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全球化對軍隊人才建設的影響及對策 張炳延   中國加入 WTO,這無疑給中華民族的騰飛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那麼,最大的挑 戰是什麼呢?毫無疑問,是人才挑戰。正如一些專家指出的那樣,加入 WTO的門檻, 就預示著一場對中國人才的爭奪戰已經開始。隨著知識軍事的到來,軍隊勢必要加入 到這場世界級人才爭奪戰中來。如何面對全球化給我軍人才建設帶來的影響和挑戰, 制定具有我軍特色的人才戰略,是我們面臨的十分緊迫而又複雜的課題。 人才的全球培養,全球流動,全球競爭,使國際間的人才轉移和智力流動增強, 國際性人才資源爭奪日益白熱化。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國是人力資源大國,卻不是人 才資源大國。人才狀況可概括為三個並存:人口眾多與低素質人才數量突出並存﹔人 力資源豐富與人才資本缺乏並存﹔人才短缺與人才浪費並存。三個並存非常典型地反 映了中國確實處在初級階段。而作為國家重要組成部分的軍隊,人才建設理所當然地 要受到國家人才資源和環境的制約。 全球激烈的人才競爭勢必帶來人才價值的提升,這是開放和競爭時代我們軍隊人 才建設必須面對的新問題。為什麼“優厚的條件和待遇”能使許多留學生逾期不歸, 能使許多人才放棄鐵飯碗“跳槽”?因為“優厚的條件和待遇”,體現著一種合理的 人才價值觀。這種人才價值觀和與之相適應的人才激勵體制,是人才競爭的必然結果。 近幾年來,我軍軍校為了引進急需的高學歷專門人才曾制定了一系列優待措施,從住 房、科研啟動金到家屬就業、子女上學等各方面給予一定傾斜和特別優惠。這一做法 曾經吸引過大批國防科技人才,但隨著人才價值的提升,這種措施所體現的待遇已經 難以吸引人才。 全球化為人才資源自由流動提供了便利條件。美國等發達國家利用這種條件建立 了人才吸納戰略,在加強培養國內人才的同時,採取各種手段吸納、掠奪、利用外國 人才資源。如在移民政策方面,放寬對各國優秀人才的移民限制,對專業“精英”可 不考慮國籍資歷和年齡,一律允許優先進入美國﹔鼓勵各類專業人才移居美國﹔增加 外國技術人員赴美工作簽證名額,吸收高科技人才赴美工作﹔通過留學生教育政策, 將外國留美學生作為美國人才的後備力量﹔跨國公司到海外設立研究機構,掠奪當地 人才資源,等等。在用人上建立自由流動、自主擇業體制,保證人才有充分發揮自己 潛力的空間﹔建立有效機制發揮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工作熱情等。美國的這些吸引人才 機制,對留住人才、激勵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給我們的啟示起碼有兩點:一是 要營造一個尊重知識、吸引人才、人盡其才的良好社會整體環境,大量培養和造就大 批具有創新觀念和能力的高質量科技人才。二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創造一種 良好的人才環境,使人才的創造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這兩點啟示也從側面向我 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在人才自由流動,自主擇業的和平環境中,國民容易淡化國防 觀念,獻身國防的思想受到挑戰,軍隊吸引力減弱,軍隊人才管理難度必然增大。有 鑒於此,我軍應特別重視優化人才管理機制,提高人才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注重“ 硬管理”與“軟管理”的統一,創造和改善人才工作環境,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的機制,使軍隊現代化建設獲得長久的動力源。 1、以新的思維構建軍隊人才戰略 全球化對我軍人才建設的觀念和制度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我們必須勇敢地面對 全球化的挑戰,加大人才建設的改革力度,增強參與全球軍事競爭的能力。 應該說,我軍歷來重視人才在軍隊建設中的作用,尤其是進入和平時期以來,我 軍根據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適時進行了數次重大的戰略轉變,每次轉變都與人才素質 的提高息息相關。隨著高科技成果在軍事領域的應用,高技術戰爭向世人昭示:在未 來,碩士、博士、專家、學者將成為戰爭的導演者。未來的國防建設將圍繞人才培養、 貯備與使用這個核心展開。面對全球軍事高科技興起與軍事人才的競爭,軍委適時提 出了經過 5─10年的努力,“實現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 技密集型轉變”的戰略。“兩個轉變”戰略是軍隊建設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而實現 轉變的核心是質量,質量的保證在於培養和造就大批高層次軍事專門人才。這是最活 躍、最富有創造力的因素,是實現“兩個轉變”的動力源泉。 2、科學構建具有我軍特色的人才培訓體系 軍隊的戰鬥力及其在國際間的競爭力,越來越取決於教育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 院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和搖籃,軍隊人才建設必須發揮院校主渠道的作用,構建具有 我軍特色的科學的人才培訓體系,切實把培養具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現代軍事技能, 思想作風都過硬的高層次軍事人才放在突出位置。我們要對應當今世界高等教育和軍 事教育的發展,在人才培養的體制和模式上實現四個轉變:院校類型由單科性院校向 多元多科性綜合院校辦學轉變﹔辦學模式由軍校獨立辦學向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轉變﹔ 學科專業由小專業、窄口徑向大專業、寬口徑方向轉變﹔辦學方法和手段由傳統模式 向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要抓住院校體制優化重組的機遇,貼近需求,統籌規劃,系統 更新,科學建構新的學科專業體系。 3、建立健全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機制 目前,擇優用人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人才建設還沒有完全從不合時宜的傳統觀 念和患得患失的思想中解放出來。一些單位口頭上重視人才,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常 常“重名”“不重才”﹔對人才只為看、不為幹、湊比例、講數量﹔葉公好龍,裝潢 門面﹔選非所用,用非所長﹔求全責備、論資排輩、任人為親等。為此,江澤民同志 強調:“要逐步創造一個公開、平等、擇優的用人環境。”就是說,軍隊人才建設要 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軍隊建設的內在要求,選人用人必須堅持公平競爭,形 成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機制。新的用人機制應當針對“進”、“管”、“ 出”三個環節,由相互聯繫而又相對獨立的幾個部分有機構成。包括公開平等的競爭 機制,獎優罰劣的激勵機制,以及能進能出的淘汰機制等。 4、加大投入,創造環境,拴心留人 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必須捨得投入。首先應捨得在發現和培養我軍高級 專門人才上花力氣。實踐證明,事業的不斷發展,也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方 面。在提高待遇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不斷拓展領域,發 展事業,創造出與高層次人才相匹配的、知識與科技含量高的崗位。去年,黨中央、 國務院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科學家吳文俊、袁隆平獲得最高科學獎,並獲巨額獎 金,在軍隊也引起強烈反響,這對我軍科技人員也是一個很大的激勵。 總之,充分重視全球化給我軍人才建設帶來的影響和挑戰,認真研究世界軍事科 技變革和未來高科技條件下局部戰爭對新型軍事人才的要求,不斷改革完善我軍人才 建設的體制、機制和環境,我們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適合我軍特色的軍隊人才建設的 新路子,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為科技強軍和實現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可靠的人才和 智力支持。 (解放軍報 2002年02月19日 第6版) -- 朋友的朋友還是朋友 朋友的敵人算是敵人 敵人的朋友仍是敵人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81.11