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五、國際安全合作軍事交往   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獨立自主地處理對外軍事關係,開展軍 事交流與合作。中國軍隊遵循軍事外交為國家總體外交服務,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 設服務的宗旨,積極開展靈活、務實的對外交往,為增進和加強同世界各國軍隊的互 信、友誼和合作,為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了不懈努力。   近兩年來,中國軍隊共派出重要團組70多批,訪問了60多個國家,接待了來訪的 外國軍隊高級代表團 160多批。此外,還有 150多批中國軍隊專業團組出訪和 180多 批外軍專業團組來訪,中外軍隊進行了友好互利的專業技術交流合作。   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軍事關係有了進一步發展。中俄兩軍的高層交往活躍,雙邊軍 事關係發展順利。中國軍隊努力促進與東北亞國家軍隊的關係,對朝鮮半島乃至東北 亞的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同東南亞、南亞及中亞地區國家的軍事交往保持了發 展勢頭。與此同時,中國進一步加強了和西亞、非洲、拉美、大洋洲等地區國家及東 歐、獨聯體國家的軍事關系,繼續向有關發展中國家提供人員培訓、裝備器材、後勤 物資、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援助,並積極拓展新的交往領域。   1999年 5月,針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的嚴重事件, 中國推遲了中美兩軍高層交往項目。隨著近來兩國關係的逐步改善,中美兩軍開始恢 復有關正常交往。2000年 1月,中美兩國國防部進行了副部長級防務磋商。同年 7月, 美國國防部部長訪華。中國始終重視發展同歐洲國家的軍事關係,與有關國家開展和 保持了軍隊高層互訪和各層次的軍事交往。   近兩年來,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對新西蘭、澳大利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坦桑尼 亞、南非等國進行了友好訪問。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比利時、加拿 大、土耳其等國海軍軍艦也先後訪華。此外,中國軍隊還派出了大量專業技術團組赴 有關國家考察、參觀、培訓、研究,也接待了許多外軍同類專業技術團組的來訪。這 些交往涉及科研、學術、軍事教育、軍事訓練、軍隊管理、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等諸 多方面。1999年 8月,中國軍隊參加了在克羅地亞舉辦的第二屆世界軍人運動會。   中國軍隊與外軍在教育訓練方面的合作有了新的發展。近兩年來,先後向俄羅斯、 德國、法國、英國、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國、科威特等國派出軍事留學人員 200餘 名,同時接收了來自亞、非、拉美和歐洲等地區有關國家的近千名軍事留學及各類培 訓人員。   地區安全合作   中國支持在平等參與、協商一致、求同存異、循序漸進的基礎上開展多形式、多 層次、多渠道的地區安全對話與合作。中國主張,相互尊重而不是恃強凌弱,相互合 作而不是彼此對抗,協商一致而不是強加於人,應該成為亞太地區多邊安全對話與合 作的方向和特徵。中國參加了東盟地區論壇(ARF) 、亞洲相互協作與建立信任措施會 議(CICA)、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CSCAP) 、東北亞合作對話會(NEACD) 、中美日三邊 學術研討會等多邊安全對話合作進程,主張通過這些政府和民間討論安全問題的重要 渠道,增進各國相互了解與信任,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   東盟地區論壇是目前亞太地區唯一的泛地區官方多邊安全對話與合作論壇。中國 外交部和國防部代表參加了歷屆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與高官會議,以及在東盟地區 論壇框架內的建立信任措施、維和、海上搜救、搶險救災、預防性外交、不擴散、指 導原則等各類官方、非官方會議。近兩年來,中國在北京先後主辦了在東盟地區論壇 框架內的熱區衛生與熱帶病防治軍事醫學研討會、中國安全政策培訓班、第四屆國防 院校長會議和軍轉民合作研討會。   中國主張東盟地區論壇應繼續以建立信任措施為核心,探索新的安全觀念和安全 方式,支持各方就預防性外交問題進行探討,並主張應首先就亞太地區預防性外交的 概念、定義、原則和範疇進行充分討論,形成共識。中國積極倡導在東盟地區論壇框 架內進行軍事醫學、軍事法學和軍轉民多邊合作,倡議建立東盟地區論壇海洋信息資 料中心,鼓勵高層軍事互訪、軍艦互訪和人員交流,支持搶險救災合作以及海上航行 安全、海洋環保合作等。   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哈薩克斯坦倡導的亞洲相互協作與建立信任措施會議進程,認 為會議宗旨與中國的亞洲安全目標基本一致,主張會議在充分考慮亞洲地區特殊性和 多樣性的基礎上穩步發展。   中國於1996年正式加入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並於1997年成立亞太安全合作理事 會中國委員會,認真參與理事會的活動。   自1993年東北亞合作對話會成立以來,中國參加了歷次會議,並於1996年、1999 年先後在北京主辦了第四次、第九次東北亞合作對話會全體大會,中國還與其他成員 一道推動對話會就東北亞國家合作指導原則達成了一致。   中國與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烏克蘭、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及 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組織建立了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防務和軍控磋商機制。本著維 護亞太地區持久和平與穩定的積極意願,中國國防部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官員及學者日 益廣泛和深入地參與關於亞太安全的各類研討和相關活動,增進了中國與有關國家間 的相互了解與信任。   建立信任措施   中國政府一貫重視並積極推進與周邊國家建立信任措施,積極倡導按照平等對話、 不干涉別國內政、不針對第三國、不威脅和損害他國的安全與穩定的原則,通過談判 協商達成各種形式的邊境協定、協議,維護各方相互同等安全和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1996年 4月,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 在中國上海舉行首次會晤,簽署了《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 1997年 4月,五國元首在莫斯科進行了第二次會晤,簽署了《關於在邊境地區相互裁 減軍事力量的協定》,規定:各方致力於在相互同等安全原則的基礎上把部署在各國 邊境地區的軍事力量裁減到與各國間睦鄰友好關係相適應的最低水平﹔重申互不使用 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不謀求單方面的軍事優勢﹔各方部署在邊境地區的軍事力量不 進行威脅另一方及損害邊境地區安寧與穩定的任何軍事活動﹔裁減和限制在協定適用 地理範圍內的軍事人員數量和主要種類的武器裝備及軍事技術裝備數量。1998年 7月 和1999年 8月,五國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和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分別進行了第 三、第四次元首級會晤,並簽署了聯合聲明。2000年 7月,五國元首在塔吉克斯坦杜 尚別舉行第五次會晤,烏茲別克斯坦總統以觀察員身份參加會晤,會後簽署了《杜尚 別聲明》。聲明指出,五國在維護本地區安全與穩定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和積極的作 用,各方將致力於使“上海五國”成為五國在各領域開展多邊合作的地區機制。五國 決定深化在政治、外交、經貿、軍事、軍技和其他領域的合作,以鞏固地區的安全與 穩定,並切實落實五國會晤所簽署的關於在軍事領域加強信任及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 軍事力量的協定的所有條款。五國表示,決不允許利用本國領土從事損害五國中任何 一國主權、安全及社會秩序的行為,支持彼此為維護五國國家獨立、主權、領土完整 和社會穩定所作的努力。   2000年 3月,五國國防部長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進行了首次會晤。會後簽署的 聯合公報重申:在照顧各方及近鄰地區利益的條件下,發展五國間軍事政治領域的關 係,開展平等互信的友好合作﹔這種合作是開放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 五國強調,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保護民族、宗教利益和人權為借口干涉別國內政。各 方聲明絕不容忍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极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堅決反對這些勢力在本國 領土上從事針對別國的任何活動,並將共同採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打擊,以維護本地 區的和平與穩定。五國同意進一步研究加強軍事領域信任措施的可能性,加強邊防部 門間的合作,聯合打擊各種跨國犯罪行為﹔共同舉行預防危險軍事活動、打擊國際恐 怖主義分子、搶險救災等方面的聯合演練,交流維和經驗和在維和行動中相互協作。   1995年 8月,中國國防部與俄羅斯聯邦邊防總局簽署了《中俄邊防合作協議》, 規定:雙方開展邊防合作,致力於把中俄國界建成和平、安寧和友好的邊界﹔交換有 助於邊防合作的信息﹔協調有效守衛國界和維持其秩序的措施﹔預防在國界地區發生 意外事件和衝突的情況﹔採取協調措施制止在國界地區發生違法犯罪活動﹔協助搜查、 扣留和及時移交對方越境者及其交通工具與財物﹔交流組織和實施守衛國界的經驗﹔ 在提供和使用守衛國界的技術器材方面相互援助等。   1999年11月,中國國防部與蒙古國邊防軍管理局簽署了《中蒙邊防合作協議》, 規定:雙方開展邊防合作,致力於保持中蒙邊界的和平與穩定﹔交換有助於維護邊界 地區正常秩序的信息和其他有關信息﹔交流守衛管理邊界和維護其正常秩序的措施與 經驗﹔預防在邊界地區發生意外事件和糾紛﹔制止通過邊界非法偷運武器、販毒、走 私、搶劫、盜竊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強邊界代表機構合作,協商處理邊境事件,協助 尋找並及時移交對方越境人員及其交通工具、財物和越境牲畜﹔通報可能給對方造成 損失的自然災害、流行病和疫情,採取措施防止其越界等。   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和邊防部隊忠實地履行條約、協議的規定,積极發展與鄰國相 應部門的交往與合作,通過建立通報協商機制、邊防會談、會晤機制等,及時處理邊 界事務,共同打擊邊境地區各種違法犯罪活動。隨著多種信任措施的逐漸建立和落實, 各種邊界糾紛和事件的發生數量明顯減少,邊界地區的正常秩序得到有效維護和保持, 和平友好的邊界氛圍逐步形成。   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   依照《聯合國憲章》的規定,聯合國安理會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負有首要 責任。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貫致力於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重視並支 持聯合國在《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指導下,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揮其應有的 作用。   為使聯合國維和行動取得成功並健康發展,聯合國維和行動應遵循《聯合國憲章》 的宗旨和原則,特別是尊重國家主權和不干涉內政的原則﹔維和行動應事先徵得當事 國同意、嚴守中立以及除自衛外不得使用武力﹔應堅持以斡旋、調解、談判等和平手 段解決爭端,不應動輒採取強制行動,不能實行雙重標準,不能借聯合國之名進行軍 事干涉﹔應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不在條件不成熟時實施維和行動,更不應使之 成為衝突一方,偏離維和的根本方向。   中國本著上述精神積極參加了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方面的活動。至今為止,中國 已先後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UNTSO) 、“聯合國伊拉克─科威特觀察團” ( UNIKOM) 、“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UNTAC) 、“聯合國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 派團”(MINURSO) 、“聯合國莫桑比克行動”(ONUMOZ)、“聯合國利比里亞觀察團”( UNOMIL) 、“聯合國塞拉利昂觀察團”(UNOMSIL) 和“聯合國塞拉利昂特派團” ( UNAMSIL ) 等多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派出軍事觀察員、軍事聯絡官和軍事顧問共 522人 次,派出工程兵部隊兩批 800人次。   目前,中國仍有38名軍事觀察員分別在“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聯合國伊拉 克─科威特觀察團”、“聯合國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團”和“聯合國塞拉利昂特派 團” 4個任務區執行任務。2000年 1月,應聯合國請求,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東帝汶過 渡行政當局派遣了15名民事警察。這是中國首次派遣民事警察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此外,中國政府仍繼續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待命安排。   為支持聯合國完成《聯合國憲章》賦予的使命,中國共有 4人在各項聯合國維和 行動中犧牲,數十人負傷。 -- 悄悄獨去 尋覓我心中所夢 離別去 雷雨也牽動 無盡歲月裡 埋著太多不死的傷痛 風雨任吹這孤單飄篷 沉重步履 尋覓醉心一個夢 誰會願意常被老天絕情地作弄 茫茫路也要獨往 朝著旅程 肩膊獨承千斤重 在風中雨中 決心不曾被搖動 茫茫路也要獨往 懷著理想 總有豔陽入我夢 晴陽萬里 黑暗一掃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