制 編制,撤併軍以上機關內設機構等,裁減編制員額50萬。其中,陸軍精簡 18.6%,海 軍精簡 11.4%,空軍精簡 12.6%,第二炮兵精簡2.9%。目前,全軍編制人數保持在 250萬以內。   精簡機構,精幹軍以上領導機關。軍以上機關通過調整職能、撤併部門,減少了 內設機構和人員。總部和軍區、軍兵種機關撤併了部分業務部門,業務部門下屬的局 ( 處) 和編制員額均減少了 20%左右。調整後,全軍軍以上機關共減少1500餘個機關部 門,軍隊領導指揮體制進一步趨向精幹、靈敏、高效。軍隊從事經營性生產的 290餘 個生產管理機構和地區性企業管理機構全部撤銷或移交地方。   調整編組,優化部隊編成結構。陸軍野戰部隊撤銷部分集團軍軍部和師、團,部 隊編成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的部隊,通過淘汰落後裝備、調 整編組,撤併了一些建制單位。調整後,陸軍野戰部隊在加強合成和小型化、輕型化、 多樣化方面取得進展﹔軍兵種技術含量較高部隊的比例有所提高,結構進一步趨於合 理。   改革體制,進一步理順關係。成立總裝備部,調整武器裝備管理體制,實現了全 軍主要武器裝備的集中統管,加強了武器裝備建設的統一領導和全系統、全壽命管理。 調整後勤保障體制,建立了以軍區為基礎,區域保障與建制保障相結合、統供保障與 專供保障相結合的聯勤保障體制,使後勤保障向三軍一體、集約化保障方向邁出了一 大步。改革院校、訓練機構體制編制,減少院校數量,擴大單所院校辦學規模,提高 軍官培訓層次和調學比例。軍隊院校開始走上規模化辦校、現代化教學、正規化管理、 社會化保障的新路子。   思想政治建設   中國軍隊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各項建設的首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軍隊思 想政治建設的使命是:為打贏未來高技術戰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為保持人民軍隊 的性質、本色和作風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證。   中國軍隊思想政治建設,著眼於全面提高官兵素質,堅持提高政治素質與培養綜 合素質相統一,學習先進思想與掌握文化知識相統一,教育引導與實踐鍛煉相統一, 嚴格紀律約束與提高自控能力相統一,努力培養造就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軍事 專業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的新一代官兵。為奪取未來戰爭 的勝利,中國軍隊堅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威力,堅持用正確的思想理論教育官 兵,堅持用高尚的革命精神激勵官兵,堅持用良好的政治環境熏陶官兵,堅持用嚴格 的組織紀律約束官兵,不斷增強官兵的思想覺悟、勇敢精神、頑強作風、鐵的紀律, 增強官兵的現代意識、科技意識、創新意識,全面提高軍隊戰鬥力。   中國軍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國 家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大力發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培養官兵堅定的革命 理想信念和自覺的犧牲奉獻精神,使官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官兵擁護和支持改革,正確對待改革中的利益關系調整,堅持勤儉建軍,永保軍隊艱 苦奮鬥的政治本色。   軍事訓練   中國軍隊堅持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地位,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建設和不斷改革,中國軍隊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 自身特色的、比較完善的部隊訓練和院校教育體系。   九十年代後期,中國軍隊為適應世界軍事領域的深刻變革,以打贏高技術條件下 局部戰爭為目標,積極開展科技練兵,大力加強軍事訓練改革。在發展創新軍事理論 方面,深入研究高技術局部戰爭的新情況、新特點,加強軍事訓練學科建設,不斷完 善作戰訓練理論特別是聯合作戰訓練理論,修訂並頒布了新一代《戰役綱要》、《戰 鬥條令》。在改革訓練內容方面,突出新知識、新技能、新裝備、新戰法的學習和訓 練,加大訓練難度和強度,形成了新的訓練內容體系。在改進訓練方法和手段方面, 積極推進基地化、模擬化、網絡化訓練,建成了適應不同作戰訓練要求的合同戰術訓 練基地體系,基本完成了戰役、戰術模型與武器系統模擬器的聯接和各軍兵種、各專 業模型的互聯,推廣了分布交互式作戰指揮模擬系統、新型裝備操作訓練模擬器材和 計算機輔助訓練系統,形成了覆蓋全軍各大單位和院校的軍事訓練信息網絡。在完善 訓練管理機制方面,嚴格執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條例》等訓練法規,實施正 規化訓練,並適應國家、軍隊改革調整出現的新形勢,加強和改進了訓練的組織領導 與管理。近年來,周密組織實施了蘭州、濟南、南京、廣州等戰區諸軍兵種聯合軍事 演習,全面提高了官兵綜合素質和高技術條件下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   中國軍隊院校堅持把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軍事人才作為根本目標,著眼二十一世紀 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軍隊院校教育體制。1999年軍隊 院校進行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撤銷、合併、改建了部分院校,將原來培養指揮軍官和 技術軍官的兩大類院校,調整為培養生長軍官和在職軍官的兩大類院校,並新組建了 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工程、理工、海軍工程和空軍工程 5所綜合大學。在軍官培訓體 制方面,逐步實行軍隊自己培養和依托國民教育培養併舉,逐年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 並力爭到2010年使生長軍官基本接受高等教育。在軍官組訓方式方面,部分生長軍官 先在綜合院校完成本科學歷教育和軍事基礎訓練,再根據即將擔任的職務在專業院校 完成專業訓練﹔將技術性較強的指揮專業與相應技術專業融合成新專業,對部分軍官 實行指揮與技術合訓﹔對中級指揮軍官實行軍政合訓,指揮員與參謀人員同校培訓, 醫務和機關政治軍官全軍統一歸口培訓。通過調整改革,軍隊院校的總數減少了約三 分之一,院校體制趨向規模化和綜合化,軍事人才培訓層次、質量和效益得到明顯提 高。   後勤建設   中國軍隊把後勤建設作為全面提高戰鬥力、適應現代戰爭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堅持在平戰結合、軍民結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科學管理、勤儉節約的原則下, 努力為軍隊建設、作戰和其他活動提供後勤保障。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軍隊的後勤工作不斷發展,已經由單一的陸軍後勤發展為 諸軍兵種合成的軍隊後勤,由簡陋落後的後勤裝備發展為擁有現代技術和部分高技術 支撐的多樣化的後勤裝備,由保障一般條件下的軍事行動發展為保障現代技術特別是 高技術條件下的軍事行動。   進入九十年代,中國軍隊後勤著眼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後勤保障需要,加強後 勤戰備工作。加快應急機動作戰部隊後勤建設,組建後勤應急機動保障力量,提高後 勤應急和綜合保障能力。加大戰場建設的投入,合理調整戰備物資儲備規模、布局和 結構。堅持科技興後勤,不斷提高後勤保障手段的現代化水平,研製並為部隊裝備了 一批野戰、機動、高效的後勤補給、生活保障、醫療救護、快速搶修裝備,海上補給、 空中加油和第二炮兵機動保障等技術性強的專用後勤裝備也有了長足發展。從2000年 1月起,中國軍隊開始實行以軍區為基礎,區域保障與建制保障相結合、統供保障與 專供保障相結合的聯勤保障體制,通用物資供應和通用勤務保障由軍區統一組織,專 用物資供應和專用勤務保障由軍兵種按建制系統組織實施。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軍隊質量建設的需要,中國軍隊對後勤工作進 行了一系列改革。從1998年12月起,軍隊和武警部隊不再從事經商活動,軍隊所辦的 6000多個企業,大部分自行撤銷,其餘移交地方。1998年 7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 國國防法》關於國家實行軍人保險制度的要求,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共同頒布了《 軍人保險制度實施方案》,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人保險制度,並於1998年、 1999年分別啟動了軍人傷亡保險和軍人退役醫療保險制度。近年來,中國軍隊不斷探 索並努力實現社會化保障,借助社會力量,利用市場資源,精幹擔負軍事保障職能的 機構,提高國防費使用效益。從2000年 1月起,在軍級以上機關和駐大中城市的軍隊 院校、醫院等單位,逐步推行飲食保障、營房保障和商業服務社會化。   武器裝備建設   中國軍隊始終把武器裝備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實現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提高 軍隊防衛作戰能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堅持以自力更生為主、積極借鑑國外先進軍事技術的方針, 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為建設現代化的軍隊,為保衛國家的主權與安 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陸軍及通用武器裝備基本實現制式化、系列化,提高了火力壓 制、地面突擊、戰場機動、戰場情報偵察、作戰指揮和防護能力,滿足了多兵種聯合 作戰的要求。海軍在導彈化、立體化、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已具備了近 海防禦作戰能力。空軍具備了相當水平的全天候、全天時、全空域作戰能力,一批高 技術武器裝備正在陸續裝備部隊。第二炮兵已擁有近程、中程、遠程和洲際導彈武器 系統,並具備快速反應和機動作戰能力。   中國軍隊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政府機構改革要求,從1998年起,逐步 建立了新的武器裝備管理體系。中國軍隊堅持科技強軍戰略,依靠科技創新加快新型 武器裝備研製步伐,推動武器裝備發展﹔重視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適度競爭, 逐步完善軍事裝備訂貨制度,建立健全科研、訂購合同制﹔逐步實行武器裝備全系統、 全壽命管理,提高高技術武器裝備的質量,控制高技術武器裝備的全壽命費用,增強 武器裝備建設的整體效益﹔進一步加強武器裝備管理法規和裝備工作制度的建設,使 武器裝備建設適應新的管理體系,走上協調有序、高效運行的軌道。   為適應世界軍事的發展和現代戰爭的特點,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將致力 於盡快實現軍隊武器裝備由半機械化、機械化向自動化、信息化的轉變,使軍隊掌握 盡可能先進的武器裝備,確保完成國家賦予軍隊的神圣使命。   參加國家減災救災行動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較多的國家。針對大江大河的水患,部分地區的乾旱和風 暴潮,鐵路、公路沿線的泥石流、滑坡等,中國軍隊積極參加駐地政府組織的減災工 程建設。近兩年來,共參與修建防洪堤 2萬多公里,水庫30多座,防潮壩 300多公里, 排灌站 300餘處,其中包括黃河小浪底、長江三峽、淮河流域綜合治理、甘肅雨水集 流、寧夏防沙治沙等工程,在保障國民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 了便於參加救災行動,軍隊總部機關、軍區、省軍區、軍分區都派出人員參加國家和 地方搶險救災指揮機構的工作,協調軍地指揮關係,制定減災救災措施,建立災情通 報制度,統籌救災器材物資,並遵循靈活、快速、高效、無誤的原則,實施組織協調 工作。各部隊都制定有搶險救災方案,平時進行預演,落實船艇、飛機、車輛等救災 裝備和器材,確保一有災情發生,就能立即出動。近兩年來,全軍參加搶險救災 100 多次,出動官兵50多萬人。特別是在1998年長江、嫩江、松花江的抗洪戰鬥中,全軍 出動30多萬官兵,1.25萬臺車輛,1170艘舟艇, 200多架飛機,搶修加固堤壩 1萬多 公里,堵決口和排除險情 1.4萬餘處,搶救轉移遇險群眾 300多萬人,為保護人民生 命安全和國家財產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搶險的同時,軍隊還積極組織救災賑災活動, 幫助災區人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渡過難關。近兩年來,共幫助災區人民建房 4萬 多間,捐衣被2600餘萬件,捐贈其他物資價值3000多萬元人民幣。 -- 悄悄獨去 尋覓我心中所夢 離別去 雷雨也牽動 無盡歲月裡 埋著太多不死的傷痛 風雨任吹這孤單飄篷 沉重步履 尋覓醉心一個夢 誰會願意常被老天絕情地作弄 茫茫路也要獨往 朝著旅程 肩膊獨承千斤重 在風中雨中 決心不曾被搖動 茫茫路也要獨往 懷著理想 總有豔陽入我夢 晴陽萬里 黑暗一掃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