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79中越之戰 ◎戰爭起因: 中越兩國積怨已久。越共自從統一全越,達成『大越南民主盟邦』目標後, 又朝向『印度支拿聯邦』的野心前進。對外入侵高棉,對內排斥華僑,又侵占南 沙西沙諸島,對中越邊境也時有騷擾或侵占。加上與蘇聯關系友好,狐假虎威, 又剛擊敗強敵美國,氣勢銳不可當,儼然中南半島之新霸主。越南入侵高棉,使 親中國的波帕政權岌岌可危。因此,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領導人,決定發動一場 有限度的『懲越戰爭』,主要目標在奪下邊防要地諒山。 【注】諒山為中越邊境重鎮,自諒山以南,即進入平原地帶,無險可守。自 古越南叛離,若中國大軍破諒山越南王即自縛請降。 1979年 2月17日0530時,中國大軍在中越 450哩邊境,分四路26處,向越南 北部的萊洲、黃連山、高平、諒山四省進攻了! ◎雙方布屬情形: 中國入越兵力: 8個軍,約24萬人越南邊防部隊:云南邊境三個師,廣西邊境 三個師,河內(首都防衛部隊)五個師。 ◎作戰概況: 1979年 2月17日中國入侵,戰爭開始,占領孟關鎮。 2月18日占領清水,越 軍在高平戰線以坑道頑抗,諒山、同登一帶的飛彈陣地被摧毀,老街激戰,萊洲 越軍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突襲并占領河鹿縣長白山,空軍轟炸海防。 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樂激戰,越南空軍攻擊河口以西的增援部隊。 2月21日攻陷高平。 2月22日占領包樂,越軍抽調駐高棉與寮國的部隊回防,防守河內的 2個師 試圖對高平,萊州方面中國部隊展開反擊,無功。 2月23日諒山附近高馬山爆發激烈攻防戰,攻陷河江。增援的兩個師在空軍 掩護下,進攻芒街、祿平。 2月24日越軍反擊,與中國部隊在高平、老街發生巷戰越軍曾試圖滲透進入 中國境內,但全遭擊潰。 攻陷柑塘。 2月25日起戰情膠著,越軍死守邊防要地諒山。 3月 1日諒山激戰,越軍自河內增援最精銳之第 308師向諒山展開逆襲,并 使用化學武器。 3月 4日 308師遭中國擊退,諒山陷落。 3月 5日中國宣布達到"懲越"目的,開始撤軍。越南宣布全國總動員令,誓 言抵抗到底。 3月 7日起中國正式撤軍,并掠奪物資,利用補給車輛回程時載回中國境內 。多處越南工礦業設備遭破壞。 3月13日繼續撤軍,中國在撤退路線上鋪設地雷,以火箭與長程炮火掩護撤 軍。越軍無大規模追擊行動。 3月16日宣布完成撤軍行動,戰爭結束。 ◎雙方戰損統計:(戰後雙方宣布死傷統計相差甚大,中國只承認死傷約兩 萬餘人) 中 越 ------------------------------- 死亡26000 30000 負傷37000 32000 被俘260 1600 戰車被毀282 185 其他車輛被毀490 120 各型火炮損失670 200 步機槍損失3100 4100 另越方布署於諒山的飛彈發射台6處全毀,8處大破,失去作用 越北邊境之軍事,工業、礦業與電力設施皆遭破壞或掠奪 前蘇聯駐越顧問傷亡約60人 ◎中國空軍出動情況: 戰時機數:948架 出動兵力:5501架次 進入越境:660架次 入越情形:最遠100公里 空戰接敵情況:無 支援地面作戰:2月19日曾出動轟炸越南海防軍火庫與邊境雷達、飛彈陣地 其餘只有少數對地攻擊行動。 使用機種:Mig-17,Mig-19,Mig-21,Il-28,Tu-16(含中國仿制品與偵查型) ◎中國陸軍作戰情形: 戰果:殲滅或擊潰越共邊防部隊6個師 ◎中國戰後檢討: 1.越南方面的抵抗強度超過預期,而中國方面由於缺乏戰車、步兵、炮兵間 的協同作戰經驗,所以在戰爭開始前几天傷亡慘重。 2.前線通訊能力不良,炮兵因發生誤擊友軍事件而無法充分發揮支援效果。 3.五九式與六二式戰車不利於在山岳叢林地帶使用,常遭到越南士兵以反戰 車武器攻擊,六二式戰車裝甲太薄,防御力不足。 4.步兵缺乏裝甲車或步兵戰斗車輸送,全靠步行作戰,機動力太差。 5.醫療設備不足,造成死亡比例偏高。 6.工兵設備與技朮都不足,尤其缺乏現代化渡河工具,影響攻擊速度。 7.空軍支援不夠。 8.前線一些指戰員無法適應現代化戰爭,仍然使用老式戰朮導致重大傷亡。 9.補給情況不理想,補給車輛不足,常靠人力進行運補。 10.部隊缺乏山地與叢林戰的訓練。 ◎戰後情況: 雖然越南被狠狠的修理了一下,但是卻沒有因此放棄對高棉的野心,中越雙 方也依然在邊境與島嶼發生多次小規模軍事沖突,而越南為了抑制中國,反而更 死心塌地的向蘇聯靠攏,把金蘭灣借給了蘇聯,這倒是中國所未料到的。 而中國這回算是慘勝,尤其在高平、諒山線的第41軍與第42軍損失重大。戰 後中國軍方首先拔擢有功將領,并將一些思想較為僵化的指戰員革職。之後對於 新式戰車發展方向也有所修正,并開始大量采用裝甲運兵車。此外在作戰中虜獲 越南的俄制AT-3反戰車飛彈與SA-7防空飛彈,也在送回科研單位後進行仿制與量 產。 全文系改寫自【軍事科技】雜志第三期,1985年一月號,另參考【中國對外 戰役】一書。 -- 雖無艷色驚群木 卻有清香壓九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